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攻击人的奇奇

2019-06-11 11:02吴新玲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插队攻击性丁丁

吴新玲

我班有一位“特殊”的孩子,他就是奇奇——一位攻击性、排他性、自我观念都非常强的孩子。奇奇的爸爸是一位税务工作者,近两年借调外地,通常周末回家;妈妈是一位医生,工作忙还常常有夜班。孩子两岁前的照料主要由保姆负责,两岁后,由外公外婆照料奇奇。

奇奇的到来给班级工作带来了一次次挑战,老师们记录了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情况。

小班行为观察

2016.9.1    小一班    晨间入园

今天,奇奇来得较早,独立走进活动室,主动和外婆妈妈再见。他来到娃娃家,伸手推了一下旁边的老师。奇奇走进去玩切切乐,他切好苹果,转向老师:“吃苹果。”老师微笑着“啊呜”一口,并对奇奇表示感谢,奇奇边跳边快速地舞动手,嬉笑着说:“不用谢!”这时,烨烨也走进娃娃家,老师便和烨烨打招呼,奇奇突然冲上前,对着烨烨的手臂咬了一口,烨烨大哭起来,而奇奇若无其事地甩开老师拉他的手,回头继续着自己的游戏。进行伤口处理后,我嘱咐配班老师注意奇奇,接着投入到保教工作中,然而总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奇奇就会咬人,那天单烨烨一人就被咬了3次。当天我们将情况都如实反应给双方家长,赢得了烨烨妈妈的理解。

2016.10.15    小一班    卫生间

孩子们分组到卫生间盥洗,奇奇一听到指令立即冲向厕所,他伸出两只手,将出来的人用力向两边分开,两个小女孩被碰倒在地,哭起来。老师刚扶起两个小女孩,卫生间就传来大哭声。老师立即进去,只见奇奇骑坐在小彩的身上,小彩正面躺倒在地,正抚着脸颊哭。老师迅速扶起两人,看到小彩的面颊留有深深的一圈牙印,老师一边给小彩冷敷,一边询问情况,奇奇双臂抱胸,昂着头说:“她拦着我。”

2017.4.9   小一班    娃娃家

区域游戏时间,锴锴与笑笑在娃娃家游戏,奇奇走进娃娃家,伸手要抱笑笑的娃娃,笑笑往旁边一转,高高举起娃娃,同时大声喊:“老师,奇奇抢我的娃娃。”奇奇“哼”了一声,朝锴锴走去,锴锴见奇奇靠近,伸手将奇奇推远,另一只手护着自己的玩具。奇奇迅速低头,用力咬了锴锴伸出手的手指,锴锴大哭,老师立即干预,奇奇大声说:“他推我!”

【家园沟通记录】

针对奇奇的行为,我们多次以离园交流、约谈父母等方式进行过沟通和反馈。外公的反应通常是笑呵呵地说:“这小子,还这样,回去要好好教育。”然后拉着奇奇离开;外婆则是:“老师,今天奇奇表现怎样?又咬人了!”再转向奇奇:“回去让爸爸妈妈好好说说你!”

父母则显示出对奇奇行为的抱歉和担忧。爸爸说孩子很小时由保姆照看,每次他们离开,孩子都会撕心裂肺地哭泣,有咬人的现象,主要是咬亲近的人,当时未引起重视。随着孩子长大,显示出胆小不敢主动靠近生人,别人靠近他,他常会爆发出咬的行为。家长通常会喝止,事后会教育孩子“不能咬人”。爸爸同时说“他非常爱惜自己的生命”,不敢玩游乐设施怕有危险,且动作协调性很差。他们强调孩子要正面教育,因此在此类情况发生时,他们通常是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以聊天形式展开,事情特别严重时,会将孩子关在卫生间,讓他独自安静思考。

【尝试分析】

孩子由于从小缺少父母陪伴,安全感缺失,在交往中,会警惕他人,以“咬”来保护自己。了解这个情况后,我们建议父母多抽空陪伴孩子,在与生人交往中,先带孩子熟悉环境,带动奇奇感受到交往情境的和谐安全,和同伴友好游戏;孩子一旦有咬人行为,立即严厉指出并制止。

在我们约谈父母数周之后,奇奇行为仍没有多大改善,渐渐地奇奇“不太好的名声”便在家长群体中传播开来,很多家长单独前来叮嘱我们,不要将孩子安排在奇奇旁边。

中班行为观察

2018.3.10  中一班    散步

餐后散步,丁丁和奇奇在楼梯上争吵起来,丁丁指责奇奇插队,奇奇指责丁丁打了他,老师向两个孩子了解情况,丁丁描述:“奇奇他插队,我让他不要插队,他打我。”奇奇说:“我没有插队,也没有打他。”老师问:“都没有发生,为什么会争吵。”奇奇说:“老师,你相信我,真的没有。”

通过同伴反馈,老师了解到是奇奇插队,丁丁不让,奇奇动手打了丁丁,两个小朋友就推搡起来了。老师说:“事情已经明白了,你们再想一想自己到底有什么错误。”丁丁说:“我大声和他说话不对,推他不对。”奇奇说:“我插队不对,打他不对。”老师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两个孩子互说了对不起,并拉了拉手。

2018.4.11  中一班  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时,坐在奇奇后面的天天有些轻微的咳嗽,奇奇为此频繁地转过头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奇奇再次转头,恰巧天天正在咳嗽,有零星的吐沫飞溅到奇奇脸上,奇奇大为不满,朝着天天吐了一口口水。天天悄悄擦掉了,没有告知配班老师。坐在天天旁边的豆豆举手报告说:“老师,奇奇把痰吐天天脸上了。”

配班老师带离了3人,先帮天天洗脸,然后了解具体情况,奇奇认为天天故意喷口水到他的脸上,他予以了回击;天天则认为自己的口水喷到奇奇脸上,是自己的不对,便自己擦掉奇奇的口水,没有告诉老师,也没有和奇奇理论。配班老师告知天天咳嗽时稍稍捂住口鼻,朝无人的方向,并鼓励天天有问题及时自己告诉老师。同时对奇奇说这样的回击行为非常不好,应该向天天道歉,但奇奇始终认为天天是故意的,他的回击很合理,非常不情愿道歉。

【家长的反应】

我就此事,结合奇奇平时的行为单独与妈妈做了沟通,觉得奇奇在人际交往的行为上、方法上存在一定缺失和障碍,幼儿园里对奇奇做出的引导也收效甚微,建议奇奇妈妈可以带孩子到专业的幼儿心理机构去进行诊断,如发现问题进行早期干预。奇奇妈妈附议的同时表示歉意,但觉得奇奇改善不少,攻击性行为减少,愿意付出更长的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便带孩子离开。

【我的疑惑思考】

实际上,奇奇的行为引起了很多家长的不满,要求幼儿园隔离奇奇。为了确保每个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教师承受了很大的来自其他家长的压力。

结合经历此间的种种感受,我开始思考:当攻击性事件出现在自己的教室内,作为老师,我们通常会大声喝止先阻断事件继续,然后及时关注被伤害的孩子身体状况进行处理,接着就事件采取说教的方式让孩子听道理,最后疏导被攻击孩子的心理,再期待攻击的孩子“按照自己说的去做”。

奇奇一天天长大,行为没什么改变,我十分疑惑:这样的处理模式是否有效?大班额中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老师应该怎样做好家长工作,使得家长们理解并配合实施呢?期待专家给我提点,让我早日拨开心中的云雾,觅得明月,谢谢。

猜你喜欢
插队攻击性丁丁
卖 萌
动物“叫”各不同
插队党
一起去踏春
谈天气
神奇的三角形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维码
动物也秒懂
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