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立江
开不完的会议、满天飞的材料、填不完的报表、无休止的迎查……这些“无谓的事务”就像从天而降的“鸡毛”,基层干部被他们包裹得严严实实,纵有千般力量、万般无奈也无济于事,剪不断、甩不掉、抹不去,着实让人精力难集中、手脚放不开、浑身不自在。
基层干部处在政权层级的“末端”,面对这些“无奈”也只能是
“逆来顺受”,从早到晚“鸡毛”缠身,身陷于这些“无谓的事务”不能自拔,再加上动辄就问责追责,怎能不让他们身心俱疲、狼狈不堪,又怎能不让他们“华发早生”“面容老态”。这些“无谓的事务”、过度的“留痕”已成为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挤占着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在日复一日中消磨掉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不可小觑。
正所谓“屋漏在下,止之在上”。问题出在基层,根源却在上层。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摆脱出来,从各种“鸡毛”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关键在上级,关键在领导干部。
一方面,各地不妨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从规范、清理督查检查考核中破题,革除积弊,适度控制各种问责追责、考核检查的总量和频次,能减少的尽量减少,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赋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从源头抓起,从上级机关做起,从各级“关键少数”做起,多一些真抓实干,少一些花拳绣腿,徹底铲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病根,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轻装上阵,腾出更多应对“无谓事务”的“手”,在基层一线甩开膀子、大胆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