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一位数学教师在上完四年级的《求平均数》的教学内容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编一道数学应用题。有的学生这样编:我们学校门口有一排树,第一棵树高12米,第二棵树高50米,第三棵树高100米,第四棵树高60米,求平均每棵树高多少米?有的学生这样编:小红家里喂有一只母鸡,第一个月下蛋20个,第二个月下蛋35个,第三个月下蛋100个,第四个月下蛋150个,求这只母鸡平均每月下蛋多少个?……从同学们的编题技巧来说,完全没有错误,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结合当天所学的内容,编的题目完全符合要求。可是,只要你仔细一看,你就会大笑不止,因为这其中有很多的问题:一棵大树究竟有多高,会不会有100米,一只母鸡一个月究竟能不能下出150个蛋。这说明我们的学生虽然来自农村,但对农村的这些自然现象还不够了解,对生活中的这些现象还没有进行数学的、科学的认识,因此就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那么出现这样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的几点:
首先,教师没有给够学生编题的时间,学生还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就开始回答了,其次,学生没有仔细观察生活,没有将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联系起来,他们对生活中的这些数学现象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
针对以上的现象和原因,我想在数学教学中,应丛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
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进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就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说一说,你们房屋上面的烟囱是什么形状,这个长方体究竟有哪几个面,因此,要求通风管的面积,实际上是求哪些面的面积;又如,要想粉刷庙子中的柱子,师傅会爬到房顶上去刷吗?会钻到地底下去刷吗?通过这些笑话,学生就清楚地知道了究竟应该粉刷柱子的哪些面,从而进行正确地计算。鱼缸是用来养鱼的,哪些面不做才能将鱼养活呢?那么要求鱼缸的面积,实际是求哪些面的面积等等。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给与学生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探索
在教学中,如果需要同学们分工合作时,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可想,有时间可说,不能让同学们的讨论、推理、总结流于形式。新课程中指出:让学生触摸真实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讲究谁提议,谁举证。因而,要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表达能力、总结能力、创新意识,就得给够学生的时间和机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同难度的问题应该给予学生不同的时间。进行人员的分配时,可以让数感强弱不同的同学搭配组织,让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这样他们在交流和学习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推理和总结的能力。
三、贴进学生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感
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整理,让孩子们從小养成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例如:看到一棵树,就应该让孩子知道,这棵树大约有多少米;看到一个人,就应该知道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到一群鸭子,就知道大约有多少只等等。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孩子就能养成对身边的现象进行认真观察分析的好习惯,从而感觉数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就在自己的身边,因而养成爱数学、学数学和用数学的好习惯。
四、在生活中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在作业的安排和布置时,应该经常补充一些开展调查和研究的活动,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去统计各班的总人数、男女生人数、各班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让学生统计本乡的土地面积、本乡中各村的土地面积、绿化了的土地面积等等。这样,当课堂上出现了学生统计的素材时,学生就会感觉十分亲切,然后在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兴趣倍增。。这样的开放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只有让学生触摸到真实的数学,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