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虹
本文主要以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发展现状为主要依据,从以学生为本的俱乐部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完善管理体系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引言: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讲,构建俱乐部教学模式十分重要,其是激发高校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也是提升高校学生体育素养的关键点。为此,高校体育教师需给予俱乐部教学模式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具体如下。
1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1.1未给予学生主体地位。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重心为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加强学生体育能力,增强教学水平。但当前俱乐部教学模式构建上,依旧存在以教师为主,不重视学生个体化发展的问题,只注重教师主导并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尽管选修课也是基于热门运动项目为主,只重视加强学生体质,忽略学生个性化发展。体育教师成为了体育教学的中心,而学生则处在被动的地位。他们只根据体育教师的主观意识机械的完成学习任务,如此不但会抑制其学习积极性,还会阻碍他们个性化发展。
1.2课内外统一性不强。我国施行的俱乐部模式有三种:其一,课外俱乐部,通过组织体育俱乐部替代课外活动组织;其二,课内俱乐部,通过组织体育俱乐部来进行课内教学;其三,课内外一体化,课外俱乐部与课内俱乐部有机结合,其中课内俱乐部占比较大。因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不同,俱乐部教学也不同。课内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从教学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并未体现个性的针对性与层次变化,无法充分优化学生个体化差异的问题。
1.3管理制度繁杂。体育俱乐部组织单一,不能跟上俱乐部开放的组织形式。诸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的不明,绝大多数的体育俱乐部局限于体育课,学生自行参加的权利不明,体育教师知道俱乐部学生展开体育训练的施行有一定难度。俱乐部的组织体系看似打,但其结构形同摆设,计划不周密也不全面,管理力度不足,尤其是三四年级并不设置体育课,致使一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同高年级相脱离,使体育俱乐部的衔接性不强,这便阻碍了体育俱乐部发展。
2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推行策略
2.1坚持以学生为本。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需坚持以学生为本。基于学生为主的环境,提供了鼓励性与互动的活动,可以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不同程度下增强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俱乐部在组织形式方面十分灵活,学生能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与任课教师,突出学生兴趣,主要因人而异;在教学组织方面,着重凸显组织形式的丰富性,尽量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在师生关系上,注重师生间距离,力求双向发展。基于学生为主的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凸显出体育教学的社会性、实效性以及时代性。此种教学组织形式,施行过程与评价手段皆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与系统性。
2.2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体化的俱乐部教学模式主要借助学校体育馆,在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学生社会、心理以及生理需求的而设计的,基于学生自主选取俱乐部为中心,合理应用各类教学手段,把课内体育教学同课外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融成一种教学模式,其不仅要承担课内体育教學目标,还好兼顾课外体育教学任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施行有如下几点优势:有助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我国高校施行课外体育俱乐部与课内体育俱乐部提供有利条件等。另外,因为其自身特性,即把课内外体育活动融合到一起,相互统一,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既定目标,势必是我国未来体育教学的主流。
2.3健全管理体系。高校需构建完善的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体系,让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机构、约束制度、目标机制同运作经营间的职责分明,进而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规范体系。依据需要构建高效的组织机构,选取优秀学生负责管理俱乐部,要有完整的俱乐部章程,全面落实责任制;体育部门在尊重俱乐部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对各个活动进行有效指导、评价以及检查;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开展对应工作,要有工作计划与总结,依据计划完成各项动作, 进而保证体育俱乐部在学生分工管理的前提下健康稳定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俱乐部教学模式至关重要,其不但能够提升高校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加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为此,高校体育教师需加大俱乐部教学模式构建力度,让其存在的实效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出最大化,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水平上升到新高度。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