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理论视阈下“异化”现象的重新解读

2019-06-11 08:26刘旭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异化

刘旭

摘要:《资本论》是一部关于异化的作品,这一观点在《1844年手稿》出版之后受到了很多人的攻击。像这样关于异化的争论在马克思后期经济著作中还有很多,大多集中于“异化”一词的使用和它在《手稿》中显著地位的分析上。但是,有关价值与异化之间的理论逻辑以及它们之间的实际关系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异化;劳动价值;剩余价值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9)03-0088-0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可以简洁地概括为:“决定产品价值大小的是社会所需的劳动量,或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具有相同劳动量或生产时间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1]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价值显然决定了交换关系,而不仅仅是交换关系的一种间接反映,另外,剩余价值理论也不纯粹是一种有关利润的学说,它还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一种隐蔽方式。马克思的这些观点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关注,有极力批评的,也有竭力为其辩护的,这取决于你采用何种角度来看待它。其实,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关键是这些领域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否与理论自身的目的完全相吻合,这是需要探讨的。保罗.斯威奇教授就指出过这一点,“马克思经济学说在大部分经济领域都可以应用,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幸的是,伟大的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并不完全一样,比如,‘国家的财富性质与原因(亚当.斯密)、‘产品分配规则(李嘉图)、‘日常经济生活中人的行为(马歇尔)、‘价格原因及其必然结果(达文波特)以及‘市场作为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差别(罗宾斯)”。[2]每个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这样一种问题域差别,就提醒我们只有在清楚地掌握了他要回答的问题之后,才能深入理解他的学说,继而进一步准确地应用它。然而,这个初步的任务,特别是对于马克思的著作而言,却经常是逃避性的。其结果就是,对于他的许多评论只是离题,并没有真正抓住他的要害。以《资本论》为例,马克思宣称他的研究目标是“揭示现代社会运动的经济规律”。也就是说,确定资本主义是如何运行的,在这之前没有任何其他经济学家承担过类似的任务。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社会关系都是生产和交换的必要条件,也是其社会发展结果的一部分,正因如此,马克思试图揭示的“经济规律”就是整个社会关系下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的一种表达形式,为此,他必须将自己的研究触角延伸到社会领域,通过社会哲学范畴来解答问题。

《资本论》第一卷是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来分析劳动价值规律的。作品通过对资本主义生活条件下工人现实处境的描述、分析与谴责,深刻探讨了人的异化状况,这样一种背景构成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概念化理解。在马克思看来,要想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不仅要将主要的经济范畴结合在一起,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还要和那些与经济学本身相距甚远的社会范畴联系起来,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了“异化”的根源。他相信异化状态下的人在身体和心灵上都遭受着双重束缚,无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导致这一切的根由就在于劳动者无法实现“劳动”与“价值”的统一,表现在社会生活层面就是现实生活与道德理想的分离,这也是他为什么将劳动价值论作为自己研究出发点的原因所在。

一、劳动价值论中异化现象的理解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是劳动。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问道:“什么构成了劳动异化?”他回答说:“首先,劳动对劳动者来说是外在的,劳动不属于劳动者的本质属性。所以在劳动中,劳动者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心灵受到摧残。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不是一种需要的满足,而是一种满足需要的手段。”[3]72马克思认为这种劳动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它必然导致一种与劳动者相疏远的产品,用马克思的话说:“工人在他的劳动产品中异化,不仅意味着劳动成为一个对象,一个外在的存在,而且劳动产品独立地作为一种异己力量来对抗他。”[3]7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说,“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前,劳动者因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与自己疏远了,它已经被资本家占有并与资本结合了。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意识到产品已不属于他。”[4]尽管“劳动”一词多次出现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但是,它所表达的内涵与以往经济学家对它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正是由于这一点,长期以来存在著一种错误观念,认为马克思在晚年抛弃了异化理论,而导致这一偏见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劳动”一词存在着广泛误解,其实,在很多时候,马克思用“劳动”一词暗指的是一种异化劳动,这才它最真实的用法。

(一)关于马克思“劳动”一词用法的分析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从事劳动的潜力与“劳动”一词分开,并将其称为“劳动力”。这种概念上的划分并不影响生产活动的性质。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活动都是异化劳动,它涉及与人有关的所有智力与体力的总和,而且劳动本身无法直接体现自身,它只能间接反映在劳动商品中。因为,劳动作为一种现实的具体活动,它是短暂的、无法储存的,无法交易的,而作为一种蕴含在商品中的劳动力,它是稳定的、潜在的、可以交易的。所以,马克思说劳动力是工人出卖和资本家购买的劳动潜力,在这一交易中,工人得到了商品价值,而使用价值(劳动力)则“疏远”了工人并转让给了资本家。在这里,“疏远”的意思是放弃一个人生产活动的使用价值,将自己最基本的功用置于他人的控制之下。说白点,就是工人为了获得生存的手段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则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来赚取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劳动力在所有商品中是独一无二的原因,因为它的使用价值创造了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交换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变成了储存在商品中的使用价值,由此使得其交换价值远胜于生产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

疏远劳动使用价值的结果就是工人疏远其自身。他的身心都会表现出这种影响,特别是在工人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下,他会甘心情愿地给自己贴上商品的标签。所以,资本主义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劳动者自己眼里,劳动力是一种作为其财产的商品形式,是可以兑换成工资的一种劳动潜能。但是,如果认为工人自身的异化来源于对自身劳动力的出卖,那也是因为劳动力的存在形式不同于个体劳动者的存在形式。正如马克思经常强调的那样,工人出卖的劳动力是“抽象的”、“一般的”,它必须服从于资本所要求的改造,以及从一个生产领域向另一个生产领域的过渡。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一词所指的只是不与任何特定活动挂钩的生产潜力,而是通过异化而表现为抽象的、一般的社会劳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经常被批评,说他把劳动作为一种抽象的、一般性的生产活动,而不考虑具体环境。然而,这种将劳动看成抽象活动的做法并不是从马克思开始的,也不是他独创的,而是属于从亚当.斯密起始的整个政治经济学派。据说,通过在经济话语中引入“一般劳动”这一词语,亚当.斯密找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活动的特殊性质,即人们很容易地从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而且通常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漠不关心。反过来,这又预先假定了这样一种情形,即许多生产任务得到了高度发展,但没有一个明显占主导地位。所以,尽管“劳动”一词在所有社会中都表达出生产活动这样一个简单却不完全的含义,但是,“一般劳动”这个概念只能在所有这些生产活动已经变得具有明显的同质时(具备社会平均劳动的条件下)才能确定,这也是马克思宣称劳动为“历史条件产物”的原因。所以,马克思的问题不在于如何把劳动当作一种抽象,而在于如何能够这样做。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种异化的生产活动,这也是他认为劳动具有“社会双重特征”的原因:它能够满足一种明确的社会需求,其所有的特定形式都是相互联系的,而这种联系的纽带就是能以同样的尺度来衡量不同商品的价值。这样一来,商品必须不仅对自己有用,而且对他人有用,两者都具有共同的价值。由此看来,劳动与价值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要想了解劳动的双重特性必须从价值入手,仔细梳理一下价值与劳动的整体关系。

(二)劳动与价值之间的整体关系

马克思认为,“价值就是劳动”,是“一般社会形式的物化劳动”,作为衡量劳动物化尺度的价值,必须通过进入到产品来反映。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马克思虽然经常宣称什么是价值,但他从来没有着手去定义它,也没有兴趣去证明它。事实上,他认为“证明价值概念的必要性”是“无稽之谈”。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试图测量价值,描绘价值走向,并详细描述价值的形式,但他很少花时间去揭示价值的基本特征。他主要关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劳动能由其产品价值和劳动时间来表示?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了解一下马克思的整体研究范式,其实,从总体上而言,马克思的研究是一种社会哲学研究,而不是单纯针对经济学本身,虽然马克思研究过政治、经济、历史、人类等各个领域,但是这些东西一旦被纳入到了他的哲学语境中,就立刻丧失了其他学科的属性。换句话说,他是用社会哲学来统一他的研究主题的。

在劳动和价值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与大部分经济学家一样,都接受了劳动-价值等同这样一种关系式,但是,在具体价值观上仍有稍许不同,传统经济学家由于混淆了价值与价格,致使他们得出了价值是从价格和劳动中产生的这样一种观点。对此,马克思并不赞同,他始终坚持认为,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有些东西有价格却不一定有价值,例如,土地虽然有价格,但它不是劳动产物,却没有价值,它的价格只是有偶然因素来决定的。

当然,简单地说,劳动就是价值,并不意味明白了它是如何成为这样的。马克思曾把价值称为“最抽象的财富形式”,这里的“抽象”指的是,价值只能是产品所采取的劳动价值形态,它不是具体的,而是一般的,不是特别的,而是共同的。这些产品被剥夺了一切特性,除了它们是由异化劳动产生的这一事实外,它们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因此,价值就成为了劳动在产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劳动关系。劳动和价值的“同一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主要的形式同一性,这两种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彼此成为对方的可能和必要条件。因此,价值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取决于构成要素的所有关联,就资本主义产品而言,价值提供了所有产品以劳动为特征的行动和行动力量,这种行动和行动本身就表达了生产的异化关系。虽然劳动创造了价值,但作为转移到其产品中的劳动关系,价值构成了未来劳动必须行使的最普遍的条件。通过这种方式,价值可以说是创造了劳动,也就是说,将人的生产活动潜力转化为异化劳动。因此,价值不仅是资本的产物,也是工人劳动的条件。

从上面不难看出,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就像“劳动”概念一样,是专门为资本主义社会设计的,他对“价值”一词的使用也是有条件的,只能在社会生产关系到达一定基础之后才能被适用,同样,只有在资本主义晚期,“劳动”和“价值”的等量关系才能愈发变得明显,因为,各种劳动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条件才会出现,在这之前,理解劳动—价值对等式会是非常困难的。

(三)交换价值与异化劳动之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关心“一般价值”,而其他一些方面,比如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还没有谈及。交换价值,一般理解为一种产品的交易能力,或在劳动时间上与其他产品联系的能力。由于所有产品中的劳动都是相同的异化劳动,价值可以用生产中花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如果商品中的劳动不是抽象的一般化劳动,那么商品就不会有一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因此,这就是异化理论,它洞察了工人与其活动和产品的关系,这有力地回答了马克思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劳动能以其产品价值和劳动时间为代表?当然,这种代表必须经过市场交易,以价格匹配的形式进行交换,虽然市场的价格波动可能会导致某些商品交换幅度大于或小于劳动时间所规定的数额,但是这种波动并不会实质改变商品价格规律。因为,交易价值的本身只能通过技术进步来改变,而技术进步又会进一步影响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这两项变化并不会立即反映在商品交换价值中,从长远来看,商品仍然会以接近或等于其价值的价格来出售。针对这种观点,很多人指责马克思对竞争不屑一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其实,交换价值并不只是反映劳动产品的交换比例,它和价值本身一样,都是异化关系的一种社会表达。每个社会都有生产和分配产品的需要,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社会劳动者之间的联系集中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交换上,而分工的比例正是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因此,交换价值是劳动分工所采取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是促进交换的手段,而且也是交换发生的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交换价值除了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抽象关系外,没有其他存在。”与他将“一般价值”称为“社会劳动的形式”一样,马克思也把“交换价值”称为“劳动分工的价值形式”。那这样一来,是否在劳动分工之前不存在着交换价值呢,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在马克思看来,自人类社会起始,交换就一直存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交换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就有,但它的意义非常有限,它的概念中只传达了物物交易的意思,对于劳动异化下产品的分配关系却并没有包括,这和我们现在所谈的“劳动”概念并不一样。其实,无论哪个时代,只要产品能按照生产的劳动时间成比例交换,我们就会发现,工人与他的活动、产品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会发生适当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异化的形式。这样说来,异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但它却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正是在这个时代,我们才可以彻底地了解像“交换”这样一些经济概念的深层含义,对于它们的关注反过来也会为我们认识早期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就是,“资产阶级经济概念为我们提供了通往古代经济社会的钥匙。”

(四)使用价值与异化劳动之间的关系

除交换价值外,商品还有另一个价值就是使用价值,因为它有满足人类某些需要的能力。为了得到这种品质,工人必须从事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并把自身的劳动力转移到产品上去。所以,使用价值不仅仅是物品的价值,而且还包含了工人与其活动、产品和他人之间的特定关系。鉴于马克思将社会因素视为异化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使用价值是如何体现在异化劳动中的呢?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中任何商品都不是劳动者的使用价值。一个工人不生产他想要的东西,而是什么能为他挣足够的钱买他想要的东西。因此,他的产品只有在交换之后才有使用价值,而且必须含有进行交换的一般劳动。为了作为使用价值的实现,它们必须作为交换价值的实现,将自己产品的使用置于他人控制之下,并本着这一目的生产这些产品,这不仅是使用价值的核心,也是异化本身的核心。资本主义中使用价值觀念的产生,就是因为制造这些价值的工人被自己的劳动力所疏远,继而与自己的劳动产品所疏远。所以我们所说,使用价值是以生产换取交换的,交换价值也是以生产换取他人使用的,因此,虽然商品只有在作为交换价值实现后才能成为使用价值,但是,这丝毫不会减弱使用价值的重要性,就像交换价值一样,使用价值也表达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这个生产关系中,为了达到某一生产目的,劳动者必须将自己有用的东西交与他人保存,这恰恰体现了异化活动的普遍性,它不仅充分表现在生产关系中,而且在交换关系中也同样明显。

二、剩余价值论中异化现象的理解

在文章起始,我们谈到了剩余价值论,说它是劳动价值论的延伸,就像许多表述一样,“剩余价值”被定义为由工人创造却不以工资形式归还给工人的那部分价值。在这个表述中,马克思把剩余价值视为一般形式的纯粹附加值,而不是任何具体形式,比如利润、租金等等。因为在马克思看来,没有作为抽象产品的价值,就不能以其具体的交换价值形式对待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价值转化,正是建立在马克思异化理论(劳动力作为异化活动的潜力)和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与价值对等)基础之上的。

如上所述,劳动体现在所有产品中,作为等价物,价值亦是如此。在经济循环中,异化劳动以价值抽象的形式来展现自身,而资本、商品、地产、利润、利息、租金、工资等,都被视为价值抽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被视为异化劳动的进一步发展。所有这些都源于工人被疏远的生产活动,并且每一个都表达了它所存在的全部条件。作为价值的组成部分,它们是资本主义社会有机整体的各个方面。根据这一观点,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致力于解释这些经济范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是如何运作的。但是,马克思不一样,他的问题正相反:他试图表明这些本质上相同的范畴是如何不同的,或者说每种价值形式在经济中的独特功能是什么,这才是他研究的主题。

(一)资本是异化能力的反映

毫无疑问,在这些具体的经济范畴中,最重要的是资本。马克思宣称资本是“吸引创造价值的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能使劳动力进一步扩大生产。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不是一种东西,而是一种明确的社会生产关系。”[5]这恰恰是马克思不同于以往经济学家的地方,他对于“资本”概念有明显不同的理解,这是马克思在批评李嘉图把资本简单地视为物质生产手段时所明确阐述的。马克思说,李嘉图把资本仅仅看作是劳动过程中的一个生产要素,那么它只存在“积累”和“即刻”之分,这样以来,资本只是独立于劳动者力量之外的物质条件,对于李嘉图来说,劳动和资本、工资和利润之间这些关系也不可能是资本运作之外的“社会关系”,这恰恰没有揭示它们之间的真正联系。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经济关系中的“最具支配性的范畴”,“它决定着生产關系。”“决定”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最重要的意思。对于马克思来说,利用生产资料创造财富是资本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因此,这种关系的展开可以为我们提供了对经济运动规律最清晰的洞察。

要想理解资本是如何体现价值的,那首先需要回答,价值是如何体现在货币上的?马克思认为,货币所包含的价值与资本所包含的价值是相同的,两者都是由异化劳动产生,因此,两者都具有交换价值和用途。就货币而言,它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它与其他商品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它是所有其他商品相互交换的中介形式,作为商品交换价值的具体表述,货币在交换过程中成为了标准的等价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取代了所有其他商品,成为现实努力的目标。这是货币作为商品的第二个显著特征:人们为赚钱而工作。[6]262显然,为了赚钱而工作更是一种异化劳动,它不可能使工人通过占有金钱而占有客体世界,因为金钱所隐含的潜能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建立关系的能力,而这种关系在劳动中被剥夺,并被纳入他的产品中。说白点,金钱只是人类异化的能力罢了。这一点对于金钱与资本都是一样的。

(二)价值转换中体现的异化关系

价值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是通过使用价值的交换而实现的,转让劳动力、资本、金钱等使用价值,在任何情况下都意味着放弃对它的全部控制权。在相互转移使用价值形式后,双方都取得了对方的价值。所以,马克思说,“在买卖中发生异化的不是商品的价值,而仅仅是形式而已。卖方真正疏远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成为了转移到买方手中的具有生产消费使用价值的商品”[5]价值不能在买卖中异化,因为所有资本主义产品在买卖前后都继续表现出作为其生产基础的关系,但是,价值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因为价值的对象对买方的作用不同于对卖方的作用。比如,机器在商人手中的价值形式就是商品,在买卖中,商人把它的使用价值转移给资本家,资本家用它雇佣工人来创造价值。资本家拥有的机器仍然是一种价值,但它的价值形式随着它所服务的新功能而转变为资本。马克思认为,每种价值形式都有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异化其使用价值,这种方式将生产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就像银行家将为了赚取利息将钱贷给资本家时,或者当工人为了谋生而将劳动力转让给资本家时,整个价值转移的过程就开始了。刚才谈到,劳动力是唯一一种其使用价值(劳动力)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商品。资本家出售工人的产品,即把工人的使用价值转让给买主,以换取金钱。接着,他就把所收到的钱的使用价值以租金的形式转让给房东,而把另一部分价值以利息的形式转让给银行家。这确实是一种交换,虽然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一种公平的交换。通过交换分配了剩余价值,资本家保留了自己的利润,而另外的价值则被地主和银行家所瓜分,成为了疏远工人的东西。

三、结论

从前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疏远”的感觉与我们开始时有所不同。放弃对使用价值所有权的控制,所得到的似乎与放弃劳动力所得到的也是不一样的东西。正是从这些证据中,一些批评者注意到了《资本论》中关于“异化”的分歧,他们得出结论,马克思的意图与他在早期著作中的意图完全不同吗,特别是与《1844手稿》中所传达的信息完全不同。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两者在谈异化时确实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别,正如我们讨论所表明的那样,但因此就说马克思放弃了原来关于异化的观点,我觉得值得商榷。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疏远”任何商品时,他并不仅仅指出售它的行为,他指的是放弃对其使用价值的所有控制权,而且,正如我们已经表明的那样,这种交易之所以能够发生,只是因为创造一切价值的工人在一种自身都被疏远的产品上从事着被疏远的活动,并代表着一个被疏远的资本家在转移使用价值。这只是发生在价值转移中的异化,马克思将这种买卖也称为“异化”,就像他对其他概念所处理的手法一样,他只是用这个概念来表达它结构化信息的一部分,以便达到某种直接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应该这样理解,即放弃为一切使用价值的做法,我们称之为"异化",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异化的,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必须提请注意这种交换的来源在工人的异化劳动中的作用,这样以来,就可以很好地把前后两个异化有机的串联起来。

《资本论》是一部关于价值规律的著作,因此,它只能是一部关于异化的作品。如同马克思所有其他规律一样,价值规律不仅关心规律内容是什么,而且还关心规律发生的本质是什么,是如何与异化劳动联系在一起的,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租金、利息的,这些都属于价值规律的适用范围。马克思正在揭示资本主义不同时期所具有的相同的“内在关系”上,描绘了一个异化社会的形成过程,从而制定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正是这一点使得马克思的工作成为了一种“科学”,科学性恰恰是在研究价值规律是如何运作中体现的。所以我们说,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不是在劳动产生中全部展现的,而是在价值转变中体现的。

参考文献:

[1] [德]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9.

[2] Paul Sweazy. The Theory of The Capitalist Development (New York):12.

[3][德]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德]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贺治方

猜你喜欢
异化
异化与归化视角下《红楼梦》中颜色词“青”的英译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异化与回归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异化劳动与美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综述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马克思如何阐释异化与非异化的内在关联
马尔库塞的人性异化论
归化与异化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