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

2019-06-11 11:07黄燕芬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凡卡天堂交流

黄燕芬

一、创设情境,激发乐于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感知认识,使学生乐意去体验、去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创设特定情境,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从“身临其境”中获得对材料的真实感受,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这种体检、探究认知的活动,升华了阅读效果。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学生对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不是很理解,无法体会到詹天佑的高超智慧,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人”字形线路的动态图,让学生看着图片朗读课文,朗读完之后,有同学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我趁热打铁,让明白的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画,并用自己的话介绍为什么这样画。这样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画面,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了道理,升华了情感。

二、合作交流,激发善于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在有趣的语文活动中让学生学习语文,学会合作。”阅读实质上是一个多方面的互動交流过程,其中既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学生与作者的思想碰撞,也有师生之间的感受交流。这样,学生就有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以及更多的交流机会进行探究,在这种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非常自然、主动、愉悦地进行探究,达成了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合作互相帮助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鼓励学生先在小组内质疑解惑,并表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我就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探究。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结尾时,学生们最后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我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联系全文,结合图片,展开小组讨论。学生经过互相探讨,最后突破难点: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鸟儿们幸福生活的地方,因此没有加引号。

事实告诉我们,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读懂了许多内容,有些甚至是教师想不到的。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只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

三、巧设问题,激发辩论探究

探究意识来源于质疑,只有善于质疑,才会去探究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好求甚解”来增强其探究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利用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文章主旨巧设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解疑,并让他们精读细想,比较分析,展开讨论交流,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课堂上不一定要把追求完美的答案作为教学目标,而应当引导学生在辨析问题上下功夫,以求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本。

如在教学《凡卡》一课的结尾时,我先让学生齐读了“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一段,紧接着问道:“凡卡把自己的心愿装在信中,写上“乡下爷爷收”,他爷爷能收到吗?爷爷会来接他吗?”问题刚提出,教室里顿时安静,学生思考起来。不一会儿便沸腾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有的说:“他爷爷肯定收不到他的信,因为凡卡的信封上没有写清楚详细的地址。”有的说:“但也许他会碰到一个好心的邮差,帮他打听爷爷的下落,把信送到呢!”有同学立刻反驳说:“不可能,因为那是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人与人之间是那么淡漠,穷人的命运是悲惨的,不可能有这样的好心人……”这时,我趁机引导他们再讨论、争辩、探究,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领悟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角色扮演,开启体验探究

学生阅读的文本,相当部分是文学作品,往往有着生动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形象,都是具体可感的特定角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扮演、体验角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根据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让学生自由选择表演的故事,根据角色:蔺相如、廉颇、赵王、秦王、众臣、下人等自由组合,按一定顺序出场表演,其他同学则做观众和评论家。通过学生的表演、评价、再演的过程,学生的表演越来越到位,活灵活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越来越强。通过这样的表演,同学们充分体会到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维护赵国尊严的品质和廉颇知错就改、勇于认错、为国家利益着想的人物性格特征,同时,也认识到赵国的弱小和秦王的阴险狡诈。学生在表演与观看表演中获得对课文内容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真切的生活体验,不仅担当角色的同学得到深刻的体验,而且未担当角色的同学也会对表演有较为具体而形象的感知。

总之,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中、演绎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感情的升华。通过体验、探究的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凡卡天堂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凡卡》续写
天堂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克隆快乐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天堂何在
天堂的眼睛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