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探讨

2019-06-11 11:53杨睿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常态

杨睿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增长已经迈入新常态。新常态概念是由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考察河南时提出的,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以及速度变化。将其细化来看:经济增长的速度由高速转化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脱离了产能与结构调整的过程;经济增长的动力要转移到人力资本质量与技术创新上。那么,下文以此为背景分析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的优化策略。

1 教学优化策略--教学内容本土化

宏观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应考虑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细化教学大纲的时候要将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内容添加进去,具体可以参考一下两方面内容: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其中包括中国国民收入情况、市场价格水平以及事业情况等等。以国民收入指标为例,中国统计宏观经济所使用的是GDP,所以在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应以GDP指标为主,而GDP、NNP等指标做简要介绍就可以。

开放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我们都知道在开放的宏观经济学内容中,是以西方教材为主,教材内容均是以美国宏观经济学角度出发,以贸易赤字与本国经济之间的影响为核心进行分析与研究。但是,中国国际贸易常态是盈余状态,所以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分析中国的国情,教学大纲的设计也要从中国贸易市场的盈余状态为核心,在教学中主要分析贸易盈余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 教学优化策略--教学方式改革创新

首先,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要脱离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尊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为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填鸭式”教学,以引导、启发式教学为主,不要将板书、重复重点等传统教学形式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注意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对问题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迅速解决难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等内容。现阶段高校中的学生大多是95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个性尤为突出,在学生与生活中乐于表现自己,对某一事物持不同意见时能够勇敢发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特征为主,教师提出某一具有争议的教学案例,学生以小组讨论为主进行分析与研讨,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學的活跃度,也能够通过学生的讨论来培养其新的思维与观念,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教师对课堂节奏进行严格的掌控,既要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探讨,又要防止学生因为探讨激烈而产生负面情绪,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评价与总结,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深化学习。

最后,为学生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在传统教学中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相比理论教学来看,实践教学更具优势,其直观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都能赋予学生新的学习思维,在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以国家与地区的经济热点为主进行分析,以此提升学生对经济理论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教学优化策略--考核方式改革创新

传统教学中考核方式以试卷为主,这种单一的考核形式并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学习的积极性。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应以学生日常学习状态为主,增加学生日常学习考核成绩,着重考察学生日常学习状态,以此提升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理论概念的理解与利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试卷考核的形式可以用答辩来代替,组织学生代表与教师组成审评小组,为学生准备某一经济问题,让其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发表出自己的意见与观点,以此能够全面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审查出学生的应用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宏观经济学是专业必修课之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与其他专业课程衔接度较高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为视角分析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创新与优化,要求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以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现象为主,列举热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特征,打破传统的考评方式,是每一个学生的优势都被发现与发掘,从而才能有效提升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安顺学院)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学常态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组成与构成 含义各不同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