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光
今年春节期间,一部《流浪地球》口碑、票房双飘红,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影片中所呈现的中国元素、中国情怀、中国理念和中国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纽约时报》发表评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是后来者,在电影业中,中国也是科幻片领域的后来者,不过“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开端。
《流浪地球》何以如此成功?何以赢得世界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首先就在于它摒弃了传统好莱坞式科幻电影的套路,没有陷入英雄拯救世界的窠臼,另辟蹊径地展现出人类共同拯救自己家园的努力。在《流浪地球》里,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中国的新年、中国结、中国饺子……这些熟悉的场景和元素是我们文化的基因,其指向的是我们共同的精神信仰——家国情怀。这种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一旦和科幻题材结合,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部成功电影的出现,其背后原因绝非偶然,强大的文化体系和文化自信是影片的有力支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流浪地球》作为中国优秀电影的代表,不仅在题材上丰富了原有的门类,更在思想上为中国科幻电影找到了良好的精神载体。据统计,《流浪地球》累计票房已突破40亿。可以说,《流浪地球》在激发大众对科学的热情、推动科普教育发展等方面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必须是安静、安定的。”4年的精心筹备,100年编年史设计,2000多个特效镜头,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多张分镜头画稿,10000多件道具制作……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导演、编剧、演员等每一个参与这部电影拍摄制作的人都倾情付出。演员吴京穿着重达上百斤的防护服拍戏,吴孟达在现场要靠吸氧、吃仁丹来维持。《流浪地球》剧组的所有成员靠着这样的专业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拍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影视效果。有的观众在观影后,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只要剧组用心,我们一定买账。”《流浪地球》剧组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电影事业的强大实力。
电影是现实的写照,现实又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流浪地球》成功的背后,折射的是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长足发展。从1999年神舟一号拉开探索太空的序幕到2005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从2007年嫦娥一号探测月球到2011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从2017年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到2019年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无垠的太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流浪地球》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诚然,《流浪地球》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科幻电影,其在科学理论与电影的结合上,动画特效和叙事节奏的把控上,故事情节和台词精细的处理上仍然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产电影应向国外经典科幻电影如《星际穿越》《星球大战》和《阿凡达》等学习。西方经典科幻电影的强大生命力和票房吸引力来源于对科幻题材电影的深耕,来源于对未知探索的执着,也来源于对人和宇宙关系的哲学思考。
“如果生在别的时代,我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翻天覆地的變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流浪地球》小说作者刘慈欣接受采访时说道。既然我们欣逢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科幻电影工作者们,乃至整个文化产业,都应该自觉担负起文化复兴的使命,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造属于中国的文化品牌,让广大观众享有更加丰富更有内涵的文化产品,为世界带来更多感动、美好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