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调查研究工作方法

2019-06-11 06:21华建宝
党政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调研决策

华建宝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并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对调查研究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①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面对新挑战,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基本要求、方式方法等重要思想,对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一、“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对调查研究作用的科学定位

调查研究是特定主体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的,借助一定手段获取和加工客体信息,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将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并不断加强。②

1.调查研究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使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路线。我们党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1978年,邓小平同志倡导解放思想,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调查研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环节。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因为实际事物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写出了实事求是的调研报告。可见毛泽东同志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方面非常下功夫。

调查研究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方法。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使思想、决策和行动符合客观实际。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搞清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搞清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才能真正掌握客观实际中的“实事”,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习近平谈到当年延安插队最大收获,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很多关于实事求是的认识,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芽的,每时每刻影响着他,受益终生。也正是这段经历,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成为他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基本遵循。

调查研究是主客观相符合的基本途径。调查研究,就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事”,目的是求得“是”,使主观思想符合客观,这是一个动态的、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因为我们所肩负的任务是不断变化的,原有的任务完成了,新的任务又摆到了面前,又需要重新学习和调查研究。同时,领导干部也是在不断地进行新老交替和调换工作岗位,从一个地区和部门到另一个地区和部门,这都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即便是重新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也不能刻舟求剑,还需要重新调查了解新情况。只有经常开展调查研究,才能促进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2.调查研究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路线的必然要求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两者本质一致。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实践基础。一方面,实事求是乃是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通过“从群众中来”实现。只有切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又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人民始终是改造世界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只有集中群众的意见、办法,又到群眾中去实践和验证,使正确的意见和真理性认识为群众所掌握,才能成为群众实践的思想武器,最终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

实际上,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走群众路线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我们可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我们党委、政府干什么。”③经常开展调查研究,有益于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才能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紧密结合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起来,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

二、“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对调查研究地位的突出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④调查研究本身是一个工作方法,但是它的作用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它关系到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工作路线,最终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不能把调查研究看成可有可无、可多可少,而是应该始终坚持、不断加强。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⑤,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不要随便发表意见,首先要认真调查研究。”⑥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⑦决策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何科学决策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事实要通过大量的调研来获得,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置环节。为了防止和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及其造成的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任省委书记时,曾引用陈云同志的话——“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⑧正确的决策,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堆人,不做调查研究,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就能产生的。担负领导工作的干部,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进行实地调研,同明了实情的各方面人士沟通讨论,通过“交换、比较、反复”,取得真实可信的调研成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2.“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九大已经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作出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关键在于抓落实。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仅正确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扑下身子、沉在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身察看、亲身体验,才能发现政策贯彻、举措实施、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回应人民的心声,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调查研究与问题导向联系在一起,指出“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⑩,既强调调查研究,又强调问题导向,说明两者本质一致、不可分割。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才会重视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要敢于面对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弄清问题性质、找到问题症结、提出问题对策、推动问题破解。这一点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强调上,可以看得更明显。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指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又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基本动因,没有问题就没有改革的必要,而改革又是问题的解决途径。离开调查研究,就不知道问题在哪里、症结在哪里、办法在哪里,改革就无从下手。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从方案制定、部署实施到检查落实,无不是围绕问题、切中问题、解决问题。方案制定上奔着问题而去,部署实施中哪里矛盾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督促落实上解决突出问题、难点问题,改革效果上让实践来验证、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

三、“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调查研究风气的大力倡导

在2017年12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新时代的强烈呼唤,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1.重视发扬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习近平总书记把调查研究视为我们党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什么时候全党上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重视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重要的经验就在于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并有效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习近平同志带头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分不开的。在治党治国治军的伟大实践中,在内政外交国防的繁忙事务中,他总是抽出时间、抽身出来,进行调查研究。据统计,2012年11月至2017年9月,他到基层考察調研50次、累计151天。正是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有符合实际、揭示规律的理论思考,提出切实可行、有效管用的方针政策,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重视纠治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还提醒广大党员,调查研究是件好事,但千万别搞成形式主义。但一段时间以来,调查研究这个曾经的传家宝被一些人怠慢:有的陷入“文山会海”,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不深入实际生活,关起门来做决策;有的凭老经验办事,对新情况新问题反映不敏锐,对新课题新挑战应对不给力;有的走走过场,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进入新时代,领导干部开展调研的意识逐步加强、调研频率不断增高,但形式主义没有绝迹:在调研中作指示的多,虚心求教的少;一般性调研多,专题调研、蹲点调研少;到出彩的地方多,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少,出现了诸如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求教变指导的“钦差大臣”式、锦上添花的“嫌贫爱富”式、打造旅游线路的“观光”式,这些做法被群众戏称为“井里葫芦”,貌似深入,其实浮在表面。现在还出现给基层添乱的“痕迹式”调研,干部下乡调研,和群众没聊上几句,就忙着拍照合影,“痕”是留住了,“心”没有留下来,被基层群众诟病。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的”“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见诸行动的”等行为列入了负面清单,为纠治调研中的形式主义提供了法规依据,要严格执纪问责。

重视调查研究的制度化经常化。新时代发挥调查研究的“传家宝”作用,还得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以保证领导决策程序化科学化。一是坚持和完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防止和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及其造成的失误,提高科学化水平,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发挥其对科学决策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坚持和完善调研工作制度。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拿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在他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浙江省就出台了《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规定省级和市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要有2至3个月的时间下基层调研,自己动手写1至2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三是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既可以防止领导干部脱离群众,也便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联系点的形式,领导干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拉家常,通过面对面交流,直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2.切实打牢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指出“调查研究多了,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我们的认识就会产生飞跃,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包括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八个方面,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工作的基本功,与其中每一个本领都有密切联系,站在增强执政本领的高度,更要把调查研究工作抓好抓紧抓实。

调查研究,顾名思义,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调查就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深入实际,努力全面把握客观情况;研究是就是对调查所获取的客观情况,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事”中“求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要研究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形成报告。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不经过调查,没有感性认識的基础,研究就无从谈起;没有研究,堆积调查的材料,不解决实际问题。既不能像蚂蚁那样只知搬家,也不能像蜘蛛那样只知道吐丝,而要像蜜蜂那样既四处采花又加工酿蜜。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不解决什么问题的调查研究,是事倍功半的。调查结束后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这才能达到调查研究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专门指出:“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这说明在加强调查的基础上搞好研究,还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辩证思维能力。

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因为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同的。要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的调查研究才算得上深入。

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任职期间就提出,必须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深”就是要做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实”就是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准”就是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把握规律,“效”就是要出实招、见实效。

注释:

①⑨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求是》2018年第1期。

②⑦习近平:《加强对改革重大问题调查研究 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决策科学性》,《人民日报》2013年7月25日。

③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534页。

④⑩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学习时报》2011年11月21日。

⑤《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⑧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习近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人民日报》2013年1月2日。

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新华网2015年1月24日。

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作者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教授)

(责任编辑  熊易芳)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调研决策
坚持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的统一
实事求是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