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经济学分析及精准扶贫对策探究

2019-06-11 10:19江晓梅龚曼
山西农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经济学分析教育发展贫困地区

江晓梅 龚曼

摘 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要群体,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大问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安徽省大别山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研究了当下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模式优化路径。

关键词: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经济学分析;精准扶贫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2-004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G521;F323.8        文献标志码:A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体制改革、发展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状况却不乐观。深度贫困区是教育的重点,改善贫困区教育现状,是深度贫困区教育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安徽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为典型案例,探究了安徽省大别山区的教育贫困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实际困境的优化路径与促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扶贫政策及建议。

1  大别山地区教育现状

1.1  学校教学环境

目前,大别山地区已实现一村一小学,而且在环境和师资上都有明显的改善。学校基本上配备了食堂,食堂环境良好,能解决学生用餐问题,并且当地很多中小学都被纳入了国家营养改善计划中。初高中多数位于乡镇、县城,配备了统一的宿舍。据当地学生反映,宿舍环境良好,减少了上下学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而且还有利于在课余休息时间与同学增进友情,在生活上也比较独立[1],养成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习惯,老师们也会给予更多关怀。

当地中小学大多配备了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室,但据当地一些学生反映,大部分小学在上课时很少使用多媒体,而且多媒体设备存在线路未接好、无法维修、教师不会操作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当地教育部门没有做好后续工作,而且监督和指导工作也没有做到位。初高中学校教学设备相对来说比较完善,除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还有统一的电子投影仪,在课程安排上也比较完善,有美术、音乐课等。但因为城乡差距,多数农村小学课程只有语、数、英,导致在小升初之后,很难适应中学的教学模式[2]。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起来比较吃力,对于音乐和美术等科目接触得也比较少,所以金寨县的初高中升学率不是很理想,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入高职、高专学校就读。

当地学校均设有阅览室,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但是当地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引导,而且阅读氛围不浓,导致图书利用率比较低。当地村委会也设有“乡村书屋”,但图书比较陈旧,适合学生的读物较少,而且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导致书屋开放率较低。

1.2  教师队伍及教学质量

大别山地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年龄上两级分化严重,比较有经验的多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民办转公办的教师,年龄比较大,对于很多新事物,比如多媒体的使用,与新时代学生在交流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还面临着退休,但是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又缺乏教学经验[3]。

(2)音乐、美术、体育老师基本由语文或者数学老师兼任,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年轻教师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很多教师由于学校待遇较低,不愿意到农村学校教学,或者只把农村教学作为事业的跳板,积累几年教学经验后,就会离开农村,导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

(4)也有很多老师教学态度认真,但奈于教学手段和科目的限制,学生难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时间久了,将不利于山区学生的发展[4],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1.3  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认真,求学愿望强烈,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多数乡村小学只设了语文和数学课程,缺乏对英语课程的教学,导致学生外语起步迟,基础薄弱。由于小学教育落后,很多学生难以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就很难适应中学的教学要求。此外,有一些乡村学生上学路程比较远,需要跋山涉水、步行数小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上学积极性。

1.4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

由于当地很多家长受教育水平偏低,因此对于孩子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很多家长外出务工,缺乏与孩子的交流,也有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健康成长就行,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偏低。而有些家庭条件不错的家长,也存在错误的教育方法,认为只要花大价钱为孩子购买学习电子设备、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就是对孩子的培养[5],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知识渴求。

2  优化路径

2.1  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分配

当前城乡教育之间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办学理念和标准,使农村教育跟上城市教育的步伐,避免被城市教育边缘化。国家和当地教育部门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做到统一协调分配,使大别山地区能够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6]。当地政府还需制定一系列措施,调动教学工作者去农村工作的积极性,例如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增强当地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使各校的师资水平和教育资源均衡。此外,还要做到硬件资源共享,如图书资源和教学现代化设备等的均衡分配。

2.2  提高当地教学水平

“老师就是学生的再生父母”,这句话足以说明老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学生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都来源于任教老师,所以,如果老师既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还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地教育部门可以多组织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让城乡教师之间有一个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机会,提高当地教师的教學水平。

当地教育部门在增强山区小学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适当给乡村教师增加一些培训会,提高当地教师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硬件设施的能力,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除此之外,还应丰富当地乡村小学的图书资源,使乡村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再学习的机会[7]。在课程开设上,应适当增设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的课程,使教学课程丰富多样。在平时,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学生活动,促进城乡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挖掘学生的特长,促进当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2.3  增强当地教育观念

由于当地经济水平和传统观念的限制,很多家长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家中一般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持放养式态度,还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向当地家长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8]。当地政府可以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座谈会和宣讲会,向家长普及教育的意义,把“知识改变命运”的意识扎根于家长心中。同时,还应提高家长的榜样作用,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起到启蒙老师的作用,平时多和孩子交流,还要对孩子的学习和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

不止家長的教育观念需要加强,学生的教育观念也要加强。教师和家长要向孩子说明学习的意义和教育的重要性,还要向孩子传递“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让孩子明白,教育能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9-11],接受教育是他们的义务,学到的知识越多,将来的选择才会越广。

3  结束语

扶贫先扶教,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重视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是农村教育发展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琼,李勇,吴雄周.我国教育精准扶贫成效及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2):87-89.

[2]陈仕平,李丽娟.教育精准扶贫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江西科学,2018(6):1 056-1 060.

[3]黄小明.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2):216+260.

[4]王学男.精准扶贫背景下西藏中职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挑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3):32-37.

[5]刘延华.教育扶贫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8(21):58-59.

[6]杨大荣.教育引智 产业支撑 多元助力扶贫攻坚——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与精准扶贫工作案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6):24-26.

[7]方化.中国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刍议[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7,40(6):75-78.

[8]李蓉蓉,李桂.如何全面推进教育扶贫——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J].山西财税,2017(12):43-44.

[9]李华,刘宋强,宣芳,等.教育信息化助推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33-40.[10]陈玲.探究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6(14):74.

[11]吴虹.浅析精准扶贫与发展教育[J].粮食问题研究,2017(1):36-39.

猜你喜欢
经济学分析教育发展贫困地区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