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秀芳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传承原“思想品德”的基础上,无论体系编排还是内容设置上,更注重了传统文化、生活实际、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等方面教育。因而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从“治学”“修身”“济世”三个方面探析该课程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治学;修身;济世;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的最终价值追求。那么,怎么“立德”?怎么“树人”?事实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宏观上为我们作了很好的回答。[1]151而从具体课程角度看,笔者认为做到“治学”“修身”“济世”是微观落实“立德树人”价值追求的基本策略。
一、“治学”:夯实“文化基础”的选择
“治”乃是严谨研究学问的意思,“治学”就是探究知识、研究学问。“治学”不仅强调学问本身,而且强调获得学问的过程和态度。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化基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文化基础”方面的价值追求是,在学生学习、理解运用人文和科学领域的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着力培育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以及正确对待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情感态度。可见,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养成严谨研究知识、学问的态度是该课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选择。
综观七至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每一册教材中都有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或者历史典故等。据初步统计,传统经典名言佳句的引用,仅七年级上册达20多处、七年级下册有12处,大多以古文的形式呈现,一定程度上原汁原味地将中国古代圣贤的思想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例如,作为全册教材的开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正文部分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句选自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释义是从勤于省身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指出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道出了“我们似乎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象形文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学习新天地”,运用学生的经验环节呈现了“学习”二字(见右上图),让学生调用经验思考:你认得这两个字吗?然后进一步探究:在你看来这两个字的各个部分表达了什么意思?由此引导学生打开学习之窗,了解最早“学习”一词出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指雏鹰开始学习飞翔。随后,让学生探究: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同学一起讨论进而感悟,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有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福泽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将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作为基础支撑,在阐述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基本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着重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格修养和德行培养的内容。新教材启用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通过诵读、解读、思辨、讨论、感悟等方式让学生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沐浴優秀传统文化的光辉,不仅有利于夯实他们的文化基础,也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修身”:着力“自主发展”的方向
“修身”一词出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可见,修身,意指修养身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我,学会正确处理与自我、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学会学习,做到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养成积极健康生活的习惯。[3]所有这些,与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与“关照自身、时时检束自己身心言行”的修身要求正巧都是相对应的。
例如,七年级下册教材编写以如何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为基本逻辑展开。第一单元“青春时光”以正确认识自我在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为起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异性交往,最后,引导学生用自信、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拥抱青春、书写青春。第二单元“做情绪的主人”引导学生认识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学会接纳和调适自己,进一步认识到伴随着生活经验的扩展,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从单个“我”扩展到多个“我们”,认识集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引导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求同存异,换位思考,创造更好的生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将视野进一步扩大至社会,引导学生体会法治对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不断完善的法治社会中健康成长。四个单元内容依据生活逻辑逐渐展开,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发展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自主发展”核心素养除要求主体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外,还有创造性要求。[1]151《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在这方面要求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疑难问题。这些疑难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解决自身存在的单一问题,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中呈现:结合自己遇到的挫折,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下面的活动:(1)我遇到的挫折;(2)面对挫折,我容易产生的消极念头;(3)如何调整自己的挫折;(4)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5)哪些因素是自己不能改变的;(6)哪些因素是自己能改变的。另一类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两难问题,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活出生命的精彩”,探究与分享环节呈现了两个情境: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几位路人避之唯恐不及;下雨天,一位拄着拐杖的男子突然倒地,路过的几位中学生为他撑起伞,并拨打“120”求助。如果是你,扶还是不扶?
教学中通过铺设真实的情境,设置疑难问题,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在寻找对策的过程中强化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锻炼健全的人格。这些自主行为一定意义说就是“修身”的过程。
三、“济世”:重在“社会参与”的目标
“济世”一词释义为救世、济助世人。原义出于《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旧唐书·太宗本纪上》又提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此处“济世安民”其意是,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研究指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可见,现代公民不仅要“治学”“修身”,更要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编写在培育学生社会参与核心素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如,八年级上册以“参与社会生活”和“维护国家利益”为主要教育内容,着重体现了培育公共参与和政治认同素养的追求;八年级下册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着重体现了彰显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的追求;九年级上册“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等内容,着重关注中国改革发展,建设法治中国、美丽中国,理解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认识到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突出了家国情怀。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呢?
首先,社会参与需要增强规则意识。八年级上册着重介绍社会规则,例如,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三个单元阐释了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和普适规范及道德要求。八年级下册浓墨重彩地介绍法律作为特殊社会规则的存在,从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義务的角度理解公民在社会参与中需要履行的行为规范,增强法律意识,培育法治精神。
其次,社会参与需要提升实践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活动型课程,具体主要指向道德实践和社会参与。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中设置了探究与分享: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映。本活动将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尝试通过网络新途径参与社会生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意识和“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
新教材教学实践证明,培养青少年公共参与的素养,有益于他们了解民主管理的程序、体验民主决策的价值、感受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参与能力,成为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使命,尤其致力于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法治精神培育。我们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探索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追求,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把握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深入解读教材、活用教材,在实践中探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以及学业评价。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2).
[2]张仁贤,王姣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读本[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