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凤
【摘要】语文科目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知识点复杂并且多样,在小学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想要让学生将很多的知识点能够学会,这是需要花费很大工夫的。尤其对于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目前还处于一个比较爱玩儿的阶段,因此,教师要选取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得语文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探究如何通过拓展课外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觉,有些学生天生比较好动,无法集中很长的注意力在平时的课堂上,因此需要教师来通过一些其他方式进行语文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与活动当中来学习到语文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语文活动空间,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课外活动是教师围绕着小学语文素材来进行的一种家庭作业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利用课外活动让语文的知识点变得有趣,那么学生将会对这一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不仅有助于学生体验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感悟语文学习的多样性,还可以扩展使之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小学语文中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完善现代素质化教育在小学语文当中的应用。在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还在为了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而布置一些让学生感到枯燥的作业,这些作业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布置的作业量比较大,而且也以书面的练习为主,这些书面的练习不断重复,使得学生觉得语文的学习索然无味,逐渐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外作业的布置现状,通过拓展课外活动的空间让学生逐渐拾起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更新作业的观念,通过多样的课外活动课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二、通过拓展课外活动加强语文教学
(一) 开展聆听活动,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运用合理词汇以及语句进行情感的表达,这不仅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评价,还是一次深刻的语言体验。情感丰富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独特的性格特点,他们在情感表达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他们去完成一些情感上的体验。在小学的中高年级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语文的阅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不同的学生体会到的感情是不同的,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是有关系的,但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有一定的尊重,学生只要说出适当的理由即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来感受大自然,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祖国大江大河的喜爱之情;也可以通过一些叙事的文章去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些思想感情。在表达的过程当中,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感受。当然,有表达的同学必然就有倾听的同学。
倾听和表达是一个互相的过程,有些学生在别人讲解的过程中不愿意聆听,或者是即使听了,学生也不知道该记些什么,记不住别人说的话。通过这样一个聆听与讲述的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习得认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在一个同学进行阐述之后,然后让另一个同学对该学生所阐述的东西发表一些建议,是否有一些不同的想法等等。在表达与聆听之中,学生实现了课堂内部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善于发现与自己观点不同或者是相同的人,为学生交友提供空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日常的生活实际,不断充实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在生活中提升学生语文观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细节中发现语文的知识,从而能够体现出学习语文的价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
(二)提高课外阅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培养小学生内在涵养和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过程。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传承传统的知识文化、学习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包括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当中,学生不仅要完成对生词和语法的学习,而且要能够构建一定的语文素养,发挥一定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身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外的活动,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探究课外活动对小学教学的积极意义,开拓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及理念。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学生的活泼性格也为学生的语文活动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学生要在一个快乐的氛围当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发展自己的特长,从中能够学习到语文的知識。
同时,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对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当中,应当多多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比如通过课外阅读就可以让学生实现,并且满足学生对其他知识的了解。小学生本身就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认知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学生针对一些问题总会想知道为什么,教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不仅知道提出问题,而且可以学会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解决问题。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时常向小学生进行一些课外阅读书籍的推荐,让学生不断地积累文化素养,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巩固对字词的学习,同时也能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三) 实践感官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清晰的表达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这一学科,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将一些人和事能够融入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形象的实例来为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容易被一些具有色彩冲击力的实物引起求知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色彩现象,通过色彩刺激学生感官。色彩是一种光反射而引起的视觉心理感受,这是人对光变化的解读。对于小学生来说,色彩的变化会使得他们的注意力更加专注,对色彩的理解也更加鲜明。因为小学生对一些五颜六色的东西或者是彩笔爱不释手,在小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经常会喜欢使用一些不同颜色的画笔进行涂涂画画,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来进行一些语文的结合教学。
例如,教师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画家乡、画卧室这样一个作业。在作业的过程中,教师既让学生体验不同色彩的强度,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手画出自己的卧室,而且在绘画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语文来进行语言的组织,为同学们进行画的介绍。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家中的一个事物,或者是一个部分进行画图并涂上颜色,绘画事物可以是一个家具、一件玩具,或者是书房,或者是自己的卧室等等。学生们喜欢一些丰富多彩的颜色,他们就会去努力画好一个绘画作品,而且在绘画的过程当中,学生也会产生一些联想的思维去想象自己生活中的实物是什么样子的。在下一节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抽取学生,让学生拿着画为学生介绍。通过这样一个绘画与语言交流的过程,学生可以锻炼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为别人介绍事物的逻辑能力,同时用绘画这一方法也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乐于去完成这一项任务。
由于语文教学的特点的不同,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和教师应当积极利用活动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反复思考语文学习的内容,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感官性的方式来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以及探索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巨堂,杜玉凤.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3).
[2]仇欣虹.语文教学中拓展课外活动空间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5(21).
[3]宗捷丽.课外活动对语文教学的意义与实践[J].成才之路,2015(13).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