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019-06-11 07:07魏久志魏凯旋
工业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

魏久志 魏凯旋

摘要: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时间,新疆的师范教育事业几乎与之同步进行。但由于新疆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导致新疆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共性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一系列个性化特征。新疆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亦是如此,新疆中小学教师不仅担负着普及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提高地区人民基础素质的重任,还承担着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因而加强新疆中小学教师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推行“美育代宗教”,是实现新疆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师范教育;新疆师范美术教育;美育代宗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3-0033-04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是一种相当特殊的,兼具职业性、专业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教育,但是它也必须服膺教育的一般基本规律,其发展不可能脱离时代、社会和地域的教育发展主流,因而论及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时,就必然要从教育思潮、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环境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从职业性的角度看,它是师范教育体系内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的,而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讲,它又是我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一个分支,对艺术的专业性和创造性又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当我们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为例,分析新疆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就不能离开对宏观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的考察,不能脱离与普通教育、社会教育发展趋势的关联性研究,更不能忽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并且普遍实行“双语”教学的地域性特征。

1 百年师范教育背景下的新疆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即我们现在习惯称之为的教师教育,译自英文的normal education或teacher education。之所以译为“师范”,是清末民初的学人借日语的假名之便,直接照搬日语而来,寓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虽是照搬,却也符合教师教育的内涵。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创立,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创建之初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基本是以日本师范教育为蓝图来设计和规划师范教学模式的,从而初步确立了包合专业文化知识教育、教育学教育和教育实践三大组成部分的师范教育体系。民国初期,师范教育基本上承袭清末的师范教育体系,呈现出“前规后随”的稳步发展。这一阶段中国师范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基本上是一种独立设置、定向培养和封闭运行的机制,学习费用由政府提供,但学生须“自行出具亲供甘结,言明毕业后必勉力从事教职,确尽报销国家之义务”[1]。

1920年左右,随着留美学生的归国以及美国教育学家来华讲学,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被渲染上了鲜明的美国色彩。1922年的“壬戌学制”改革,标志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开始从模仿日本转向学习美国。“壬戌学制”的颁布引发了全国性的“高师改大”运动。所谓的“高师改大”,就是将高等师范学校改组为或者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取消高等师范学校的独立建制,教师教育由综合性大学里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科系承担。从1923年至1938年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中国基本没有独立的高等师范院校。民国后期,中小学师资力量短缺问题凸显,开始重新确立师范教育制度,设置独立的高等师范学院以补充师资,由此出现了独立设置的师范学院和附设于大学之内的师范学院双轨并行的综合型高等师范教育模式。

建国后,国家在教育领域转向学习苏联办学模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的进行“院系调整”,设置独立的高等师范教育学院,单一、定向、封闭式的培养中小学教师。于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又走向了半个世纪以前的定向型发展模式,而且这种以苏联体系为原型的中小学教师培养体系和模式,一直沿用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的先进教师教育理念的再次引入,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又一次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开启了“高师综合化”的道路。所谓“高师综合化”,就是综合性大学和院校开办师范学院,让综合类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同时也让师范类高校积极设置非师范类学科和专业,形成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并存的局面。

时至今日,中国“纯而又纯”的高等师范院校已不存在,而是定向型与开放型并存的师范教育体系。在结构上,我国各省均已设立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培养方式上,则由五六十年代的中师、师专和本科旧三级培养方式转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培养方式。第一层次是师范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其他本科、专科院校培养教学、科研骨干和带头人;第二层次是师范学院,主要任务是培养初、高中学校教师;第三层次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幼儿教师并承担一部分中学教师的培养和进修的任务,本文所讨论的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就属于这一层次。

中国师范教育的每一次改革都是在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的基础上开始的,可以说移植性是其制度变革的主要特征。从清末的“仿日”到民国的“仿美”,新中国成立后,又从建国初期的全面“仿苏”到上世纪末的重新“仿美”,中国师范教育模式经历了两次从独立设置、定向培养到综合设置、非定向培养的循环转型。新疆虽僻处我国西北一隅,远离政治经济中心,但在师范教育方面却几乎与之同步发展,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为例,它的每一次发展都有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艰难而又曲折前进的影子。

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轫,而新疆师范教育的发端则始于1905年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的前身新疆高等学堂(师范馆)的创建,可见兴办新式学堂之风几乎是在全国同时兴起的。1906年,新疆高等学堂(师范馆)改为省立中学堂,即新疆师范学堂,统一遵照“全国学堂章程”管理。1911年新疆师范学堂停办,1916年重新创建新疆师范学校讲习班,“学堂”改称“学校”是民国时期中国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1934年新疆师范学校更名为省立迪化师范学校,1942年蒙哈师范撤销,学生并入迪化师范学校,学校规模扩大,1946年又更名为新疆省立迪化第一师范学校。此际中国的师范教育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高师改大”运动,但此时的新疆师范教育事业并没有进行同步的升格,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新疆的经济实力、文化背景以及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还不具备改革的条件。建国后,中国师范教育开始了“院系调整”的教育体系改革,新疆的师范教育系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整合。1950年,原国立天山師范、迪化女子师范(高师班)并入省立迪化第一师范学校,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于1953年设立附属小学,完善了师范教育的教学体系。1954年迪化市改名为乌鲁木齐市,校名也随之改为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

改革开放后,新疆师范教育事业随即进入调整、改革的阶段。1978年,新疆教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创建新疆教育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原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停办,校址作为新疆教育学院院址,三分之一的教师归入教育学院,三分之二的教师调入新创建的新疆师范大学。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新疆教育学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9年,新疆广播电视师范大学并入新疆教育学院;2003年,新疆工业技术学校并入新疆教育学院;2012年,成立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新疆教育学院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同年,新疆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至此,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一所“普高”与“成高”结合、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于一体的,多形式、多渠道、多规格的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

2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师范美术教育的科学定位

中国现代师范教育模式创立之初就包合师范美术教育,即美术教师教育,而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美术教育也是20世纪初的事情,也就是说中国美术教育、师范教育以及师范美术教育几乎是同步发展的,这充分体现了师范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1902年,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在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中就提出“中、小学都设有图画课”的建议[2]。创建于1902年的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最先设立了美术课,1906年开始设立美术师范专科。1913年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全国师范院校开始普遍开设图画手工课程,中国师范美术教育出具雏形。新疆师范美术教育起步也很早,但在当时,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的前身新疆师范学校还只是初等师范学校,故只能沿用高等师范学校的课程标准,而且直到1950年之前,新疆师范学校(其间几度更名)一直没有专门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专业,只有作为美术基础教育的图画手工课程。真正的新疆师范美术教育起步于1950年省立迪化第一师范学校“音体美班”的开办,此后音乐、体育、美术又分别建班,开始为全疆各地培养中小学专业音体美教师。“文革”期间新疆美术教育遭受重创,教育体制遭到破坏,课程也被迫调整,教学一度停滞。直至文革结束,一切才回归正轨,这时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已经更名为新疆教育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师范教育建设和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高校升格运动持续,教育层次不断上移。上世纪50年代,中国师范教育有四个层次,即初师、中师、师专、本科,60年代初师取消,形成中师、师专、本科三级层次结构,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新的三级层次,即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最初是初级师范,1955年最后一届初师班毕业,才变成名副其实的中等师范学校,而高等师范教育直到60年代才起步。改革开放至今,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虽然历经多次调整合并,发展成一所集幼师教育、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于一体,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定向培养与非定向培养相结合的综合型师范教育高校,但依旧是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就全国而言,学校升格或者走综合化大学发展道路似乎是中国高等院校由来已久的情结,只要有机会、并条件允许,每一所高校都想成为综合性大学。而且目前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已经大规模萎缩,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已经基本要求小学教师要有本科学历,甚至在个别区域,已经要求新入校老师必须是研究生学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一直没有抓住升格的机会,似乎始终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而事实上这恰恰是出于新疆经济、文化等现实状况所做的科学的、符合新疆教育现状的战略性抉择。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这百年历史进程中,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一直在共性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道路,最终确立了立足“地方性”,强化“师范性”的特色辦学道路:不以盲目升格为目标,致力培养优秀中小学师资,满足新疆各地小学教师极度匮乏的现实需求;不以盲目综合化为追求,积极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3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美术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的师范美术教育事业,从最初的“音体美”班,到后来的美术系,再到现在的艺术学院,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持续增强,但战略定位始终立足地方,坚持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办学特色。目前艺术学院师范美术教育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适当发展非定向教育模式,力求彰显特色,协调发展;一是重视“师范性”的培养目标,兼顾“学术性”,扬长避短,实现错位发展。

所谓“定向型师范教育”,亦称“封闭式师范教育”,是指独立设置的师资培养机构对学生进行普通文化科目、专业科目、教育科目和教育实践的混合训练,以达到特定的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被分配或推荐到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其优点是培养方向明确,计划性强,易适应国家培养师资的需要。大多数欧美国家在师范教育发展之初都采用这种方式培养教师,之后逐渐向“非定向型”、“混合型”的教育模式转变。从世界各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凡是由“定向型”转为“非定向型”的国家,基本都是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师资供需关系已经解决,需要解决的是师资的质量问题。中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普及义务教育,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差别对待。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艺术学院始终坚守定向型师范教育模式就是适应目前新疆教育现状的战略性抉择。新疆广袤的地域,庞大的教育基数以及多民族文化共存的现实都决定了必须采用定向型师范教育模式来解决基础教育师资的供需问题。

新疆南北疆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程度仍十分落后,这些地区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多样的社会风俗,但距离现代文明还相去甚远。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语言隔阂成为最大的问题,有些乡镇、乃至县市少数民族人口高达98%、99%,精通国家通用语言的却寥寥无几。在这样的状况下,即便是有想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人也因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和不了解当地习俗而无法实现愿景。定向型师范教育通过扩大在这些地区的定向招生比例,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地区的师资缺乏问题,因为只有当这些学生毕业后按照定向教育的要求回到原籍执教,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问题。可见,新疆定向培养的中小学教师身负普及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重要使ppo

在当下高师院校综合化趋势之下,强调“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成为师范教育的主流观点。在美术教育方面,大体也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以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为代表的工具论,其思想基础是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它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重视美术活动的过程,轻视美术作品最后的效果;一是以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E·W·Eisner)和古力(W·D·Greer)为代表的本质论,它强调以科目为中心,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训练,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3]。当代美术教育跟师范教育有着出奇的相似,也是一种综合了两种美术教育的观点,是一种大的美术教育观。无需赘言,定向型师范教育强调的就是教育模式的师范性,当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以定向型师范教育为学校办学特色的时候,就决定了教学模式是以师范性为特征,因此在师范美术教育方面自然也是以强调美术教育的工具论为主,而不是盲目的信奉两种美术教育观点相融合的教育观。下面我们就以艺术学院美术系师范类课程计划为例,分析一下新疆师范美术教育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一般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通识教育,也叫一般教育或普通教育;二是学科专业知识,即学生毕业后从事学科教学所需要的专业课程;三是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育实习。在目前高师院校综合化的趋势下,综合院校往往会忽视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在课程设置方面出现偏离教师教育初衷的问题:一是学时分配不合理现象突出,专业课时高达65%以上,教育课时仅占10%左右;二是教育课程不受重视,一般只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法三门课程,课时少且质量无保证;三是缺乏有组织、有规划的实习安排,教育实习流于形式[4]。这最终导致教师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美术系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则可以恰如其分的弥补上述的不足。

首先,课程设置比例趋于合理。通识教育占31.45%,美术专业课程占34.44%,教育专业课程(教育理论+教育实习)占28.6%,另外还有占比5%左右的辅修课程,根据民族班和汉族班的不同而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这与国外成熟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比例大致相同。但合理的设置比例并不代表课程内容的合理性。这一方面体现在通识课上,通识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课程内容应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而事实上我们的通识课主要包合马列毛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等,这实际上属于政治教育课;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上,科目繁多但每一科目平均课时较少,这虽是出于美术教育师范性的考虑,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美术教育的“艺术性”。此外,这些科目基本都是按照国家师范美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来安排的,忽视了新疆美术教育的地方性和特殊性。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大省,民族民间艺术丰富而又多样,如果能将这些艺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引入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对新疆本土文化艺术的热爱,增加民族自信心和国家凝聚力。

其次,突出教育实习的重要性。教育实习是培养教师的重要环节,也是促使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和措施,但在非定向的或者综合性的师范教育体系中,一直被忽视或者流于形式。而在定向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体系中,教育实习始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学院美术系课程中教育实习占比高达20%以上,包括为期2周的教育见习和18周的教育实习。为了适应这种规模大、时间长的实习模式,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采用以中小学校为实习基地的方法,通过与中小学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目前,学校除了拥有一所高水平的附属实验小学以供学生见习、实习之外,还在南北疆偏远地区依托当地教育局设置教育实习基地,如依托和田地区教育局建设的洛浦县实习基地和于田县实习基地、依托吐鲁番地区教育局建设的都善县实习基地、依托塔城市教育局建设的乌苏市实习基地、塔城市实习基地、沙湾县实习基地。可以说,在偏远落后地区建立实习基地是校方针对定向型师范教育所做的一项重大举措,可以有效缓解地方师资匮乏的局面。

4 深入发展新疆师范美术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如上所述,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在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确立了其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立足地方实际、发挥自身优势、面向基础教育、突出师范性质,努力打造新疆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但是作为一个专科学校,生源整体水平较低,跟其他本科师范院校相比完全没有竞争优势,再加上定向型生源多来自南北疆贫困落后地区,致使生源质量更低。然而这些学生直接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整个新疆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如何让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好的承担起培养中小学老师,提升南北疆义务教育水平的历史重任,需要一些战略上的举措。

首先,强化政府行为,增加师范教育经费投入。坦率来讲,中国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一直是非常大的,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同地区差距还很大,东西部之间经费投入悬殊。且不与东部发达地区比较,仅以新疆的高校为例,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新疆师范类院校在办学条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方面是因为國家教育财政投入偏低,国家对师范院校的经费总体投入一直落后于综合类大学。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近些年来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重点大学和特色大学在经费上重点投入、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这就进一步拉大了高师院校与其他类型大学之间原本就已存在的差距。如果我们再纵向比较一下新疆师范教育的层级体系,发现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又处在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这三级体系的最底层。可以说,高等师范院校在其他类型的高校面前本来就处于弱势,而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又在师范类高校中处于最底端,因而国家的关注度相对较低,拨付的经费投入也更少。经费的不足不仅让所谓的“人才引进”成为空谈,还让学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使得师资队伍和科研建设面临巨大压力。另外,学生的基本待遇,食宿条件,以及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远不及其他本科类师范院校。可见,合理的经费投入才是一个良好循环的开始。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定向培养方式向全疆各地输送中小学老师,就这一点而言,它有着其他师范院校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新疆政治形势比较敏感,意识形态问题也相对复杂,尤其是偏远地区淳朴的民众,极易受极端宗教势力的蛊惑,进而影响整个新疆大局的长治久安。长期来看,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因此,在新疆师范院校的建设中,政府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必须优先发展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专科卜磷,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适当给予一些政策上的倾斜,从而越垄」提高国民素养和维护新疆长治久安的双重战略目标。

其次,加强美术教育,推行“以美育代宗教”的教学理念。一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f51,虽然在学术界争论颇多,但至今仍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当然在这里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字面的意思的去理解,以为“美育”就是美术教育,“宗教”就是新疆大多数少数民族信仰的伊斯兰教。但事实上,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并非是要完全否定宗教,而是看到了美育跟宗教的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尤其是它们在表达人类无目的的、无利害性的情感方面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作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新疆这个广大穆斯林聚居的地区倡导“以美育代宗教”,也是符合当代新疆文化艺术教育现状的。以美育代宗教,可以通过艺术和审美将宗教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加以保存和发扬,同时又通过艺术和审美将宗教中不好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舍弃。传统的穆斯林世界是禁止偶像崇拜的,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新疆是没有带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的,直到20世纪初,人物画才再次萌生,开始有一批少数民族画家从事人物画创作,而且这些少数民族畫家仿佛有天才般的色彩敏感程度,建国后更是名家辈出。这个例子就已经足以说明在经济发展相对繁荣、信息交流相对频繁的地方,“以美育代宗教”是可以实现的。目前,新疆南北疆很多地方仍旧非常闭塞,建国近70年来,党的光辉没有照耀到,社会的福利也没有关爱到,一个村庄,一个乡镇,举目望去没有一个汉族人,也没有人会说国家通用语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政府和教育机构不能说没有一点责任。为此,要想尽快改变这种现状,除了长期精准的扶贫措施之外,发展基础教育,重点突出美术教育才是根本,因为美术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文教育。若要大力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就必须要有足够数量且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这恰好又回到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培养的问题上。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青史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693.

[2]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窄着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18.

[3]王邦雄.美术·美术理论·美术教育[A].2009上海论坛:中国现代美术教肖的历史与展望[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27.

[4]刘捷,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3.

[5]蔡元培.美育代宗教[A].蔡元培美学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60.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
赓续百年嘉庚学脉勇担师范教育使命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建院105周年
“美育视域下的音乐师范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探析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素质师范生的培养理念摭探——以高职师范教育为例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特殊师范教育机构发展的困境及其制度突破
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
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下对高师院校师范教育课程的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