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诗文·德育的有机渗透

2019-06-11 21:45章秋嘉
北方音乐 2019年4期
关键词:德育音乐

章秋嘉

【摘要】党的十九大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经典诗文中蕴含了千百年来文人的品格、抱负、修养。音乐学科与经典诗文结合,渗透德育,通过听经典、唱经典、创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可以使经典在传承中获得新的生命,使学生在传承中学会怎样做人。

【关键词】音乐;经典诗文;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音乐学科也要以音乐为本位,强化音乐课的德育功能。

经典诗文中蓄积了许多古代、近代文人伟大的心灵、智慧、品格、抱负和修养,诗文中有我们中国人的根,有我们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精神和文化。孩子们如果能在幼年时代学会古诗的诵读和吟唱,不仅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更会让他们成为一个富有爱心、对社会和人类都更为关怀的人。笔者将音乐学科与经典诗文、德育有机结合渗透,以音乐为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通过听经典、唱经典、创经典、演经典等一系列活动,强化了音乐学科的德育功能,收效甚好。

一、听经典,潜移默化,走近经典

2018年中央台大年初一开播的一档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走红全国。这是一档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演唱经典诗词的节目。借着节目大火的契机,学校也掀起了倾听经典,感悟经典之风。

(一)营造校园氛围,感受经典

要想让经典的诗词不断传唱,必须先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中熟悉这些经典诗词和音乐,感受经典,理解经典诗文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为营造经典诗文传唱氛围,音乐组联合学校的广播站在每天晨读前播放歌曲《春晓》,大课间播放《三字经》,中午以及放学后播放《明日歌》《少年中国说》等经典诗词相关的歌曲。每个学生在经典诗文音乐的氛围里,享受美妙旋律的同时受到了德育熏陶,懂得了要珍惜时间、要团结同学、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二)精选教学内容,走近经典

在全校营造了聆听经典诗文音乐的大氛围后,音乐组挑选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欣赏的优秀作品,在音乐课上进行赏析,进一步帮助孩子们理解经典,走近经典。

比如,结合六年级第一单元《古韵新韵》一课,在欣赏音乐书中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原名《水调歌头》)一曲的基础上,再增加欣赏一首苏轼所写的《定风波》一曲。《水调歌头》这首词是苏轼被贬密州,远离亲人七年的中秋夜所写,苏轼一方面思念弟弟,另一方面更热爱生活,通情达理,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饱含祝福的名句。《定风波》是他被贬黄州三年所写,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饱经磨难的诗人,却在他最苦难的岁月为我们吟唱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绝世佳作,同样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乐观豁达、笑对苦难的人生典范。所以,在欣赏两首曲子时,更应该告诉孩子们的是从诗人身上找到为人处世的正确方向,学习那种遇到困境不气馁、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六年级孩子即将从小学毕业,翻开人生新的一页,作为老师,临别之际要告诉他们的是:前方的道路也许不全是鲜花在迎接他们,勇于面对困难,豁达上前,才能笑对未来。

又如,四年级孩子可以欣赏盛一轮演唱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腾格尔演唱的《敕勒歌》这两首歌曲,这两首诗都是孩子们语文课学过的。这一课的欣赏结合《经典咏流传》节目视频,让孩子们观看、聆听两位歌手的演绎,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诗词的理解和对歌曲的喜爱。一首描写西湖旖旎风光的曲子和一首描写苍茫草原的曲子,形成了南北风格鲜明的对比。一方面,从音乐特性上引导孩子们从两首歌曲的旋律、音域、节奏、速度和情绪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感受南方歌曲小桥流水般的委婉和北方歌曲的粗犷豪放;另一方面,可以从爱国情怀上引导孩子们。无论是哪一种情景,配合这么优美的旋律和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经典作品,都会打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的祖国处处是美景,我们爱美丽的祖国。

二、唱经典,以歌咏志,传承经典

当校园里形成一种经典诗文歌曲萦绕的氛围,孩子们听着广播不由自主地开始哼唱这些曲子时,经典诗文歌曲已经悄悄地來到孩子们身边。此时,我们音乐老师更应抓住契机,整合教学内容,挖掘德育元素,挑选一批适合孩子们学唱的歌曲进行教学。这些歌曲可以滋养学生的心田,它所传播的不仅是知识,也是歌声,更是真、善、美的梦想种子。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最爱的古诗文中汲取心灵滋养,获得实现梦想的前行动力。

(一)唱经典,感悟自信乐观

学唱经典诗文歌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音乐的旋律之美,更能体会到自信、乐观、洒脱做人的快乐。

例如,在三四年级教唱《苔》这首曲子,受到了孩子们空前的喜爱。当笔者第一次给孩子们播放这首歌曲时,很多孩子是被歌曲的旋律所打动,觉得很好听,紧接着笔者给孩子们观看了《经典咏流传》的视频,孩子们被梁老师以及他那些大山里的孩子的事迹打动了,有些女孩子忍不住落泪。看完视频,笔者再问学生:梁老师为什么要教山里的孩子唱这首歌?——答案是为了让孩子们像牡丹一样勇敢绽放。笔者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再让孩子们以饱满的情绪来学习演唱这首歌曲。在这一堂音乐课上,孩子们不光学习歌曲,更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得到了人生和价值的共鸣。

(二)唱经典,感悟自强爱国

学唱经典诗文歌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音乐的节奏韵律之美,更能体会到当下的我们必须自强、独立,心存爱国、护国的重任。

音乐课上要强化德育功能,但并不能变成教条式的政治课、历史课,必须创设教学氛围,以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中高年级教唱《少年中国说》这首歌曲时,通过视频欣赏张杰热情激昂的歌声配以少年们铿锵有力的呐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学生们热血沸腾,自然而然以高度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演唱了这首《少年中国说》。课堂最后,我转赠给孩子们张杰说的一句话:“大家一起把歌唱给正在成长的中国少年,也要送给正在崛起的少年中国。”

(三)唱经典,感悟忠孝仁义

一二年级孩子的音乐课上教唱王力宏唱的《三字经》。大部分孩子在幼儿时期都背过三字经,学唱之前可以让孩子们先背几段。但是很多孩子只是会背,不太理解文中含义。所以,可以让让孩子们讨论下这些句子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之后再学唱歌曲,让孩子们在学唱歌曲中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创经典,和诗而歌,再创经典

纵观这几期的《经典咏流传》,大部分的歌曲都是在原有诗词的基础上添加新词、表达歌者的内心。那么作为小学音乐老师的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引导孩子将经典继续传播,让孩子们在传唱、创作经典中受到德育的熏陶。

(一)低段学生借曲填词,激发兴趣

一二年级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旋律进行填词。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到创作的快乐,老师可以提供孩子们熟悉的旋律和古诗内容,让孩子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古诗,还鼓励全班孩子作曲,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二)老师提供两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谱分发给学生,(一首适合五言,一首适合七律)再给一个主题,或是跟爱国有关,或是跟自强自信有关,让学生自己来选择合适的古诗词进行借曲填词的创作练习并演唱,还在班级开展古诗新唱活动。就这样,在比赛中,孩子们激发灵感,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在创作、演唱中,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德育的熏陶。

(三)高段学生和曲而歌,陶冶情操

五六年级学生进行创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布置任务,结合班队课搞“忠孝礼义”等主题活动,或者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旋律,选择符合主题的古诗词,进行填词。比如选六下《游子吟》旋律,换掉原有歌词,变成杜甫所写的《春望》《望岳》等,或者在原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新词,进行改编,创作出更棒的新经典。就这样,孩子们和曲而歌,在创作中、在歌声里陶冶情操。

四、演经典,踏歌而行,演绎经典

唱而优则演。孩子们热爱表演,古诗文的歌曲只是演唱太单调,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唱经典、演经典的大舞台,让孩子们在演绎经典中传颂美德。

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一群群孩子为大家送上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悯农》 等歌曲 。

兴趣活动课中,歌舞班同学们认真排练《木兰辞》。唱与颂、跳与演相结合,把巾帼英雄花木兰忠孝节义、勇敢純朴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书月展示活动中,一群群孩子们表演的音乐古诗文小品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眼球。“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家从李白身上学到了不畏强权,任性洒脱的自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杜甫身上学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于谦身上学到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铮铮铁骨。

“大音有声,大象无形”,愿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如春风雨露般沐浴着孩子们,让德育之花遍地开放。

【经】久不衰的文化,【典】藏千年的诗篇,【咏】颂古老而辉煌的历史,【流】传动人而美丽的故事,【传】唱久而弥新的歌声!

参考文献

[1]杨帆.品诗词之美 育审美情趣[J].北京教育,2018(02): 79.

[2]李潇婧.谈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德育的有机渗透[J].中小学教育,2017(2):14.

猜你喜欢
德育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音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音乐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