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内容依托式”的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研究

2019-06-11 21:46赵璟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跨文化英语教学

【摘要】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是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工具,一个国家的民族思想意识与价值观都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传达。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最广泛的国际性语言,在我国的语言类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只是单纯地掌握一项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习的英语知识为我所用。但是目前在中国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又被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症”,该种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不足导致的。针对目前我国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失语症”问题,本文提出了“内容依托式”的跨文化中国文化用英语教学模式。本文将主要围绕什么是跨文化视角下的“内容依托式”中国文化英语教学进行探讨分析,并对该种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教学意见,以期不断促进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知识以及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内容依托式;中国文化;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内容依托式”的中国文化英语教学概述

(一)了解“内容依托式”教学是什么

内容依托式也可以简称为CBI即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该种英语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也是以一种逆向思维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思想进行反省与思考。按照传统的英语教学思想,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衡的语言能力,在整个英语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将语言形式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驱动形式,将语言的学习作为主线。但是内容依托式的英语教学思想则是对传统英语教学理念的一种逆向思维突破,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所财务的策略完全相异。在内容依托式的英语教学学习中,将内容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驱动力,英语学习的主线同样也为内容,经过对以上英语内容的学习,获得在英语学习之前所预设的应获得的各项英语技能。

(二)“内容依托式”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的意义

语言一方面除了作为言语交流的载体工具之外,国家的民族文化与思想价值观念通过语言也能得到一定的体现,面对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只有真正把握汉语言文学知识,才能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在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外文化交流争取有利的发展地位[1]。但是面对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片面注重西方文化的教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都是以西方文化内容为主,对中国文化的内容涉及却微乎其微,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我们进行英语学习的初衷。学习掌握英语,除了掌握西方必要的文化知识与英语表达技能技巧之外,同时,还需要对自身文化进行了解牢固掌握如何通过英语进行中国文化的表述与介绍,在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减少西方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冲击,使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在这种时代发展背景下,注重对“内容依托式”中国文化英语教学有更加深远和重要的意义。

二、在“内容依托式”中国文化英语教学“内容”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内容依托式英语学习的内容选择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实现的,将教学想要实现的目标融入选择的教学内容之中。对于英语专业中所开设的中国文化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当前跨文化视角下,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失语症问题,也可以说中国文化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我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首先,中国文化开设的可行性在于学生一般在二年级时就已经开设英语国家概况的课程,为英语知识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为三年级开设中国文化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在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质”的选择是另一项重要课题。课时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因而对教学内容的质量的造成重要的影响。目前中国文化课程,在英语专业仅仅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存在的,每周只有两节课的课时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课程对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上述情况下,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在内容和质量上的选择就要以学生的需求为课程教授的出发点。根据对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课程的调查研究显示说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需求主要集中于传統文化,例如中国历史、哲学、文学以及艺术等方面。但是另一方面,通过对在中国的国外留学生的调查表明,外国学生对当代中国文化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因此,英语专业在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时,需要考虑两者跨文化需求的不同,在跨文化视角下平衡双方的需要。英语专业所开设的中国文化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介绍传统中国文化,因此,可以将该项课程定义为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跨文化课程,但是在跨文化的视角下,需要注意由于中西方视角和需求的不同,在进行内容的选择时不必做到面面俱到,只需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下的基本学习方法以及自学能力[3]。但是,目前在英语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仍是一项艰难的课题,需要加强各方的合作,不断为实现该目标共同努力。

(二)内容依托式英语学习的态度

在内容依托式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内容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学习围绕着内容中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话题展开。根据内容依托式的英语教学方式,在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将学习内容作为作为课程的核心,将内容放在课程的中心位置。中国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此,中国文化课程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是单纯一门课程的学习,而应该是多学科的课程教学。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中华文化中不同学科内容自身特有的规律和特点组织教学,进行课程内容的有效讲授,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并不是单方面地要求学生掌握关键性语言[4];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英语专业对文化的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态度是指学生对待文化本身的态度,既包括本民族文化的态度,也包括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态度。作为英语专业的学习,在接触与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触和学习要远远多于本民族的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态度逐渐走向漠然的现象。因此,在中国文化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保证不忘初心,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学生能够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跨文化视角下”内容依托式“的中国文化英語教学方式探讨

(一)对比分析式的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是在结构主义的理论上发展而来的。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当前在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受到广泛的欢迎与推广。在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课程中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教学,具有其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必要性的角度来分析,随着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一带一路”战略方案的实施,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中国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取得有利的发展机会。基于跨文化视角下对学生能力的人培养与审视,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跨文化的能力,该项能力既包括中国文化知识,同时也包括外国文化知识,学生在对待不同民族文化时,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之处,因此,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是最直接有效的[5];可行性方面来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具备一定西方文化知识和背景的基础知识,为学生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并且目前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英语教学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指导。

(二)以案例为基础的中国文化教学

案例教学的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出示相关案例,并逐步引导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进一步对该案例做出判断和相应的决策。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独立分析、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跨文化的知识学习中,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带领学生分析并逐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知识与价值观念。由于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在不同背景下生活的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解与偏差,要想消除两者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偏差,案例教学是最好的方法。同样,在进行中国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所以首先要重视案例的来源与建设,教师可以从已经有的相关调查研究、文学作品及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选择进行加工来满足教学的需要。目前,各所高校都开始着手于对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材料库的建设,无疑为以后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四、结语

在文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日益激烈,当前,中国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失语症”的现象,只是单方面地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却没有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了实现中外文化的双向传导交流,需要在跨文化视角下对“内容依托式”英语教学进行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小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发展,2013(2).

[2]陈俊.“中国英语”教学本土化现状及途径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6).

[3]贺子夜.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及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解析[J].科技信息,2011(11).

[4]贾磊磊.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误差[J].学术探索,2010(1).

[5]梁玉玲.外语教师多元文化意识浅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3).

作者简介:赵璟(1988-),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市,山西大同大学,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跨文化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