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玲
在中职幼教专业美术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个性,让幼教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挖掘学生的潜力,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去认知的过程。
根据中职幼教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美术课堂上学生个性的发挥是开展美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我们要把学生的个性当作教学资源去珍惜去开发。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的个性差异尽情挥洒,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展示她们的潜在能力,充分体现她们的美术素质。
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彰显学生个性必须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条件。学生若处于一个关系融洽、愉快、健康向上的集体环境中,师生之间彼此就能互相悦纳、帮助、思想能产生共鸣;感情能相互交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这些都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提高课堂效果,产生一种良性的循环,使教与学都能愉快进行。同时课堂互动性也十分重要,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以学生的主动性为基础,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她们充分展示多彩的想象,引导她们积极实践。教师还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和回应中判断沟通是否成功,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艺术才华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美术作品中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太多的条条框框会影响、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缺乏个性与活力,显得千篇一律,毫无生机。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的,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应。正因为这些差异的产生,正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观情感、生活体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智慧之果”。教师能否正确处理这些“智慧之果”,不仅能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得到很大发展,而且十分有助于学生形成富有个性的创新人格,构筑起美好的精神家园。因此,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心、交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热情培养起来,并留给她们一定的空间,让她们的艺术个性在作业中表现出来。
学生是课堂上不同的学习个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都不一样,认识水平和认识风格迥然各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的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这样的讲评方法可能受教师个人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爱好等的影响,有时评价不当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阻止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在课堂讲评操作中教師不妨试着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可行的具体方法有:1、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在评价作业时进行对比。2、用几分钟的时间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同学作自我评价,让她们说出自己的感受。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评价,各抒己见,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讲评。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挖掘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她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即使有的学生暂时表现不太理想,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鼓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她们的信心。教师不光评价作业的效果,还要注重评价学生参加美术活动中心理的表现。课堂教学应具有包容性,而不是排它性,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创新,教师一道否定的目光或一句消极的语言,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催毁力”。相反,教师那一道赞赏的目光或一句激励的话语,又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并走向成功。
中职幼教美术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材中的现代美术设计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加强学生的设计能力。教材中加大环保意识的渗入,也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环保意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在美术课中渗透环保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环保问题带来的忧患,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材中提高学生美术观,拓宽美术的内涵。科学的进步、发展和多元文化形态的相互渗透,具有巨大的包容性,美术教育不但能够调济学生的精神和智力,在整个学习中的状态,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更主要的是起到陶冶其情操,优化其精神生活的作用,培养她们在学习、生活中对美的事物与“美”的境界的追求欲望和能力。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发展各自的个性色彩,不能拘泥于一种思维,一种形式,一种画面,一种技法,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展示她们的潜在能力,充分体现她们的美术潜质。同时要使学生成为美术学习中的主体,成为成果创作、成果评价的主体。缺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的学习不是完整的学习,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做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让学生的个性在美术课堂中尽情地飞扬。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