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君
【摘 要】教师的教学任务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不应该仅仅关注自己的教学流程。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应该努力将知识问题化、规则潜移化、技能过程化,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中学会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 引发学习 知识问题化 规则潜移化 技能过程化
最近,我听了一节青年教师的英语课。教师非常认真地进行教学,课前准备非常充分,也能注意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教学环节,一个问题套着一个问题,直到所有的问题解决为止。学生一旦不会读单词或句型,教师立马给予指导。下课铃响了,课也正好完成。但教师整节课所关心的是教学任务,是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始终没有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这是典型的“目中无人”的教育,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似乎并不大。
1.“不用,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叮咚”……手机的短信来了,我打开一看,原来是女儿的语文老师发来的短信,“最近学校进行汉字拼写大赛,我收集了50个词语,请孩子们自己练习,感兴趣的家长也可以考考自己,具体的词语我已经发在QQ群中,请大家前去下载”。这是女儿的家庭作业,下载绝对是当仁不让了。
当我打开老师发的PPT时,我傻眼了,哇,这50个词语,我会写的只有其中的三四个。想着现在学习中的孩子,会写的也不会超过一半。我看着这些这么难的词语,眼前仿佛看见女儿每天伏案辛苦学习的场景。转念一想,还不如我自己先帮她查好词语,她回家来只要照抄就可以了。
想到就马上行动,我拿出笔和纸,打开百度,根据拼音和词语的意思,仔细地把每一个词语写在纸上,边写还想着今天女儿回来看到后会怎么感谢我。想着平时女儿埋怨我不管她的学习,对她的学习不给予帮忙,此时的我心里暗暗得意着。
晚饭后,女儿开始写作业。我沾沾自喜地来到她身边,说:“宝贝,今天你们的语文作业你打算如何完成啊?要不要用我的电脑啊?老师已经把PPT发过来了。”
女儿头也不回的说:“哦,不用了,我已经把拼音抄下来了。”
我追问着:“今天作业多吗?那些词语你会不会啊?”
女儿不耐烦地说:“当然多了,里面有很多词语不会。”
“嘿嘿,正中我下怀。”我想着,赶紧讨好地说,“宝贝,今天这些词语妈妈已经帮你查好了,你要不要抄一下,反正照字典抄也是抄,照我写的抄还是抄。”
女儿很惊讶地看着我说:“不用,我自己查字典,还能理解其他的知识。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呀!”那清澈单纯地眼光投入我的眼帘,好像在讥讽着我,亏你还是个老师呢,怎么能剥夺我的学习过程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我光想着帮她解决问题,给她指导,却不想用错了方法,把她的学习当做了简单地完成任务而已,只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探索的过程。
2.“不错,这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四月的一个早晨,南师大马教授如约而至,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有效地词汇教学。我们在五年级某个班进行了词汇教学研讨课。教师首先默写词组,当老师报英文的时候,学生写英文和中文;当要求学生把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时候,教师则在PPT上呈现中文。默写完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四至六人一组的学生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没有一个孩子在开小差或忙其他的东西。初次校对答案后,教师呈现所有题目的答案,请学生再次检查。然后请各组派一名代表上前总结该组学生的默写情况,说出错误较多的词组,并把它写在黑板上。等各组汇报完后,教师再次指导各组两两学习,相互帮助。在同伴互助后,教师根据刚才的默写反馈,对错误多的孩子再一次检查。
在教学新授单词部分时,教师先出示八个单词以及相应的音标。通过以旧带新的方法或者整体认读音标的方法教会学生单词的发音,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单词。只见每个孩子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单词在说着,当组内有一个孩子读错时,旁边的孩子立刻指出,帮助其读对发音,每个学生都那么认真地学习着。然后教师通过组内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单词发音的正确性。然后出示单词的图片,通过形义匹配,帮助孩子记住单词的意思。
课后,马教授和我们一起进行了研讨。首先他提出了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的一些理念:第一,课上要关注学生。他指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学生,其次才是自己的教学过程,因为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今天的默寫环节中,教师报英文让学生写,考察的是学生是否听懂的能力;而看中文翻译是常考的题型。然后学生在组内相互学习,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理论,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第二,要给学生充分学习的时间。教师的任务是教学,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我们教师要舍得放手,不该讲的时候不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课堂上更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能看到每个学生认真参与学习的热情,也更符合我们学校的“五自课堂”所关注的自主学习。同时,他指出,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理论,发挥其功能,在培养小组合作成员能力的同时,附带培养其领导团队的能力,社会角色的能力等。
有老师指出,课上作为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马教授说:不错,这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今天的课堂中,多次的小组合作或同伴学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引发学生学习。
反思
教育学者安德烈·焦尔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借助实际案例,通俗形象地讲解了学习的发生过程。当教学被当着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时,它便不能引发学习,甚至还会阻碍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1.把知识问题化
教师在教学前,可以整理出每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在编成“学习单”的时候,通过老师们理解、挖掘、重组、生成,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情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学生在不断地学习探究中发现学习规律,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把规则潜移化
语言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可以从“词汇、语音、语法”等切入点潜移默化地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的学习方式,从而形成具有一定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在词汇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善于出示有规律的句型或词组,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规则,更能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引导学生发现词组中的固定搭配时,每单元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去发现那些有用的短语要记。开始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当学生一次次尝试和发现后,学生的英语习得能力得到了提高,英语中的学习规则就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习得。
3.把技能过程化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中,单词、词汇是學习英语的基础,在扎实的词汇教学后,学生才能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在这期间,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巩固知识。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单词学习,各种活动的巩固,到文本的阅读理解,再到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这一过程中,各种技能都有不同的提高,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自己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是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方式,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要将其真正落实到行动中。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留一份纯真,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孩子生命成长的高度去思考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你要他学,变成学生自己学,让学生多参与学习,让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从关注教案的落实走向关注学生的思维,从关注问题的答案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唯如此,学生的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安德烈·焦尔当(André Giordan)《学习的本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