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域下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路径探析

2019-06-11 11:53刘雨萌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工社区

刘雨萌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流动人口的的城市融入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管理,郑州市作为河南省吸纳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分析其流动人口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進行城市融入路径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推进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流动人口是指成年育龄人员离开自己的户籍所在地,以工作或生活为目的到另一个地区去居住,成为这个地区的非常住人口。人口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从中西部地区到东部沿海地区。他们大多从事体力劳动,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户籍原因又导致缺乏社会保障,同时刑事案件发生的风险较大,使得流入地居民对外来人口会产生歧视和排斥。流动人口同样有着较低的身份认同,难以实现良好的城市融入。随着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工在关注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帮助流动人口进行社会融合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郑州市流动人口现状描述分析

1.1 基本概况

郑州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北环以北的城中村,基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即所谓的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大都是经济型动因,即打工挣钱,其次是学习培训和随迁家属流入。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他们就业的单位和部门一般是非正规的,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等是面临的问题。流动人口的流动时间长短不一,1-2年者居多,由于收入状况不容乐观,所以工作岗位变动比较频繁,收入支配目标比较明确,包括医疗、回家盖房、创业、寄回家贴补家用等。

1.2 城市融入情况

通过“你感觉你是一个郑州人吗”这样一个问题便可以很快测量郑州市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情况,直接反映着他们的心理归属。多数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郑州人,更不认为自己是都市村庄人,因为自己的户口还在农村,这反映了他们在身份认同上的尴尬境地。出现身份认同感较低这一心理现象,不仅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更多地源于政治、经济等一些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所有的这些既定难控因素决定了他们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城市融入。

1.3 政策服务情况

户籍制度约束着流动人口不能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虽然郑州市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外来人口居住证以及户籍管理相关制度,出台了相关文件。但是从实质上来看,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短时间内很难根本突破。当然,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机构以及活动越来越多,旨在关爱流动人口,促使他们进行城市融合。2014年郑东新区如意湖办事处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开业,这是郑州市首家便民服务中心。2011年,郑州市社会工作机构如雨后春笋搬涌现,多家机构开始将流动人口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岗位社工和项目社工的方式获得政府资金,对流动人口及子女开展专业社工服务。当然,力度还是不够大。

2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受教育程度低

所谓受教育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其社会融合程度,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等方面。受教育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求职技能,是一个人获得收入和地位的资本。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决定了从事的工种基本为体力劳动,如果不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素质提升,将不利于城市管理。当然,目前郑州市大部分社区都未主动承担这一教育工作,仅以都市社区的功能来看,开展这项工作比较困难。

2.2 子女上学难

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导致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原因在于入学报名需要多证齐全。有人调侃说,一个居住人等于80%的郑州人,在郑州可以没房没钱没另一半,但是居住证是绝对不能少的,因为牵扯到买房、子女入学、办护照等。据悉,要想顺利在郑州办理居住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先在郑州市登记暂住信息;2.在郑州居住满半年;3.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三个条件之一。

2.3 “污名化”问题

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存在着不少“污名化”的问题, 刻板印象认为流动人口这一群体是一个问题群体,违法犯罪率较高等。以金水区为例,总体而言,外来人口的犯罪率偏高,主要是侵犯财产、介绍卖淫等案件,一定程度上抹黑外来人口的整体素质,给整个群体贴上标签。我们往往看不到他们为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如城市高楼林立的背后有着他们的汗水付出,好人好事的背后有着他们的热情质朴。

2.4 基本生活条件差

流动人口主要集中于都市村庄,即所谓的“城中村”,属于局部性特殊社区,如陈寨、庙李等。城中村的脏、乱、差成为城市的毒瘤,近年来郑州市政府正在大规模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改造带来的影响是这些流动人口会因无法租赁到便宜房子而被迫离开郑州、成为房奴买高价房、付出高倍房租去租新房等,这些都体现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差,基本的生存需要严格意义上也未得到满足。

2.5 社会排斥问题

流动人口主要是与以血缘和地缘为主体的同乡好友形成初级社交群体,结果是平时社会交往比较封闭,使得他们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遭到社会排斥。经济排斥指不能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郑州有些招聘会明确要本地户口或者要本地人户口和身份证的复印件做担保;政治排斥指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流动人口很少会回原籍参加选举,但在郑州又处于选举“悬空”状态;文化排斥指无法有效进行社区文化参与,流动人口虽然喜欢、留恋郑州,但是身份认同感比较弱。

2.6 政策保障分离

流动人口的户籍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导致个人社会保障和福利无法得到满足,比如工伤维权、医疗保险、养老等,种种原因使得受伤和困难人群得不到应有的及时救治和安置,处置不当产生的各种纠纷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和不和谐。常年来,流动人口参保率低、保障待遇低、退保率高等问题是普遍现象,权益的受损很大程度上受户籍身份限制。另外,在郑州市流动人口就业人员中,有近一半都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使得工作保障也比较薄弱。

3 社会工作介入路径分析

3.1 政策倡导——增权赋能、社会参与

社会工作可以做的是进行政策倡导,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笔者在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有幸参与了香港乐施会支持的苏州星星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苏州工友家园)长期开展的流动人口服务项目,相比于正规专业社工机构而言,该机构并没有专业社工,而都是一个个打工者自立自发充当员工,为流动人口提供文化活动室,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儿童活动室,保证孩子们的人身安全。看似提供的服务并不是很专业,但是长期坚持下来的结果是流动人口的社区归属感在提升,并且主动进行维权。加之社会爱心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而参与其中给与支持,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政策倡导的目的。

政策倡导是一个宏观层面的社会工作方法,是一个公民意识被唤醒的过程。流动人口政策的改变同样如此,流动人口子女上学由于居住证难办理是个社会问题,近年来,多方人士在倡导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得居住证办理条件变得有选择性,确实造福了一部分流动人口。正如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杜南所倡导的在战争年代交战双方无论哪一方受伤都给予救助的人道主义精神一样,政策的受惠方是一个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应该是普惠的视角来对待,这样才会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流动人口才会感受到政府和国家的关怀。

3.2 问卷调查——了解需求、反馈效果

社会工作的服务宗旨是助人自助,前提是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了解需求的最佳便捷方式就是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进而用SPSS软件分析定量和定性资料,用数据报告直观反馈结果。可以在各個区进行随机抽样,设计“关于郑州市流动人口城市融合情况的调查问卷”,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发放填写。问卷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和具体生活工作情况等,有单选和多选,有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可进行单变量数据描述统计和多变量相关影响分析。

3.3 专业方法——个案、小组、社区

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需要经历五个阶段,包括接案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预估问题、制定目标与服务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以及结案与评估。对于因找不到工作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流动人口可以帮助其联系资源,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增强其就业或创业能力;对于因工伤或职业病企业不予理睬的可以帮其收集相关法律证据,教会其维权知识,争取个人权益;对于因工作太忙或个人管理方式不当导致孩子叛逆的可以孩子这一案主提供服务,体谅父母的辛苦,争取重建子女亲密关系等。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有四大工作模式,即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交互模式以及发展模式。针对流动人口的情况可以开展专门针对农民工的维权小组,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学习和经验分享;针对有兴趣特长的可以成立优势发展小组,进行诗歌创作、画艺切磋、文艺汇演等;针对有子女在身边的家庭可以成立社区融入支持小组,协助亲子家庭体验新的周末生活方式,认识并熟悉社区周边公共空间,增进流动人口群体亲子感情等。

3)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有三大工作模式,即社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现代社区应该多采用社会策划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自上而下由政府打造多元化的服务平台,通过三社联动的社工服务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加流动人口与社区本地居民的沟通交流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流动人口这一群体中可以起到带头作用的领袖,建立社区民间组织,通过交流座谈等集中意见而后对话政府,为流动人口争取更多合法权益,实现公共政策和服务的广覆盖。

流动人口在郑州市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举住轻重的作用。能否真正通过改善户籍制度以及提供专业服务等方式来实现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对郑州市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流动人口的规模也会变大,流动速度也会变快。针对流动人口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社会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和评估需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给予相应帮扶,有着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服务机构应该更加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要多多看到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贡献,这样社会才会更加有爱,更加温暖,更加和谐。

(作者单位:郑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社工社区
A Social Crisis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数说流动人口
影像社区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2015影像社区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