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例围绝经期女性盆底肌表面肌电值分析

2019-06-11 09:14陈怡文米岚自蓉曾琼仙余韬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围绝经期

陈怡文 米岚 自蓉 曾琼仙 余韬

【摘 要】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盆底表面肌电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性,及盆底表面肌电检测对筛查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167例围绝经期妇女行盆底表面肌电检测及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结果:69.46%的入组女性有盆底功能障礙疾病的相关症状或阳性体征,有症状体征者较无症状妇女前后静息平均值、前后静息变异性增大。结论:盆底电生理检查可早期发现围绝经期女性的盆底异常,为早预防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围绝经期;盆底功能;表面肌电

围绝经期是指女性卵巢功能开始减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这段时期。这一阶段出现与卵巢功能下降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及临床特征的改变。此期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变化明显,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高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组由盆腔支持结构的损伤、退化或功能缺陷所引起的妇科疾病,主要包括盆底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痛等。虽然PFD很少有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但对于女性生活质量可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过保守治疗可以让轻中度POP、SUI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而如何找出这些早期患者却无明显有效手段。盆底表面肌电是量化的电生理指标,通过表面信号反映盆底肌肉神经控制活动的病理过程,较PFD症状出现早,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盆底损伤及PFD发病的指标。因此,本研究对围绝经期女性进行盆底肌电生理参数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与PFD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围绝经期女性PFD的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自愿行盆底电生理检查共167例。纳入标准:1)既往月经规律,近12个月内两次月经周期差异≥7天;2)年龄40~60岁。排除标准:1)既往有泌尿外科手术史;2)既往盆腔外伤、盆腔恶性肿瘤患者;3)腰椎间盘疾病、坐骨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病史;4)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5)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研究对象均获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文化程度、月收入、绝经年龄、合并症、既往盆腔手术史等情况。应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对入组女性进行盆底功能障碍评价,应用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承担课题“妇女更年期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研究与示范推广”(编号:2016RA012)

作者简介:陈怡文(1985-),女,本科学历,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妇科

POP-Q评价系统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进行评价。盆底电生理采用Glazer评估,记录:前后静息期的平均值和变异度;快速收缩时高峰的平均值以及其最大值、最小值;持续收缩期间信号的平均值、及其最大值、最小值;耐力收缩过程中信号的平均值,前10秒平均值,最后10秒平均值。PFDI-20评分为0分且妇检无任何体征的妇女为无症状者;POP-Q评分>0分的患者为POP患者,PFDI-20中若有有咳嗽、打喷嚏或大笑引起的漏尿则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1.3 仪器设备

盆底肌电值采用SW2000生物反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工作站(广州施瑞医疗科技公司),使用电极名称为阴道电极进行测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有167名围绝经期患者入组,其中仅有51人无任何症状,妇检亦无异常体征,POP-Q分期为0期。其余69.46%的入组女性都或多或少有PDF相应症状或阳性体征。POP-Q分期≥0的女性78人占46.71%,其中患阴道前壁膨出的患者59人,占35.33%,其中以1期为主,占所有前壁膨出患者的57.63%。子宫脱垂的患者共45人,占入组患者的26.95%,后壁膨出患者18人,占入组人数的10.78%,有36人合并多部位的器官脱垂,占所有脱垂患者的46.15%。患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62人占37.13%,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这些患者未进行进一步的尿失禁程度诊断。盆腔痛患者36人,其中23人均合并其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体年龄分组情况与PFD病情分布情况见表1。

2.2 围绝经期POP患者肌电值分析

是否患POP的围绝经期妇女盆底电生理指标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后发现:前静息变异性、耐力收缩平均值(μV)、耐力收缩后10秒(μV)、耐力收缩后10秒(μV)与非POP妇女有统计学差异。但考虑到非POP妇女仍有可能患POP妇女出现合并症,我们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仅患POP妇女为39人,与无症状妇女相比前静息变异性、耐力收缩平均值(μV)、耐力收缩前10秒(μV)、耐力收缩后10秒(μV)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而患仅患前壁膨出的妇女为11人,其与无症状患者对比结果与仅患POP者十分相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同样为:前静息变异性更高,耐力收缩平均值(μV)、耐力收缩前10秒(μV)、耐力收缩后10秒(μV)均更低。仅患子宫脱垂的妇女为11人,其与无症状患者相比仅前静息变异性更高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无电生理测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后壁膨出的患者均合并其他类型的盆底器官脱垂,其电生理测值与无症状女性相比,前静息变异性跟高、耐力收缩后10秒(μV)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测值无明显差异。说明患POP的妇女较无症状妇女的盆底肌纤维的耐力较差,对盆底的支撑力更弱,更易疲劳,前静息变异性增大也说明了盆底神经受损,对肌肉的支配减弱。

2.3 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肌电值分析

SUI患者62人,其中有37人合并其他PFD症状仅,25人单独患有SUI。仅患SUI妇女与无症状妇女相比,仅前静息平均值(μV)、前静息变异性、后静息平均值(μV)比无症状女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电生理测值无显著差异。见表3。

2.4 围绝经期盆腔痛患者肌电值分析

2.5 围绝经期无PFD症状妇女肌电测值特点

围绝经期女性的肌电值与年龄并不相关,所有有症状患者与无症状患者间不同在于前后静息平均值(μV)、前后静息变异性。亦说明这些患者的肌张力增高,神经对盆底肌肉的控制减弱。对但与glazer评估的参考值比较却不完全相同,围绝经期无症状女性的前后静息期平均值较参考值更高,有的甚至达到了10μV,变异性稍增大,但平均值均在0.2左右。见表5。

3 讨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组由盆腔支持结构的损伤、退化或功能缺陷所引起的妇科疾病,主要包括盆底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痛等,其中以POP和SUI最为常见[1],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肌肉、韧带、神经都出现了退行性改变,中老年女性的PFD患病率明显升高,且症状明显。这与此次研究中发现69.46%的入组女性都有PDF相关症状或体征是一致的。PFD已然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社会化医疗难题,然而,由于P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导致在临床工作中存在诸多困惑和争议,但是神经损伤与PFD发生发展有密切的相关性已被证实。PFD目前的治疗方式一般分为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手术后仿生物治疗。而手术治疗目前尚无一种成熟的稳定有效的术式出现。所以提高对PFD预防工作的认识,将筛查诊断与盆底肌肉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预防保健的积极作用,才能有效降低PFD发病率,改善妇女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盆底表面肌电是肌肉微弱电信号的集合,肌肉早期的功能障碍表现为肌电信号的异常,故盆底肌肌电可作为PFD早期筛查的指标。盆底表面肌电是采用经阴道/肛门电极记录盆底横纹肌潜在运动电位,经过精确的信号处理技术,分析出肌电的振幅、变异性、活动速度、运动的肌纤维类型等,来诊断和评估盆底肌功能异常。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目前用于评估盆底肌整体的收缩、放松功能;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盆底疾病;了解患者盆底功能的恢复进展及评价治疗效果等。本次研究中发现无症状人群的测值与Glazer评估的参考值不完全一致,这是患者年龄增长而引起的还是由于中国人群与欧洲人群的不同引起的尚待进一步大规模研究。

当周围神经损伤,该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的抑制性调节取消,出现肌纤维的自发性兴奋和震颤运动,而在肌电图上表现为肌肉自发产生的、独立而无规律的低电压、短时程的动作电位即纤颤电位。这与本次研究中看到的所有有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前后静息期肌电值高、变异性较增大是一致的。POP患者不仅前静息变异性增大也说明了盆底神经受损,对肌肉的支配减弱,而且盆底肌纤维的耐力较差,对盆底的支撑力更弱,更易疲劳,久而久之出现更明显的解剖学异常就不足为奇。所以当更年期患者行盆底电生理评估时,若发现前后静息期的肌电值异常升高、变异性明显增大时应高度警惕其患PFD的可能性,若患者已有症状尚无明显体征可及时治疗,若患者尚无明显症状或体征也应及时预防。在研究中发现有的患者虽然已有体征的变化但无明显的症状,而盆底表面肌电已出现了改变。若能在患者早期就发现其肌电值的异常,并进行干预,患者不一定会出现这些体征的变化。如果任其发展,当PFD症状出现时将给患者带来明显影响,并带来经济负担。这也说明了盆底电生理检查的必要性。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女性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已然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社会化医疗难题。提高对PFD预防工作的认识,当发现围绝经期妇女前后静息期肌电值升高、变异性增大可视为早期的盆底功能异常,应早期预防及治疗。盆底电生理检查可为PFD的早发现、早预防提供了依据。将筛查诊断普及开来,才能有效降低PFD发病率,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提慧慧,刘芳,刘岩,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研究的现况、方法与热点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7):3645-3649.

[2] 朱蘭.中国女性盆底肌肉锻炼的状况与未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01):19-20.

[3] 朱兰.妇科盆底疾病诊治现状和热点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07):481-483.

[4] 陈锐娥,周幸知,丁淼,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基础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7,44(05):589-593.

[5] 苏园园,韩燕华,李丹彦.女性盆底功能及盆底肌功能评估方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04):310-313.

猜你喜欢
围绝经期
健脾补肾方对围绝经期女性免疫功能与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八段锦锻炼对社区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影响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185例分析
补肾疏肝汤配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
妈富隆联合归脾丸、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妈富隆联合归脾丸、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围绝经期盆底康复联合中药及雌激素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分析
复方盐酸普鲁卡因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