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广播电视等媒体行业快速发展,人员队伍不断壮大,这其中,广播电视编导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编导的辛勤付出。节目的选题、策划、拍摄、制作、审核、播出等一些列的制作环节都离不开编导在其中沟通协调。广播电视编导就是电视专题节目的原创灵魂。因此,要想制作一档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就需要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广播电视编导。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编导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广播电视编导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广播电视 编导 职业素养
一、什么是广播电视编导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广播、电视逐渐发展起来,并走入千家万户,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普遍方式。广播和电视也逐渐成为传媒行业中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广播和电视的兴起与发展慢慢地形成了广播电视行业。而在这个行业中,广播电视编导是这个行业的灵魂人物,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人员。
一般来说,社教、文艺类的专题节目和纪录片的主创人员叫作编导。广播电视编导则是指广播电视纪实作品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也指从事这项活动的人。广播电视编导是一项工作,也是一个职业。随着广播电视的不断发展,其职能范围也有所扩大,涵盖了除消息类新闻以外的各种各样的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节目的编创人员,其职能也是编辑和导演兼而有之。广播电视编导是杂家,也是社会活动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导要掌握更加广阔的知识面,除了业务能力以外,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广播电视编导一般是针对节目本身而言的,不同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其编导创作的方向也是不同的,例如新闻类节目编导、社教类节目编导、文艺节目类编导、体育类节目编导、服务类节目编导等。
二、广播电视编导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政治思想修养与艺术素养
广播电视编导是媒体工作者,是信息的采集、制作和传播者,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编导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修养和艺术思想素养。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编导,首先要具备敏锐的政治头脑,时刻关注和牢记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拥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编导,在制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的同时,也可以达到提升受众审美水平的效果。
(二)职业敏感性
作为社会信息的采集、制作、传播者,编导应该有很强的职业敏感性,善于发现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并且可以开发挖掘其背后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意义。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从中发现有利于节目的、更符合要求的素材。
(三)知识面的广博性
电视编导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一个通才,是杂家、社会活动家。要尽可能地多接触、学习各种知识,拓宽知己的知识面,博闻强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积累文化底蕴,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提高创作能力和水平,制作出更好的节目内容。
(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编导是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中的灵魂人物,参与广播电视制作的各个环节。广播电视编导需要熟悉节目制作中的各项内容,并且对每个环节把关。编导是节目的主创人员,也是节目的把关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栏目或节目的播出质量和水平。因此,一个好的编导需要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编导需要有宏观的思想,把握节目的整体走向,同时也能组织协调好工作集体,更好地为节目服务。
广播电编导具备和电影导演相似的工作特性,他们都需要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同时发挥着艺术创作的统领者、组织者、指挥者的作用,并且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创作的方向和形式,引领着整个包括拍摄、制作、审核在内的团体来共同完成艺术创作。
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编导存在的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媒体行业逐渐涌现出很多新兴的传播方式,人们称之为新媒体。新媒体依托互联网进行传播,对传统媒体是一个很大的冲击。许多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的思想观念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是以原來的思想去制作节目,制作出来的节目形式缺乏创意,内容不新颖,与大众欣赏需求不符,无法吸引当代的观众,使大批的受众流失。因此,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应该多观察,多学习,创新自身发展理念与内容,融合现在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更新思想,制作出符合当代受众品味的多元化的节目。除了内容方面,技术落后也是制约广播电视编导发展的重要原因,传统背景下的广播电视设备更新慢,技术陈旧,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加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使得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空间更加狭窄。
参考文献:
[1]吴宛梓.电视节目编导素养[J].科技传播,2014(03).
[2]黄慧郁.电视编导在节目中的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03).
(作者简介:韩一格,女,吉林艺术学院2015级广播电视编导)(责任编辑 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