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包
议论文不仅要有鲜明的论点、充足的论据,还要展开有力的论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如果说论题是方向,那么论点就是灵魂。陈鲁民善于抓住社会热点,提出个性鲜明的观点,来完成一篇“千字文”。文章不在于字多,却不可缺少理性的思辨与分析,或旁征博引,或针砭时弊,或进行对比,深入浅出地展开论述,去说服人,去感染人,去教育人。
美文一
炫耀是一種病
韩 青
我认识了一个写故事的朋友。可是,时间不长,我就不想再跟他见面、交流了。此君有个特点越来越明显:每次谈话,他总是滔滔不绝地夸耀自己,并且在他眼里,没有谁能够超过他在某个方面的能力。事实上,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仅仅发表了一些豆腐块而已。
可能爱炫耀是人的一个共同的缺点。跟我住在同一单元的一名退休教师,这几天一见面,要么说他刚刚跟当局长的同学喝了酒,要么说谁谁要在某个高档酒店请他吃饭。在他看来,跟那些所谓有身份的人在一起或去一些“名流”场所就是一种荣耀、骄傲。
素质低劣的人,甚至会把炫耀当作高人一等的机会。这彻底暴露了人劣根性的一面。
阿忆先生在他的《忆闻》一书中提到历史学家翦伯赞的一件事:谈自己的历史著作的时候,声情并茂,意气风发,而谈别人的时候,却哑口无言,不置褒贬。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爱炫耀,与他的知识多寡没有必然联系,很大程度上只取决于他品德的高低。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足够高的品德,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并且友好地与人相处,尤其在自己发迹或成为社会名流的时候。弘一法师说:“与人相处,不要炫耀自己,显示自己的才华,否则,嫉妒、诽谤和障碍全来了。”这是很明显的事情。很多人却做不到,而做不到这一点,就说明自己的修为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民国时期,中国围棋大师吴清源到了日本。不久,年轻的他运用自己的“新布局”,震动了整个日本棋坛。日本围棋界至尊——本因坊秀哉却对他很不服气,于是与之对决。那一场对决持续了四个多月,并且他一直处在上风,可是到了后来,秀哉凶悍的一着在他的势力范围侵占了一大片,最终结算,吴清源输一子,众人悬了四个月的心才放下。虽然赢得很没面子,但总算勉强维持了本因坊的尊严。曾有人问他:“当时你已胜算在握,为什么终以负去?”他笑笑说:“还是输的好。”
这真是明智的回答,因为他去日本就是去学习的,如果他赢了代表日本围棋界最高权威的秀哉,无疑会让整个日本围棋界觉得丢人,他也会因此无法再在日本立足,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所以,他选择了输。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锋芒收敛了,藏了起来。
有一个成语叫“锋芒毕露”,事实早已证明:那锋芒伤害的,最终往往是自己。《孟子》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载。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要死了。”后来他果然被杀,弟子们于是问道:“老师,您是怎么知道他会被杀的?”孟子回答说:“他这个人小有才气,但是不懂得君子之道,这就足以招来杀身之祸。”一言以蔽之,他死于炫耀。
可见,炫耀是一种病,严重者,就是绝症,就是毁灭。所以,做人做事还是要安分守己,摆正自己。自己明明就是一条清浅的小溪,为什么非要不自量力地冒充大海?搞不好,一次或几次澎湃就把自己给搞没了,因为自己就那点水量,经不起瞎折腾。
(选自《杂文选刊》2018年第5期,有删改)
赏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作者从反面立论,指出“炫耀是一种病”,并多角度地展开论述,从而得出结论:“做人做事还是要安分守己,摆正自己。”那么,为何说炫耀是一种病呢?作者先介绍朋友的缺点,再对这类人进行归纳,以炫耀自己来暴露人性弱点,引人深思。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有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或者打着别人的旗号“无事生非”。这种炫耀的行为,是不光彩的,当事者也必将原形毕露。在写法上,本文不仅拟了一个醒目的标题来界定炫耀的性质,还举了很多事例,以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为了突出中心论点,作者还采用多种证论方法,使文章既有层次感又说理透彻。一是对比论证法:将翦伯赞与吴清源的处世态度进行比较,批判了炫耀,褒奖了谦逊;二是引用论证法,通过阐释“锋芒毕露”,来告诫人们如何修身立命;三是比喻论证法:将自己比作“一条清浅的小溪”,来告诉人们要看清自己、找准位置,不能好高骛远、自取灭亡。炫耀,有如此大的危害性,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有病先吃药,没病先预防。
美文二
只求“半称心”
陈鲁民
杭州灵隐寺里,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上联写“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联配“万事但求半称心”。如果与西晋羊祜的“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相比,这个标准,的确就该烧高香了。
哲学有个著名命题叫“一分为二”,世间万物,“半半相对”的,比比皆是。西谚当中描绘:“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作家王朔创作了一部小说,取名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古希腊神话里有一种特别活跃的“半人半神”。此外,中国的古代典籍《菜根谭》则叹“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为最高境界。还有大清相国陈廷敬,清廉自律,甘于清寒,常以“我自长贫甘半饱”自励,被称为“半饱居士”。
当然,历代成语当中也时常显露出半喜半忧、半真半假、半睡半醒、半饥半饱、半嗔半喜、半明半暗与半生半熟等状态。
清初硕学鸿儒李密庵先生的《半半歌》,则将“半字哲学”发挥到了极致,他认为:“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难怪后世有人称赞这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但是,总有人希望“万事如意”。这句话拿来互相拜年,讨个彩头,倒也无碍宏旨;倘若真心期望如此,就奔着这个目标去奋斗,肯定会碰得头破血流。道理很简单,假如期待事事如意的话,那么,不仅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期待万事亨通。再说个人利益吧,人人都幻想捕获每一点好处,最终,往往争得面红耳赤。还有那些尊贵富足的职位,几乎任何人都想捞取。很遗憾,这些东西都属于“紧缺之物”,总会引发激烈的竞争。恐怕能争到一半,就是“上上大吉”了。如果盼望十全十美,那岂不是太贪心,也太不现实了?
譬如一个美女,往往会有排成长队的追求者;一项工程,会有数家公司竞标;一个好的职位,会有数人盯着,个个志在必得。倘若有人称心如意了,那么,就意味着竞争对手会伤心失意。其实,谁也做不到天下无敌,百战百胜。这一次,可能你大胜而回;下一回,说不定就会铩羽而归,这才是世间常态。所谓事事得意,处处称心,只能算痴人说梦吧。
再换个角度说,你在官场得意了,就别再想着发财的事;在商界发达了,就别去打做官的算盘;你想在学问上搞点名堂,就要远离灯红酒绿之所;想“数钱数得手指疼”,就不能“睡觉睡到自然醒”。恐怕,天下诸事,皆可以此类推。
有得有失,好处不会都落到一人身上;有福有祸,造物主不会仅让一人称心。南朝《殷芸小说·吴蜀人》一文记载道:“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这种典型人物,过去有,现在也有,最后结局都是一样的,只能自取其辱,贻笑大方。
平心而论,“万事只求半称心”,似乎有些保守,不那么鼓舞人心。其实,这正是睿智求实的表现,是保全自己的妙法。哲人说,欲望过度是烦恼的根源,欲望越大,烦恼就越多。那么,如果按照“半称心”的标准,给欲望打个五折,放弃事事必争、锱铢必较的处世态度,会不会减少各种烦恼,增加幸福指数呢?恰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言:“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
(选自《河北日报》2018年6月29日,有删改)
赏析
什么是“半称心”呢?文章开篇引用对联,简要解读,呼应标题。其实,标题即为作者观点。追求“半称心”的状态,这个命题自古有之。只是很多人抱着“追求完美”之心,而忽略了这种为人之道。文中,作者围绕“半称心”举了大量例子,论据典型,论证有力。其实,“半称心”也折射出舍与得的辩证关系。只有舍,才能得。作者采用对比论证来论述这种关系,进一步强调了“半称心”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发人深省。追求“全称心”不太现实,安于“半称心”更具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