李志伟
学校坚持将“零敲碎打”的德育活动系列化、开放化、课程化,将德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依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分级、分层开设不同的德育课程。
1.养成教育课程
学校将养成教育课程作为培育和涵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基与有效载体,细化不同学段教育要求,形成养成教育的制度和机制。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演讲,有主题、成系列;每学期开学典礼上的爱国主义第一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系统性强、特色突出;以“公民素养”课程为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初步适应社会的基本素养;以“习惯养成”课程为主线,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设书法修身课、国学美德课、科学探究课、历史探索课等校本德育课程,并且各班根据本班实际开设各具特色的班本德育课程。
2.游学课程
传统文化主题的游学课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种必要方式和途径。如何使“游学”发挥真正的教育价值,突破只“游”不“学”或重“游”轻“学”的壁垒?学校进行了将“游学”活动课程化的实践探索。如传统文化系列游学课程,在初中以地域文化为线,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填补知识的空白,拓展视野;在高中以学科专题为线打造游学课程内容,并将游学课程纳入课堂教学,利用游学中产生的深层次思考以及获得的教学资源设置问题情境,开展研究性学习。
3.社会实践课程
学校注重加强对实践类和活动类课程的管理,将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其中。学校要求实践类和活动类课程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做好行前课;要有明确实施内容,设计参观学习单,关注活动全过程;要有教学监控与评估。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了实践活动系列课程。我们还利用社会大课堂,适时地组织主题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分学段深入推进革命传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此外,广渠门中学具有完备的社团组织,他们具有特定的人员构成、章程及活动计划,学校提供固定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指派专门的指导教师。课程化的社团活动是主流课程的重要补充,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4.校园环境体验课程
在有限的空间内,学校充分利用各个楼层,科学规划每一个角落,用多种宣传形式,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宣传《中学生行为守则》和《广渠门中学学生行为规范》;布置古化石展柜、动物标本展柜等,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他们渴望探索的奥秘;开展“少年中国说”活动,使之成为学生责任教育的主阵地;在楼道“非遗所思”板块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开设“宏志班展厅”,将“宏志精神”镌刻在所有人心中……我们努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师生的生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