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实现课程目标的捷径

2019-06-11 06:32张丽
北方音乐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

张丽

【摘要】实践和探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能促进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即時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课程目标达成的有力依据,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无疑是教育教学改革中非常关键的技术,更是一条顺利实现课程目标的捷径。

【关键词】多元评价机制;课程目标;考核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版《音乐课程标准》中给了我们评价的建议:“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基于以上的解读,我认为一线音乐教师应以音乐课程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基点,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一、注重日常课堂评价:即时性评价的“点石成金”

音乐课程有别于其他学科,如当学生的语文或数学作业完成提交后任课教师可以利用课余细致斟酌后作出合理的评价。音乐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小学日常音乐课的40分钟时间中,师生全程都在动态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要求音乐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于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即时作出处理。音乐学科的这种特殊性给音乐教师的即时性评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若教师多用心、多动脑,设计新颖的、多元化的即时性评价形式,也能成为“点石成金”的教学法宝,对激励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快速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如在歌曲教学中,当大部分学生都学会后需要进行歌曲处理时,我就会给学生的完整演唱进行录音,并立即播放,让孩子们对比自己的录音与范唱之间的差距,然后讨论处理歌曲的方案,随后通过改变歌曲演唱的速度及强弱等音乐要素进行自主处理,进而升华到情感处理。这个过程实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这样的评价不仅仅停留在评论与诊断层面,而是已经实现了实践与改善的功能,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定期开展评比活动:形成性评价的“八面开花”

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应时刻观察并定期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进行阶段性的检测和反馈,为课程目标的达成及时调整自己以后的评价形式。形成性评价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这一类评价更应该突出评价对象的差异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指向性。

我们正处在移动信息时代,紧跟时代变迁节奏的教师也要学会运用各种数字化“武器”点缀自己的课堂,合理利用智能应用软件让形成性评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再回归课堂,最大化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善功能。比如,我每两个月一次在音乐课堂上开展“K歌达人”评比活动,利用“全民K歌”这样的APP软件,邀请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歌唱,并准备一件自己觉得最好的作品参赛。由于这些应用软件有集合练歌模式、好友PK等功能,打破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场地限制,他们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在课堂上练习歌唱,也可以在家里自己闭门苦练,更可以通过互联网约上好友一起练习合唱的默契感。并且这些软件还自带评价模式,让孩子们在练习过程中的点点进步都能得到肯定和鼓励,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加了学习音乐的动力。在“K歌达人”评比活动中,我会把参赛学生的歌唱作品依次在课堂上展示供全班同学欣赏和学习,虽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完美的,但见证着孩子们的点点进步。学生听到自己唱的歌在全班播放时,学习兴趣也空前高涨,这种快乐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信。而这些小作品也记录着学生的音乐成长足迹,我会归类放进文件夹制作成他们的个人“音乐档案夹”,也是形成性评价的有力佐证材料。

世界上没有一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所以,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我们更要尊重差异,分层评价。古时的状元有“文”“武”之分,在音乐的世界里孩子们也是有各自的特长的,有些孩子热爱歌唱,喜欢用声音去表达情感,有些孩子偏爱演奏,而有些孩子却喜欢知识类信息的搜集,喜爱探究音乐体裁形式、音乐的风格流派。所以,定期开展的活动形式也要多样化,除了演唱、乐器演奏的评比活动,还可以开展类似“乐理知识抢答”的知识竞赛活动、“我喜爱的音乐大师”展板设计活动、“听主题说曲名”竞猜活动、“世界音乐流派”手抄报活动等,让形成性评价在各类活动的开展中“八面开花”。

三、分年段制定考核方案:终结性评价的“量身定制”

在小学阶段,年级跨度达六年,所以,对于不同年级段也应有不同的学年考核方案,而不是一种方案通用于六个年级。本人对各个年级的音乐考核方案做了一些尝试,并列举一、六年级的两种方案如下:

(一)小学一年级基于课程目标的音乐课程评价方案

1.过程表现(30%):(1)在一个学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并做好记录。详见附件Ⅰ。2.定期检测(20%):在单元复习与巩固课上通过提问、抽唱等方式检测学习达成度,并做记录。详见附件Ⅱ。3.班级音乐会及音乐活动(50%):学期中期和期末各举办一次“班级音乐会”,以教师分配和学生自主挑选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并准备表演节目,组织进行自评、互评后评奖,通过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激励。不定期开展各类音乐评比活动,按活动参与率和获奖率得星。详见附件Ⅲ

(二)小学六年级基于课程目标的音乐课程评价方案

1.过程表现(50%):(1)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并做好记录。参考值: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索音乐的态度和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2)在单元复习与巩固课上通过提问、讨论、抽唱等方式检测学习达成度,并做记录。

2.班级音乐会(50%):不定期开展各类音乐评比活动,按活动参与率和获奖率得星。期末举办“毕业班音乐汇报演出”,以教师分配和学生自主挑选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并准备表演节目,从表演形式、演唱音准、节奏、音量、表情、歌曲难度、背唱情况、合作默契等多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后评奖,通过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激励。

备注:平时个体观察与检测记录用星级表示,☆☆☆☆☆,五星为优秀;最终成绩以等级表示,五星为优秀,四星为良好,三星为合格,二星及以下为更需努力。

备注:▲平时个体观察与检测以及音乐会都以☆记录,十颗星为满分,再按比率折算成总成绩。▲总成绩以等级表示,八星及以上为优秀,七星为良好,六星为合格,六星以下为更需努力。

实践和探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能促进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即时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课程目标达成的有力依据。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无疑是教育教学改革中非常关键的技术,更是一条顺利实现课程目标的捷径。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人格发展理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设置的启示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