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燕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无怨无悔朝朝暮暮,千辛万苦为爱而劳。担任了多年的小学毕业班班主任,更让我深深意识到:爱学生,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引领学生。这样,爱与被爱都是幸福。
一、爱是尊重
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班主任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细心呵护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心灵声音,这样,才能成为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孩子的贴心人,爱的教育也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
六年级的教师可能都有相同的感受:六年级的学生不好管。他们有时候很懂事,有时候又显得散漫难教。其实这并不奇怪,这就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表现,六年级的学生就处于青春早期。
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班主任态度要真诚,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尽量放大优点。即使学生做错了事,也应该以建议的口吻和学生谈心,多用“我觉得……”“你是不是应该……”“如果你能……相信会更好”等句式,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更乐于接受。去年,我担任学校602班班主任,一次下课时间,坐在窗户旁边的两个同学争吵了起来,其中一位同学气愤地对我说:“小东太自私了,我们都把窗户关上,但他却故意把窗户开得大大的……”这时,屋外的冷风呼呼地直灌进教室,窗户旁边的同学都冷得直缩脖子,将责备的目光投向小东。然而,一旁的小东也委屈地争辩说:“应该是你们自私才对,我都热得快冒汗了。”我知道,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批评呵斥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便对小东说:“来,咱们两个来握握手。”“呀,老师,您的手怎么这么冷!”小东惊讶地说。我微笑着对小东说:“那该怎么办?”小东抱歉地一笑,转身把窗户关了些。后来,小东在周记里记下了这件事情,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并建议同学们在关窗户的同时要注意教室里空气的流通,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我在征得小东同意的前提下,把他的周记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都表示赞同。至此,一次争吵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当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催人进取。对于处在青春发展初期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尤为如此。
(二)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岂不知正是由于这种陈旧的观念,许多成年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完全不考虑他们的兴趣、需要,其结果不仅事倍而功半,还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爱孩子的班主任,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对学生正确引导,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而非一种模式的“同化教育”。现实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等,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二、爱是赏识
在学校教育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除了担任班队委,还能优先参加各类诸如学科竞赛、文艺表演、参观游览等活动,教师对其也赞赏不绝,呵护有加;而那些学习有障碍、成绩差强人意的所谓“特殊学生”,则低人一等,不但可能遭受教师的“白眼”、讥讽、斥责,而且其参加各类课外活动的权利也时常被剥夺。一个班级中,总有几个学习成绩不尽人意的孩子,还有好多默默无闻,似乎毫无特长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该如何去爱他们,教育他们呢?
首先,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大多数落后的孩子并不是在小学六年级才落后的,而是一入学就掉了队,以后就一直不能享受到成功的感觉。由于落后的成绩,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特长与优点也不被父母及老师认可,发展受到了阻碍,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个性也就长期被压抑了。
当学生升到小学六年级时,虽然变得比较独立,但他们仍希望获得教师的注意和喜爱。心理学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巨大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发现、发挥这种潜能。因此,我们不能根据其智商简单判断“他/她聪明吗?”而是要多元判断“他/她在哪些方面聪明?”班主任在课堂上、活动中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亮点,发现闪光点,发现孩子的天赋与潜能,也许他们不会写作但绘画能力很强,也许他们数学愚笨但动手能力超人……班主任要真诚地欣赏,慷慨地赞赏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平日里得不到表扬,得不到注意的学生,要降低表扬的标准,只要是有細小的进步,或者有热爱劳动,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良好的行为,就要及时抓住教育契机,隆重表扬。
另外,班主任要千方百计创设机会,搭建平台,让孩子体验成功,树立自信,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与学习。在学习方面,我们要改变以往的“马太效应”,奖励的标准要多元化,改变单一的评价策略,不仅要奖励优秀学生,更要奖励通过努力取得进步的学生。在艺术学科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项书法、绘画、短跑比赛等等,同时,通过举行主题班会课,课本剧表演等,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孩子展现才艺,发展特长。班主任还要启发学生,让学生欣赏周围的同学,如开展寻找“闪光点”的活动,制作班级纪念册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老师、同学的欣赏,让班级成为孩子成功的乐园。
三、爱是引领
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比以前容易接受来自网络、社会、家庭的信息,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还不善于正确地进行判断与辨析。他们敬仰英雄和名人,想当英雄,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又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他们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比较熟练,但又觉得不屑做或不能坚持做;他们在学习上的差距已较明显,部分学生甚至有松懈厌学情绪。同时,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又在一天天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在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指导和帮助。
因此,小学毕业班班主任的爱,还在于创设一个和谐快乐、奋发向上、互助友爱的书香班级,引领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