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兴起了一股收藏热,所谓盛世兴收藏。据统计,全国有七千万人搞收藏。古玩店门庭若市,收藏品市场人头攒动,电视台的鉴宝节目又不经意吊起了人们欲望的胃口。尤其古董陶瓷更是热门中的热门,前数年一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的大罐拍出了2.3亿元的天价(图1),一只鸡蛋大小的明代成化年斗彩鸡缸杯拍卖价又创新高——2.8亿元(图2)!
因此,许多人认为只要找到一个瓶子或碗就发大财了,收藏者拿着一件东西开口就问:“真的假的,值多少钱?”迎合人们发财的心理,一些窑工大量仿制古瓷,不法古董商将仿古的陶瓷工艺品当做真古董编故事卖给那些缺乏文物知识的收藏者;一些无良专家滥开鉴定证书,把工艺品证明是真古董,目的是骗取鉴定费。
卖家的忽悠、“专家”的欺骗、藏家发财心理的膨胀,还有“出口转内销”的海归假货,致使收藏品市场鱼龙混杂、虚假繁荣。常听人炫耀:我家有好几只祖传元青花大罐,我家有好几只成化斗彩鸡缸杯,每只都有某某专家开的鉴定证书、都有“科学鉴定”的证明。一段时间里,社会上“国宝”量大增,形成了所谓的“国宝帮”。
在“国宝帮”形成前后的上世纪90年代,江苏省出现了一个“瓷片族”。“瓷片族”的形成由来已久,一些文化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发现了瓷片上蕴含的文化,那时候工地与河沟常见到他们捡瓷片的身影。江苏文学泰斗、《雨花》杂志原主编章品镇就是其中一位。陶瓷专家张浦生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就是带领学生捡瓷片。画家是最热衷此道的,北京的毕克官、南京的田原都是瓷片迷。他们在古城的河沟、基建工地、郊外的倒土场、古窑址里,以及收藏品市场上寻觅残瓷碎片,研究它的器型、胎体、釉色、工艺特点和纹饰画意。残瓷碎片虽然算不上文物,但它们同样是历史散落的记忆、无言的文化物证。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片蕴藏量最大,纹饰有人物故事、花鸟虫鱼、风景山水、诗词书法、铭文款饰等等,从它的画意能看到历史典故、风俗人情、朝代盛衰乃至帝王喜好。他们雅集切磋、展览交流,然后撰写文论,出版图录书刊。
“瓷片族”里有作家、画家、学者、记者,有退休的将军、企业的高管,更有许多在职的工作人员和不在职的自由职业者,他们的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陶瓷爱好者,纷纷要求加入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他们要成为“瓷片族”的一员。
● 学术研究出成果
“瓷片族”不相信遍地国宝的神话,不相信有祖上遗赠的珍瓷窖藏,也不相信某些“无良专家”的指鹿为马,他们本着“求真、求实、求索”的精神,以瓷片为师,以窑址为师,在瓷片上做学问、做文章。英语中的中国(china)也是瓷器的意思,他们的所作所为印证了一句诗的语言:“中国是一条巨龙,我们在解读巨龙抖落的鳞甲。”
陶瓷上的纹饰很多有人物故事,但大多没有故事说明,因此辨识就需要文史知识和对古诗词的理解。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这就是“瓷片族”解读“龙鳞”的强项。
2005年江苏出了一件奇事,一位收藏者向媒体宣称他拥有祖传的宋代瓷器九十多件!读者要求他带几件给大家开开眼,在一次报社主办的“天价古瓷”读者鉴赏会上,他带了几件来,有紫定、绿定、黑定、粉定。“瓷片族”的几位代表一上手便知是新仿赝品。因为,数月前才去过河北曲阳县定窑遗址考察过,对定窑瓷器的器型、胎体、釉色及工艺进行过研究,用他们捡到的瓷片比照这位收藏者的“国宝”根本对不上号。
“瓷片族”就拿他最炫耀的一件解剖,那是一只所谓“宋代定窑工部尚书府定烧的绿釉瓶”(图3)。上刻有工部尚书宋祁的一首成名作《木兰花》。工部尚书相当于产业部长吧,是个二品高官,宋祁又是位诗人,他的这首《木兰花》最绝的就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两句,一个“闹”字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真有画龙点睛之妙,故后人把他称为“红杏尚书”。
首先,瓶上的字写得非隶非楷乃现代的美术字,再则一首59个字的词竟有15个简化字和错别字;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居然把宋祁这首成名作改了几个字(图4),“寒”字改成“雲”,“外”字改成“處”。在崇文重艺的宋代,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明眼人一眼就看出错法是因为现代工匠不懂诗意不通繁体字造成的。
绿釉瓶上注明了烧造时间“天圣四年”(1026)。據《宋史》记载,宋祁在天圣二年考中进士,“天圣三年”(1025)步入仕途,曾任翰林学士、史馆修编、右谏议大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嘉祐五年(1060)宋祁重修的《唐书》杀青,遂“迁左丞,进工部尚书”。也就是说34年之后宋祁才当上工部尚书,他会提前34年冒用工部尚书之名来监制这只花瓶吗?宋祁有几个脑袋?“瓷片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否定了这些“国宝”。
2006年倾全会之力,从60多位瓷友那里征集到数万枚瓷片,筛选、拍照、整理、分类、断代,编辑出版了《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其中包括人物卷、花鸟动物卷(上下)、山水卷、铭文款识卷等五部(东南大学出版社)。图典图文并茂,出版后立即受到读者欢迎,被称为陶瓷研究者的工具书、美术工作者的参考书、文史爱好者的教科书(图5)。
为南京出版社主编撰写《家庭收藏指南》丛书,正式出版了9部。他们有信心和能力为收藏者指南!
2014年“瓷片族”又与南京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了《人间瓷话》丛书十部(图6),编著者各抒己见叙述陶瓷文史,以玩家的心态、行家的观点、专家的论证、作家的文笔体现在字里行间。该丛书被江苏省社会科联纳入“江苏社科学术文萃”。
20年来他们利用“五一”“十一”的长假先后考察了40多个古窑址,多次举办瓷片展览,多次为群众义务鉴宝,多次策划电视台的“家有宝物”节目……这就是“瓷片族”引以为自豪的底气。
一个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年年开年会和专题研讨会,年年出版《瓷粹》会刊,在一无挂靠单位二无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绩,靠的是“瓷片族”领导者的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靠的是团队巨大的凝聚力,靠的是成员团结协作的包容与配合。
● 考察研究出人才
“瓷片族”还造就了一批见多识广的实战专家:
李绍斌是江苏省委党校的图书馆长,1995年党校搞基建,他在工地上捡到不少青花瓷片,这位上世纪六十年代北师大的高材生一下子就嗅到瓷片上积淀的文化信息。他将捡来的瓷片清理分类断代拍成照片,在党校的橱窗里办了个古瓷图片展。这个展览偶然被张浦生先生发现,在他的鼓励下召集了一批瓷友在省党校办了首届“瓷友雅集”,后来成立了南京古陶瓷研究会,推举李绍斌担任会长,再后来升级为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成為在江苏省社科联和省民政厅注册的法人组织。20年来他带领瓷友把古陶瓷研究变成瓷友喜闻乐见的活动。有诗赞曰:“共同的爱好把我们紧紧联系,在瓷片上与古代艺术对话;集合起省内外的瓷友文友,去破译古陶瓷上的玄文密码……最快乐的日子是瓷友雅集,最有趣的旅游是窑址考察。你赋予瓷片以鲜活的生命,瓷片也把你磨练成鉴赏专家!”
南京艺术学院某学院的刘院长,也是“瓷片族”的领头人之一,多年来他跑窑址、跑工地、跑市场,寻宝淘宝,他的宝贝就是残瓷碎片。音乐与美术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领域,可在他这里融合了。在他的努力下,南艺增开了文物鉴定班,他将他多年淘来的陶瓷标本建起个标本馆,免费供学生们上手观摩,标本馆里稀有少见的珍瓷标本也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和行家。他的学生在他的感染教育下以加入“瓷片族”为荣。参加过窑址考察的同学都像出国回来一样讲见闻、讲心得。
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周馆长,笔者也是在工地上捡瓷片认识他的。他热爱中华文化历史,勤学苦练从一个小电工成为科举文化的专家,从捡瓷片练出文物鉴定的“火眼金睛”,人们称之为“拼命三郎”。
“大漠行者”张庆玉是北京的一位收藏家,他在海南工作了9年,偶尔到一个渔民家做客看到一块色彩靓丽、纹饰精美的元青花残片,他艳羡不已,从此搜集元青花就成了他的人生功课。紧盯海南沉船出水的残瓷碎片,元大都元中都的大朝遗珍,就这样他去蒙古、下海南收集到元青花整器、残器100多件,残片标本1000多片。他办展览、开讲座、出专著,成了“瓷片族”里最有元青花鉴定话语权的“草根专家”。
有好一批人都是从瓷片出道,成为央视鉴宝专家、成为老年大学陶瓷教师、成为研究某个窑口的行家。西安马氏父子的“悟陶斋”,金华曹氏兄弟的“隆永堂”“陶然居”,镇江吕国玉的“四美堂”,苏州张文献的“吴越斋”,淮安陈宏的古陶瓷收藏馆,南京瓷友的“片玉斋”“青花居”“觉悟斋”“甄鼎山房”“悟瓷斋”“岁平楼”“菊香书屋”等等。这些堂斋的藏品都是以残瓷碎片为主,既是各家的标本馆,又是各人的研究室。
江苏淮安有位朱友山老先生,他是位地地道道的“瓷痴”。退休前他一直在建筑行业工作,1997年退二线后,常在工地上转悠,检查工程质量和安全。有一天,他在楚州工地翻起的泥土里捡到一块明代的青花碗底,上面绘着婴戏图,使他眼睛一亮,顿感这小瓷片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他知道唐代日益发达的运河经济,让时称楚州的淮安千帆相接,四时不断,瓷器是货船上的大宗商品,沉船的、装卸时破损的,使运河之乡成为瓷片大量蕴藏的宝地。淮安的青年岗遗址和淮阴韩城码头镇,都积累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各个窑口的陶瓷残器残片。捡瓷片、分辨窑口、分类断代、解读画意,慢慢地朱友山找到了同道瓷友,越来越感到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他是个爱动脑筋的人,而面前的这些瓷片又给他打开了另一个研究探索的新天地。他让民工捡瓷片,他收购,不论好坏一蛇皮袋15—20元钱。
瓷片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竟积累了百来箱,大约有好几吨重。床上堆的,桌下塞的,案头摆的全是他的心爱物。他不抽烟、不喝酒,一生的积蓄买了一套房,瓷片挤占了他家大部分空间。后来朱友山参加了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结识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同道瓷友。他参加窑址考察、瓷友雅集,请教专家,查考典籍,使自己辨别真假的眼力不断增长,终于成为有实战经验的“草根专家”。
他爱瓷爱入了心髓,人家退休老人不是养花种草、钓鱼打牌就是在家含饴弄孙,他不是。他把瓷片磨好做成皮带扣、领带夹、帽徽……人一旦爱上某件事物,常常会脑洞大开,突发些富有创造性的奇思妙想。他从画家的册页中得到灵感:能不能把瓷片也做成册页,方便展陈、方便携带、方便教学(图7)。他找来泡沫塑料,按瓷片的形状在泡沫塑料上挖坑镶嵌进去,然后把外壳做成书的形状。他将百多箱瓷片,按年代、窑口、类别组装成册,在册页脊背上写上名号、序数,要想查取某瓷片,可以随手取阅。从此,他家里就召开“万人会”(图8):神话人物、科举人物、戏剧人物都到他家聚会;他家开了动物园,鸟兽虫鱼都在他的册页里欢腾;他家也是个百草园,形形色色的花草都在泡沫塑料板上繁茂……
他的瓷片册页有各种版本:8开的、16开的、32开的,还有64开的袖珍本等。大册装大片,小册装小片。就这样他五年来装了一千册!
瓷片册页的制作是个细心的活,最难做的工作要数为瓷片依形定位、划线、挖削窠巢。窠巢挖得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会松动脱落,小了放取不方便。他一片片定型划线,一个个挖好窠巢,一片片放置安好,一本本裁制整形糊好,一本本题名编号。
“朱友山出版社”出版的瓷片册页,制作精美,装帧大方,显出“出版家”的心灵手巧。他不贪名利、不计报酬,谦逊低调,只为陶冶情操、怡情养性。瓷片册页,可布展、可教学、可欣赏、可交流,“拾遗补缺,变废为宝”“与世无争,自得其乐”!他说他只是“玩”!
说到玩,江西九江有位玩瓷片的大玩家,叫吴忠信。他原来是九江国营瓷厂的职工,退休后他玩起了瓷片,他玩瓷片确实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他本身就懂行,加上他为人厚道办事诚信,赢得广泛的人脉,他的瓷片藏品日渐丰富。瓷片是他的至爱亲朋、知心老友,每当闲暇时把玩瓷片他就会觉得自己飘然若仙,每当他心情烦闷时把玩瓷片就能使烦愁烟消云散。他说他把玩瓷片,像吟古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说他把玩瓷片就像听古曲《春江花月夜》……瓷片能解他的心锁,他也能听懂瓷片那久远的跫音。他觉得瓷片上的画,展现出中国绘画的“生动气韵”,特别具有一种不拘成法“野性”的生命活力。而且,明清是产生陈淳、徐渭、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群体画家的大写意花鸟画的时代。吴忠信说,小小的残瓷碎片,是先人的印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明代瓷画家的画技画风、画意,画面中的山川人物、花鸟虫鱼,看似漫不经心,他认为正是画者将主观功力融于客观实体的画面,影响和感染着“八大”等一大批画家,反过来瓷上的绘画又给画家创作以灵感(图9)。
他说民窑青花瓷素面朝天,却真实地反映中国人普遍的审美心态。他归纳出青花瓷画的特点是:灵动的笔法、自由的性情、生活的意趣、活泼的构思、创造的天性。
他不惜工本地将心爱的瓷片都包了银边,既提高了瓷片的“颜值”又便于把玩和展览,他还给每一块瓷片都起了诗意的名字:“丹凤游天”“彩楼结绣”“日月光华”“芝秀鹿鸣”“澜回花转……他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玩瓷片》,他在瓷都景德镇办了个展览也叫《玩瓷片》,他玩瓷片玩出了名,走到哪里他的“粉丝”都是前呼后拥。在他眼里这些青花瓷片是有生命的,他是青花瓷片的“粉丝”。
景德镇的陈凤祥老先生也是个瓷片迷,他原来钟情于奇石,退休后跑遍天南地北倾尽家财搜罗石头,建了一个“八千岁奇石馆”。有次偶然看到一本解读瓷片画意的书,他如同醍醐灌顶:我身在宝山不识宝,没想到陶瓷上竟有这么高的学问!我生活在景德镇占尽天时地利,何不从头学起?恰好有一年“瓷片族”在景德镇召开以研究青花纹饰为主题的年会,他捧着这本书来寻找作者,也寻找加入瓷片族的机缘。几年下来他搜集到数百枚珍贵的青花瓷片,和另一位学者合作出了一本书《瓷上清风》(图10)。他的奇石馆也早已更名“八千岁瓷石馆”。
“瓷片族”的出现,增强了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助力于城市考古,引导爱好者步入健康的收藏之路。
“瓷片族”的出现开拓了瓷片市场,为下岗待业工人找到高雅的营生,为研究者提供标本,让爱好者赏心悦目。
“拾遗补缺,变废为宝”,这是陶瓷专家张浦生先生给“瓷片族”的口号。“瓷片族”也发挥聪明智慧,他们要让文物活起来。他们将残瓷碎片加工成残瓷台灯、青花时钟、挂屏插屏、项链吊坠、胸针别花……你去南京老门东看看,他们用陶瓷残片拼贴成艺术墙裙、青花条屏、碎瓷门洞……既有古典韵味,又有时尚审美。这是文化创意产品,这是变废为宝的活证。
残瓷碎片在“瓷片族”手下华丽转身、浴火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