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又到一年开学季,短暂的假期过后,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各种培训班广告铺天盖地,家长们刚调整得稍微佛系一点的心情又开始重新焦虑起来。幼儿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报了几门课外培训班:绘画班、舞蹈班、故事班、主持班……这些培训班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还是家长有计划有方向地进行培养,抑或是随大流报班体验下?这些花大价钱报的培训班,孩子都能坚持上吗?上到中途孩子表示没有兴趣甚至强烈抵触,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顺着孩子来还是逼孩子一把?这是个问题。
这年头,“快乐教育”渗透人心,佛系家长不在少数,“孩子快乐就好”“跟孩子做朋友”之类的言论不绝于耳。诚然,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更重视教育,更尊重孩子,但是有没有必要事事都跟孩子做朋友呢?传统教育,客体是孩子,一直强调如何教育孩子;而现代教育,客体是父母,受教育的是我们自己。
理念是没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家长矫枉过正。孩子的很多要求和行为已经可以用过分来形容了,家长一味迁就忍让。比如笔者认识的一位家长,认为孩子所有的错都是家长造成的,所以无论孩子多过分,她都压抑自己,对孩子始终和颜悦色,这就是“尊重”吗?笔者不这么认为。情商是一种互动的能力,体察他人情绪是孩子早晚要学习的技能。我们可以学习跟孩子沟通的技巧,但是千万不要勉强自己,迁就孩子,这不是“尊重”,是“溺爱”。
再来说快乐教育,笔者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都表示:“兴趣班嘛,可以不学,长大也基本用不上。”“学校就家门口的学区就可以了,没必要再去折腾好的学区。”“孩子喜欢美,长大了给她开个美容院,蛮好。”是的,他们的确有给孩子开美容院的实力,但能保证孩子长大后的兴趣,还是开美容院吗?而且,开美容院就一定是快乐的吗?
《奇葩说》有一季的辩题是:一键定制孩子完美人生的按钮,你会不会按下?奇葩们脑洞大开,论点犀利,正反两方围绕“完美”“定制”展开辩论。最打动我的是这样的论点:“完美人生,不是不需要努力就有的心想事成,不是拥有至上权利和地位的高冷孤寂,而是有足够广泛的选择权利。”也就是说,我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我可以选择穿西装,也可以选择哈伦裤;我可以选择吃鲍鱼,也可以选择麻辣烫;我可以选择成为商人,也可以选择义工;我可以选择勤恳工作,也可以选择度假。我的选择不是不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但是只要我想,我就有这个能力,而不是我不得不这么做。深以为然,就如作家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写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要求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摔跤吧,爸爸》讲述的是摔跤手马哈维亚为了圆世界冠军的梦想,强迫两个女儿练习摔跤,禁止她们吃最喜欢的油炸和辛辣食物,强迫她们每天跑步。起初两个女儿非常反对,一度非常排斥父亲的魔鬼训练。接下来,在不断的训练、磨合、成长中,女儿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最终大女儿获得了世界摔跤冠军,二女儿也获得了国家冠军。我想,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她们应该是感激父亲当初的严苛的吧,因为父亲当年逼了她们一把,她们的人生多了无限的可能和精彩。否则,她们将会和村子里那些其他同龄女孩一样,14岁时就嫁给不认识的男人,生孩子、洗衣、做饭。两种人生,哪种更快乐?答案显而易见。
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给孩子过多的选择,孩子们并不总是有选择权的。当孩子对兴趣班表示退缩时,不必太过屈服于孩子的眼泪和央求,或者为了他们的快乐而屈服。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适当地“逼”孩子一把,这不是鸡血,不是心狠,而是我们为人父母者,基本的责任。家长们对我们这期的话题颇感兴趣,逼孩子一把還是让孩子跟着感觉走这件事情上,他们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