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智祥
[摘 要] 中国传统笔墨画中充分融入了作者的精神与民族艺术的特点。在笔墨画中充满了精神与内涵,使民族特有的文化在其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对中国笔墨画研究有积极的影响。为能更好地延续传统艺术,必须对其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传统笔墨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表现形式进行有效研究,以最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表现形式对传统笔墨形式进行调整。继承其中所包含的精神与品位,以更好的表现形式体现其中的内涵。对中国传统笔墨在创作中如何使用符合现代文化与思想的表现形式进行简要分析。
[关 键 词] 中国画;传统笔墨;现代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 J2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086-02
传统笔墨的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笔墨的发展受到了其他地域的影响和冲击。同时在文化上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但在绘画作品当中,我国的传统绘画作品当中所容纳的精神与气韵是其他国家的作品无法相比的。在发展过程中,无论其他文化的表现形式怎样丰富多彩,都无法对我国绘画作品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我国传统笔墨绘画中的精髓与根基便是其中的气韵与内涵,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传承的基础。
一、传统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发展
(一)初期萌芽发展阶段
传统笔墨在发展初期仅是绘画的一种手段,是通过描述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人、事物,也可以是景色的描摹,但受到当时绘画特点的影响,作品以纪实为主,而非以观赏为主,所以当时的画作很难给受众带来较强的愉悦感,但由于早期笔墨是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存在的,所以是对当时历史文化生活的记录。中国画真正的开始是在战国时期,从已经出土的画作《人物龙凤图》能了解到,作品中人物使用精细的线条描绘,细节处处理得当,没有线条的强硬感,笔墨十分流畅,且笔法也十分豪放,能体现当时中国画的特点,且使用简单的造型进行人物和环境的描摹,运笔十分利落,画面也很清新,使人有简单大方之感;《鸿门宴》也能体现出早期中国画简单、质朴的特点,受当时历史环境影响,当时的绘画染料数量和种类较少,所以整个画作的色彩很少,但却使用勾勒和浓淡的表现方式,让画作的层次性得以更好的体现。到了魏晋初期,人们对中国画有了更多的理论性认知,作品中开始出现一些山水花鸟的内容,且用色更为丰富,线条描摹也更为粗放,整个画作的绚丽感更强[1]。
(二)中期繁荣发展阶段
中国传统笔墨受重视是在唐朝时期,其中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中就有游丝描的画法,即在描绘过程中使用深浅不一的线条勾勒画作,使得画作中人物、器具的整体性更好,画面感更显清晰,画面的层次递进性更佳;吴道子创作的白描画法,中国传统画作的一大创新,使用极简的着色方式,让人有清新自然之感,同時能在颜色上做好过渡,给人以“浓墨重彩总相宜”的感觉。中国画正是在此阶段开始由原有的色转向墨色,传统笔墨的表现手法在此阶段达到一个小高峰,在创新和发展中给以画家更多的发挥空间,这也为后期笔墨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笔墨在现代的传承
(一)笔墨自身独立的审美特征
笔墨既代表着一种形式,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内容,二者间的概念现在已经相互交融、无法分离。笔墨自身是一种个体精神的外化表现,是一种观念上的物化,是一种独立于作品题材之外而存在的特殊美,这种审美的方式在我国的艺术审美观念中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文化。追求笔情墨趣是我国的画家们所一直向往的艺术。清代方薰有言:“气韵有笔、墨两种。墨中气韵,人多会得;笔端气韵,世每鲜知。”在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当中,“气”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元素的存在让我国的艺术作品区别于西方艺术作品。“气”中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其贯穿到作品中时,便体现了画家的修养与人格、情致与品位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文内涵。“气”的存在与在作品当中的存在完全依赖于笔墨语言。虽然现代国人所使用的书写和绘画工具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对笔墨所能提供的社会功能以及审美予以了重创,但并没有中断笔墨的本质传承,因此在笔痕的流动间、在墨色的深化当中,都将东方哲学观念深深地融入其中,将民族特色以及独特的审美取向充分地表现了出来[2]。
(二)无法割舍的笔墨情结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艺术领域受到了经济与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艺术家们非常重视国画的前途与发展,形成了实验水墨、新文人画以及新院体画等新的艺术样式。但无论在形式上如何进行改变,我国的艺术家们始终无法割舍对传统的笔墨韵味的追求。水墨韵味属于东方艺术的代表,其韵味是西方艺术无法达到的。同时这种水墨韵味也是东方艺术中所独有的笔墨情趣,是我国美学精神中独有的品质。即使在实验水墨这一与传统国画形式相差较大的艺术中也没有脱离水墨韵味的影响。为了实现作品的艺术品位,便需要传统笔墨来支撑他们的作品。例如刘子建的“碎片”中便将现代社会的元素与破碎宇宙相结合,联系笔墨语言给人以更强的冲击力,让人感到漂浮和寂寥;王天德在《中国服装》中也利用了山水与书法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利用笔墨创造当代精神表现的方式与东方独特的审美品位有着直接的联系。现代水墨对表现效果格外追求,并以创新教育为主对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空间精神进行有效反映。
西方画作融入我国后,开始对我国的画作产生影响,中国传统画作习惯使用简单的色彩进行意境描摹,但西方绘画中则习惯使用强烈的色彩进行表达,但这样能更好地吸引欣赏者的目光,所以我国部分画家开始尝试将色彩与笔墨进行配合,让中国画的古朴中不乏清丽,进而创新我国传统画作。譬如,张大千的《春水归舟》就是泼墨和泼彩融合的最好体现,其中娇艳的颜色配以墨色古典而不失韵味,在时代感较强的同时,也保留了浓浓的古风,有一种特殊的美感;林风眠的《秋山》则借鉴了更多西方印象派的表现手法,使用浓厚的水粉颜色,清淡的水粉和墨色与之搭配,画作清新自然,细节处淡雅,整体处大方,既能体现出中国画的古朴,也能将写意风格融汇其中,亮丽的颜色和墨色相得益彰,让人耳目一新。
(三)画家精神的外化
中国传统绘画中对精神的追求以及文化内涵的融入十分重视。作品中始终表现着大量的空间想象,并在意境和情感上始终憧憬着气韵生动与不似之似。当西方艺术出现在我国的艺术家视野中后,其所带有的璀璨光芒为我国的艺术家们带来了非常多的提示。西方绘画艺术对人们的视觉带来了更多的冲击,其形象与写真的手法对我国绘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我国的画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吸收了大量的优点,对我国的传统绘画方式中存在的视觉感弱的问题进行了弥补,而且我国的文化内涵与品位也得到了延续,这一点便是西方绘画当所无法比及的。这种来自于精神文化上的内涵是我国绘画艺术能与任何其他画种进行正面抗衡而不会落于下风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我国绘画艺术在世界艺术中能长盛不衰,始终占有世界艺术一席之地的原因,是我国绘画作品最为重要的艺术特质。当今画坛中出现了绘画品种多样化的趋势,很多画种在精神和内涵上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逐渐地向着淡化的方向发展。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我国的文明根基上培养起来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中依然拥有着文明的精神气质,这是我国绘画作品能够保持内涵与精神的重要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产生了变化,多元化理念开始融入传统思维模式中,所以传统笔墨在中国画的表现中也开始有了较大的变革,作者的精神内容更是画作的灵魂所在,因而在画作中融入作者的精神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更是欣赏者进行品评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化笔墨在发展中继承了传统笔墨的特质,但也在发展中融入时代特点,摒弃传统笔墨中的“匠气”,并重新定位传统笔墨化中的“骨气”,更重视画作的张力和冲击力,对作品的整体感觉进行新的定位。
三、传统笔墨在中国画现代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传承
(一)传统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和时代内涵
传统中国画笔墨更关注精神文化的表达,中国传统画作中写意画占比较大,“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笔是骨,墨是肉,水是血。阳笔与阴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笔中之间的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加上渍水,深浅干润浓淡的运用,就会变化无穷。很多画作不要求形似,而需神似,即通过画作能将其意蕴表达出来。譬如,老子、孔子和孟子等的观点和理念均被应用到作品中来,所有的传承和创新均要在古老的文化基础上开设,在文化传承上精神是贯穿起发展的核心所在,它能体现出画家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我国画家博采众长,在西方优秀作品引入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西方画作的细节处理优势,在取长补短中,进行颜色的搭配使得我国传统作品中视觉不足的问题得到较好的弥补,并将其中的精髓部分保留住,进而使画作的整体性更佳,不但色彩更为明亮,也不失有深远的意蕴让人回味无穷。
(二)傳统技术为核心进行自由发挥和创作
传统笔墨在中国画作中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其中的精神内容更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延续的,即使到今天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是其他画作所不具备的,简单的几笔勾勒就能将景物的意蕴展示出来。譬如齐白石的《虾》就没有太多的颜色使用,仅是简单的笔墨勾勒就将虾的形态活灵活现地展示在纸张上,其中的色彩变化仅是笔墨的浓淡,这也是迄今让西方绘画界叹为观止的。所以我国画作在进行创新的时候,不应该摒弃优秀的部分,而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完善和发展让其意蕴部分更好地展示出来。譬如,我国著名画家张羽的《灵光》就是抽象水墨画的代表,从中能体会到传统水墨画的品位和技法,能将颜色的搭配做到和谐统一;王天德的《中国服饰》是以书法和山水为基础开创的新画作形式。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继承不容忽视,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这也是我们传给后辈的精神文化内容。
传统笔墨表现形式作为我国艺术作品中最为独特,同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方法,有效传承了我国的文化与内涵。
参考文献:
[1]彭艳.传统笔墨在中国画中现代的表现方式[J].美术大观,2015(11).
[2]孙立.古法之佳者承之:浅析中国画的笔墨运用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国画家,2015(3).
编辑 尚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