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权春锋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中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双方在合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合作的具体内容上都有明确的利益共享机制,有着相对完善的协调管理办法和措施。从现代学徒制开展的背景与选择为起点,探讨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长效机制,创建“基于戴姆勒铸星三方式现代学徒制试点”组织机构以及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标准。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的运行使学生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和就业满意度高。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现代职业教育;戴姆勒铸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006-02
2013年,高职院校进入后示范校建设时期,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戴姆勒奔驰、中兴通讯、三星电子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在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订单式”培养、合作办学、协同技术服务、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深度合作。建成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55个,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
2017年10月28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戴姆勒铸星教育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协议》,校企双方明确了具体合作方式,明确了现代学徒制学员的具体培养方案等具体合作事宜。
一、背景与选择
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基础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双方在合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合作的具体内容上等都有明确的利益共享机制,有着相对完善的协调管理办法和措施;学生(学徒)是現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校企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利益归宿就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二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学校和企业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部门,也是监督评价部门,二者合作程度越紧密,人才培养质量就越高;教师和师傅是该模式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直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是对其技能学习、职业道德等产生影响的重要力量;课程是该模式实施的重要抓手,是联结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间的纽带,指引着人才培养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二、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育人为本,以互惠共赢为基础,创新现代学徒制长效机制
学校、戴姆勒大中华投资有限公司、奔驰认证中心、奔驰经销商联盟是现代学徒制的四个主要利益主体。其中,奔驰经销商联盟和奔驰认证中心核心利益的实现是学校核心利益实现的前提和最终目标,戴姆勒大中华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中间协调商,组织各方主体形成产学研链条,并用行业规范进行合理约束,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四方联动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合理配置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基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兼顾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选择课程内容,形成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的课程教学内容。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导师制,实行分段教学模式,高效协同育人。
(二)创建“基于戴姆勒铸星教育的三方式现代学徒制试点”组织机构
将戴姆勒现代学徒制的管理职能分散开来,分为战略与规划引导方(戴姆勒大中华投资有限公司)、相关执行机构方(校内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和奔驰经销商联盟)、实施与监控方(戴姆勒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和奔驰认证中心)。其中,战略与规划引导方—戴姆勒大中华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推进战略规划发展,并不分担太多具体的管理或执行事宜。在战略层面的任务主要包括负责与确保现代学徒制教育质量、教育未来发展、增加现代学徒制教育的透明度及保证教育特色。同时,负责规划项目教师培训章程及相关的教育提升计划,以保证不同培训地点之间学习的平衡及学校课程的充足,从而达到奔驰认证技师考核标准。
相关执行机构方—奔驰经销商联盟与戴姆勒大中华投资有限公司和学校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合作,提供数量恰当的学徒岗位和企业技师,共同保证现代学徒制教育的高质量实施;校内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针对专业整体发展思路、人才培养特色,调整专业发展方向,改善“四方三阶”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指导工作,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讨论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制订;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交流,掌握人才需求方向。
实施与监控方——戴姆勒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与企业共同制订《戴姆勒现代学徒制学工选拔机制》,严格按照笔试、面试、实操流程进行考核,通过多元考评机制,监控教育教学质量;奔驰认证中心主要承担教育师资能力培训,同时负责部分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发展的项目,以前者为主。为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奔驰经销商联盟提供教师、员工培训及学生认证,同时进行培训效果质量的评估与监控。
(三)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
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报名的考生类型较多,为保障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选拔实施的有效性和录取的有效性,与梅赛德斯—奔驰西区授权经销商、戴姆勒铸星教育团队联合招生招工,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实操考核、职业认知考核。
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积累较良好,在考试中予以重点考查,这样才能在专业知识相对缺失的前提下,依据对其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查来判断其是否足够优秀。已经学习一年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专业以及未来就业有一定的认知,按照招生考试突出优势、培养过程补齐短板的原则,联合招生时也将对实践技能重点考查以及通过面试对职业认知方面进行考查。用以解决部分学生由于对专业或企业不了解,在选拔后产生不满情绪,导致毕业后违约的现象。
选拔考试由初级面试、笔试、实操考试和最终面试四个环节组成,人数固定在24~26人,现有机电维修、汽车营销、喷漆整形三个方向。
录取后的学徒单独组成现代学徒制班级,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拥有双身份,既是学校的在籍学生,又是梅塞德斯—奔驰的准员工,由学校和戴姆勒铸星教育团队共同进行管理和培养,享受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福利政策。
(四)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与标准
1.进行经销商调研
学校联合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团队对奔驰4S店汽车机电维修人员职业素质要求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汽车机电维修人员在职业素养、流程技能、专业能力值得重点关注,其中职业素养为领导、经理、售后人员重点关注对象。在调研的178家4S店中,86%的经销商对经过铸星教育项目学习的学生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共收到58条关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反复强调的内容为提升实操能力、职业规划、吃苦耐劳等。核心能力按重要性排列为主观能动性、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责任感、工作方法、沟通能力、承诺与耐心。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现代学徒制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校内教学专家3名、梅赛德斯—奔驰西区授权经销商技术专家4名、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管理负责人3名、奔驰认证中心技术专家2名。通过不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修订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及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框架,制订师资配备、实习场地及设备标准等,以满足所在地区行业、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之前,开展广泛的企业调研,综合企业调研结果和岗位技能要求,对职业素养、流程技能、专业能力三类岗位基本能力进行修订。
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从汽车快速保养及机电维修等岗位入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注重课程与岗位对接,与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对接,优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按照“合作共贏,责任共担”的原则,推进学校教育与岗位培养相结合,实行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学徒在大二两学期保证每周两天在梅赛德斯—奔驰西区授权经销商跟岗学习,并利用寒暑假进行企业在岗学习,大三两学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主要进行企业在岗学习和少量校内理论学习。
学院与戴姆勒铸星教育团队组织企业、行业技术专家、校内专家共同研究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技术发展趋势,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工作系统化原则,共同修订《现代学徒制试点人才培养方案》。
三、效果与评价
戴姆勒订单班目前开设机电班、营销班、喷涂班三个专业,2017年就业班级为第一届机电班(2016.9开班)和第一届营销班(2017.9开班),其中机电班总人数27人,营销班总人数23人。订单式培养,学生的就业体现出以下特点:
(1)学生就业率高
机电班27人,营销班23人,已全部就业,戴姆勒订单班2017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
(2)专业对口率高
(3)就业满意度高
学院针对2016届奔驰机电班和2017届营销班展开问卷调查,就业满意度达到100%。
参考文献:
[1]刘琳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
[2]黄史,范庆科.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商论,2017(26).
[3]韩永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四国经验及其借鉴[J].辽宁高职学报,2017(6).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