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习总书记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聆听习总书记这段话,我的思绪又被拉回到四年前采写尕布龙同志先进事迹的那段日子。
尕布龙,这个名字对青海人来说,是亲切又熟悉的。
他用18年的奋斗,给西宁市留下了郁郁葱葱的青山;
用30年的坚守,为牧民在省城建起了一個家;
用50年的奉献,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爱戴;
用85年的一生,书写了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生命有涯,精神不死。
尕布龙所做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一个人民公仆应该做的再普通不过的事了。但尕布龙又确确实实是总书记提到的这样的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更有理由去纪念他,令人欣慰的是,在今天,尕布龙精神的火种,已在高原大地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