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红
【摘 要】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取20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主体,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同时询问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哮喘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的平均评分要高(P<0.05);治疗组病人对医院医护工作者的满意率也要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通过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其最终的应用效果非常好,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冠心病支气管哮喘;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若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而未得到有效缓解,可导致心功能下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主体,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60~75岁,平均(65.24±7.37)岁。对照组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61~77岁,平均(66.54±8.21)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入选标准:1)符合《慢性稳定性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2)病人和病人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时能够全面有效的配合调查。
1.2 方法
所有对照组病人全部接受诸如健康教育以及病情观察等一般性医院常规护理。
治疗组所有病人则全部接受临床护理路径,主要的措施是:1)病人接受心理护理:由于反复发作会增加危重症的发生风险,导致患者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并针对性展开健康教育,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会增加患者的支气管哮喘发作频率,因此需要做好心理护理。叮嘱家属和亲友关心与支持患者,从而树立治愈的信心。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讲解支气管哮喘出现的机制、症状以及药物干预效果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能够主动配合临床检查与护理。3)生活指导:引导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要保障每日休息足够的时间、不能过度劳累、饮食健康。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以及身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可以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慢走、太极拳、游泳等运动,若有不适感需要立即停止运动并服用药物来缓解症状[3]。4)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实际上也是心理护理的一种,本研究认为作为医务工作者首先应该从病人的实际角度考虑问题,不管病人是何种职业何种家庭背景,护理工作者都应该始终本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尽可能的为所有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缓解病人因为疾病而带来的疼痛感,在为病人提供药物或者相关检查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可以通过多方面举措,比如语言支持等,鼓励病人能够积极有效地配合医院接受相关治疗,最终提升病人对医院的满意率以及提升整个医院的临床治疗效率。
1.3 观察指标
采用哮喘评价量表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質量变化,同时询问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西雅图支气管哮喘量表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发作、支气管哮喘稳定、疾病认知水平、身体活动情况以及心理状况等五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哮喘评分变化
在接受相关护理之前,两组病人的评分其统计学明显没有意义(P>0.05);不过在接受相关护理干预之后,治疗组病人的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病人的平均评分更高(P<0.05)。见表1。
2.2 满意率对比
治疗组病人的平均满意率指标明显要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若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而未得到有效缓解,可导致心功能下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临床研究指出,冠心病支气管哮喘常发于老年人群中,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引发的,主要症状为胸骨后疼痛、心慌等表现[4]。很多病人在发病之后往往会伴有较为剧烈的咳嗽等,哮喘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对病人的工作都会有一定的干扰。支气管哮喘的出现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缓解支气管哮喘症状,减少其发作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通过各种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5]。在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患者中,不良心理情绪会增加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次数,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干预,同时也要加强对健康知识的宣教,从而让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临床护理[6]。此外,还要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干预,要保持合理运动与健康饮食,从而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次数。本次研究观察中,治疗组哮喘评分改善幅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这是临床护理的重点与难点。
参考文献
[1] 戴嵩,贾建平,侯乐,等.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伴支气管哮喘的围手术期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06):490-492.
[2] 韩娜,雍军,孙捷,等.194例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与支气管哮喘及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09):925-929.
[3] 黄祥中,王映芬.支气管哮喘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36):89-90.
[4] 黄海霞,梅珍.探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2(31):6482-6483.
[5] 李爱菊.微信公众平台多媒体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延伸护理中的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6):115-116.
[6] 刘桂平.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J].现代预防医学,2010,(09):1766-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