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经济

2019-06-11 05:49李娜
财讯 2019年7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网络直播

摘 要:从2016年以来,网络直播平台一直为人们所狂热追捧,在信息愈加公开化的现代社会,网络直播平台开启了生产网络红人的直播窗口,已渐渐为公众所接受。本文分析了网络直播的传播主要特点,并对直播经济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网络直播;传播特点;直播发展

一、直播经济简述

网络直播平台兴起的时间不长,目前并没有官方的定义。从狭义角度来看,网络直播是新兴的高互动性视频娱乐方式,这种直播通常是主播通过视频录制工具,在互联网直播平台上,直播自己唱歌、玩游戏等活动,而受众可以通过弹幕与主播互动,也可以通过虚拟道具进行打赏。

网络直播平台数量从最初屈指可数的两三家平台,增长到目前包括YY、斗鱼、战旗、熊猫TV等十多家直播平台。这些都似乎预示网络直播有望成为继游戏产业之后又一个盈得暴利的行业。

二、网络直播的传播现状

网络直播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文化业态,据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网络直播行业在影响力、经济收入、用户人数等方面都发展较快。目前,国内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平台数量将近200家,直播平台用户数量达到近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三、网络直播的传播特点

(1)从随时发布到现场实时发布

泛生活类的直播平台诞生,弱化了美色和竞技对主播的重要程度,能展现直播的核心价值:陪伴与分享,这也成了网络直播领域的大趋势。由于操作便利,各阶层的人们都能通过发布按钮把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的新鲜事情搬到网络上并实时与观众互动,同时也可以让观众实时观看别人的分享。

(2)从及时交流到实时互动

当前,国内网络直播的主要收入是用户充值后购买虚拟道具,为了吸引受众关注和赠送礼物,主播与受众互动非常频繁。在直播中,观众会送给主播虚拟的“礼物”,这些“礼物”换算成人民币并不便宜。赠送礼物后,用户的名字会显示在直播间里,如果用户送的虚拟礼物比较昂贵,其名字会被放在弹幕上,且送礼物送的频繁,还会呈现一种视觉特效,其他用户会留意这些“土豪”,最重要的是主播也會重点与送礼物的用户互动,受众在这一过程得到“满足”。

(3)从个性突出到个性十足

网络直播更加突出传播个体的个性,释放公众表达的欲望,个性十足的人们迅速成为不同话题的“意见领袖”,带着自己的跟随者不断地设置新的“议题”,强化了“人人即媒体”的传播格局。之所以是强化了,是因为早先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出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公众的个性。但随着新生代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升级以及互联网娱乐习惯形成,网络直播带来了更直接、更有效果的传播方式,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十足的表现需要和观看需求。

(4)保证最真实的用户体验

直播的直接性传播优势体现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无需转述,减少了“信息损耗”,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对网络直播平台而言,当直播行为开始,云端会同步抓取同步存储、同步传递,延迟不会超过2秒,平台也无法把握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文字、图片、视频都可以经过加工、剪辑、审核之后再公之于众,唯独直播,它可以让用户与现场进行实时连接,有着最真实最直接的用户体验。

四、网络直播发展展望

(1)名人的“聚气地”

2016年5月,韩剧明星宋仲基在“一直播”APP露面,创下20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的直播记录。相较于微博平台,网络直播平台有着更强大的实时互动功能,从名人直播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粉丝”的实时留言,并回复粉丝,对于发布新作品、计划以及澄清绯闻有着更优的传播效果。

(2)企业营销“新战场”

对于企业而言,网络直播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宣传媒体,是以视频为载体,将企业的产品、形象、文化、服务、品牌等需要宣传的内容进行集成传播,真实的企业、产品及服务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被用户看到。企业通过网络直播与用户互动,增加用户的黏性和品牌依赖性,实现粉丝效应,建立口碑,实现营销目标。

(3)新闻报道“第一线”

移动直播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拿着摄像头外出,网络直播把这种“覆盖领域广泛、生产门槛低、操作简便,交互方式更多元”的传播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如果说微博、微信开创了“人人即媒体”的传播格局,网络直播则强化了这种格局。人人都拿着摄像头,尤其是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充分发挥了广大网民的力量。

(4)“直播+”模式带动各行业经济发展

直播经济在去年年中已见顶。今后应该是把直播工具运用于各行各业的开始,称之为“直播+”,比如说教育、医疗、娱乐等各个行业把直播当作一个工具应用在各自业务,完善业务服务。“直播+教育”被认为是网络直播热潮中最有前景的市场之一,教育行业的特性使其与直播相当“般配”。相比传统教育模式,教育直播更具灵活性,打破了地域限制,同时互动性更强,成本也更低。

参考文献

[1]刘元臣.粉丝经济时代网络直播营销策略及模式研究[J]经贸实践,2019.01

[2]贾毅.网络直播的经济形态与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编辑之友,2018.5

[3]周蕊.网络直播的传播特色与发展出路探析[J]新闻世界,2018.06

[4]徐嘉遥.网络直播及其营销研究[D]吉林大学,2018.06

[5]苏文雪.斗鱼网络直播的社会责任研究 [D]河南工业大学,2018.06

作者简介:李娜(1993—),女,汉族,山西侯马人,学生,金融学硕士,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网络直播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网络直播的发展研究
媒介时空观下的网络直播研究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自媒体传播特点以及优劣势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