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流出”全面看分类披露不可少

2019-06-11 11:51张俊鸣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陆港动向流向

张俊鸣

进入3月份,北上资金出现多次单日净流出,继上周出现今年以来首次周净卖出之后,周一(3月25日)更出现超过100亿元的净卖出,引发市场瞩目。在笔者看来,外资的流向固然值得投资者重视,但更重要的是要看长期趋势;此外,外资的划分也需要更细致透明,才不至于让市场各方过度解读。

外资流入A股仍是长期趋势

去年外资成为抄底的主力,而近期股指的拉锯似乎也和外资动向有关,尤其是周一陆港通北上资金净流出103.86亿元,为历史第二高。虽然看似短期流出量不小,但相比沪港通、深港通成立以来累计净流入接近8000亿元相比,比例并不高。从目前A股对外开放的趋势、外资目前配置的比重以及A股在全球股市中的地位来看,外资流入A股未来还有巨大的空间。从上证50、沪深300等蓝筹股为主的指数的平均估值来看,尽管经过年初的上扬,但A股依然属于价值洼地,外资没有主动大幅撤离的需求。因此,短期陆港通资金流出并不能说明长期趋势。

陆港通资金的短期流出,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外资的获利回吐和调仓换股。在经过去年下半年的持续抄底之后,今年以来A股的急涨或许超出了部分外资的预期,卖出手中部分持股完全可以理解。同时,上周五美股的下挫,影响部分境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导致一些外资被动应付赎回或主动降仓避险,也在正常投资的范围内,不值得过度恐慌。

单日净流出100亿元,比3月25日A股超过8000亿元的成交金额,比重并不算大,实质性冲击十分有限。恰恰相反,只要有合适的投资渠道,跌出投资价值的A股随时会被外资相中买入。投资者如果真的关注外资的动向,还不如关注手中的持股是否有投资价值,特别是和全球行业巨头的估值对比,这才是真正吸引外资长期配置的关键。

“北上资金”未必代表外资机构全貌

外资长期流向A股是确定的,但陆港通包含的“北上资金”则未必能代表外资机构的全貌。一般来说,外资机构有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特点,在A股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这部分资金的长期流入也是比较明确的。但在这部分“中流砥柱”之外,北上资金不可避免还包含其他性质的“外资”。比如,在香港券商开户交易的自然人,这部分除了香港本地的民众之外,还可能包括其他境外人士,甚至是内地人士。2017年,中国证监会就通报过一起跨境操纵股价案,涉案人员就利用3个香港账户和1个内地账户,对沪股通标的股票小商品城实施操纵。此外,近期也有媒体披露,有内地资金利用香港利率较低的特点,在香港券商融资,再借道陆港通买入A股。这些假外资不可能是北上资金的主流,但比重多少目前无从知晓。

值得关注的是,这类资金虽然披着外资的外衣,但实际上操作手法却和外资机构迥异,和境内游资反而更加接近。因此,北上资金并不能反映外资机构的全貌,有一部分实际上是稳定度并不高的内资;拿北上资金的流向套在外资机构身上,进而推断其短期流向难免会失真。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如果有涉及违规操作的“假外资”,两地监管机构需要联手尽快处置,尽可能挤出北上资金的“水分”。

投資资金流向细分有必要更透明

对执法部门来说,处理违规的“假外资”,只能在其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根据大数据进行事后处置,而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来说,投资者更需要及时掌握外资真正的动向。在笔者看来,目前A股资金的动向披露还可以更加完善,让投资者能够掌握更透明的信息。笔者建议,不妨分为境内和境外两种,分类公布每日的买入额、卖出额。境内的部分是境内开户交易、以人民币结算的账户,具体包括:一、证券公司:包括券商自营和代客理财的交易;二、公募基金:公募基金买卖产生的交易;三、其他金融机构:阳光私募、保险公司、证金公司等买卖产生的交易;四、企业法人1:境内企业法人的账户,上市公司境内大股东增减持产生的变动;五、企业法人2:境外企业法人账户,上市公司境外大股东增减持产生的变动;六、自然人1:境内自然人账户;七、自然人2:境外人士直接开户交易的部分。

境外的部分可分为机构投资者和自然人两类,前者包括以QFII、RQFII、港股通等方式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部分,自然人则是通过港股通等方式交易的境外自然人账户。从技术上来说,对各账户的交易状况进行分类披露难度并不大,可以让投资者看清“真外资”的真正动向,对外资机构的长期流向有更正确的把握。

猜你喜欢
陆港动向流向
动向
高考全国卷集合命题动向分析
发现、创新、引领、实干
油 灯(外一首)
中西部地区主要陆港协同发展分析
国外陆港发展对沈阳国际陆港建设的启示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幅、换手、振副、资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