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血管瘤诊断中B超的应用价值

2019-06-11 10:32刘梅存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

刘梅存

【摘 要】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B超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治疗的4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B超两种检查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B超诊断确诊肝脏血管瘤患者38例,检出率高达95.00%;对照组经CT检查确诊肝脏血管瘤32例,检出率为80.00%,观察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血管瘤诊断中B超的应用价值较高,其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效果显著。

【关键词】 肝脏血管瘤;B超诊断;CT;应用价值

文章编号:WHR2018112449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危害重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其在诊断中缺乏典型性,尤其是在直径较小时临床症状不显著,因此无法有效诊断出来。随着现代B超和CT等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肝脏血管瘤诊断中,帮助诊断和鉴别占位性病变[1]。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治疗的4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患者年龄18~77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41.74±11.53)岁。临床表现上腹疼痛者8例,肝区疼痛者4例。患者入院挂号进行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AKP、AFP均正常,后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患有肝脏血管瘤患者35例,其余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本次研究患者均自愿接受CT和B超检查方法,并签署知情书。

1.2 方法

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B超两种检查方法。B超检查方法:医护人员主动告知患者晨起空腹检查,采用仪器型号为GELOGIQ-E9,设置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期间患者处于左侧卧位或者平卧位,将腹部探头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多层面检查肋间,然后转至肝脏部位,从肝脏的左叶到右叶,最后转移到肝脏右肋下缘,然后在彩色超声图像中呈现出病态的大小与形态等有关信息。CT检查方法:医护人员主动告知患者晨起空腹检查,本次研究使用仪器为PHILIPS Brilliance16多层螺旋CT,患者采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正位定位像,然后常规开始扫描,准备从患者膈顶扫描至肝脏下界,并进行三期增强扫描,将层厚设置为5~10mm,管电压90~120kV,螺距调节为1.0~1.5,扫描时间控制在1.0s,选择增强剂优维显-300,将总量控制在70~100mL范围内,然后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为2~3mm/s。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对两种不同诊断方法运用于肝脏血管瘤中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计算出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 17.0应用于本次研究中,将研究中所有的数据导入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s)来代表计量资料,用t来进行检验;则运用%来代表计数资料,以χ2加以验证。P<0.05表示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经B超诊断确诊肝脏血管瘤患者38例,检出率高达95.00%;对照组经CT检查确诊肝脏血管瘤32例,检出率为80.00%,观察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影像学表现比较

观察组采取B超检查确诊的38例患者中强回声型35例,占比92.11%,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周边无声晕;其余3例为低回声型,内部回声不均匀,周围有声晕干扰,最后1例没能定性诊断。对照组采取CT扫描方法,表现出低密度,尤其是病灶直径越大中心密度越低。

3 讨论

肝脏血管瘤是良性肿瘤的一种,大多表现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诊断中缺乏典型性,无自觉症状或者明显体征。现阶段临床诊断中以B超、CT等影像学手段为主,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检出率在近年来有所提高[2]。本次研究重点分析B超应用于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对40例患者进行分组检查,对照组采取CT扫描方法,观察组接受B超检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和资料文献报道结果相符合。通过研究发现,B超在诊断肝脏血管瘤中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操作简便、无痛、价格低廉,受到患者认可;其次检出率相对较高,直接透过肝脏透声窗、超声等观察反射出来的瘤体现象[3-4],在短时间内能够多切面观察;最后尤其是在检查小病灶中检出率更高。但是B超诊断同时存在固有的缺陷,对于非典型病灶,尤其是少数低回声病灶检出困难,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对于患有严重脂肪肝的患者效果不佳[5]。CT诊断主要是根据血管瘤结构的特殊性,在增强扫描时充分观察病灶的血供情况,以便更好地区分肝癌,但是由于诊断中辐射性强,价格相对高昂,不适合反复使用。如果两者联合使用,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肝脏血管瘤诊断中B超的应用价值较高,其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熊军.B超和CT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比较[J].包头医学,2015,39(03):138-139.

[2] 刘玲.B超在肝脏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27):353-354.

[3] Cairang Y,Zhang L,Ren B,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A preliminary study[J].Medicine,2017,96(27):e7137.

[4] 赵德利,张金玲,姜慧杰,等.动态增强CT在鉴别诊断肝脏血管肉瘤和血管瘤中的价值[J].放射學实践,2016,31(08):764-767.

[5] Cairang Y,Zhang L,Ren B,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alveolar echinococcosis:Apreliminary study[J].Medicine,2017,96(27):e7137.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