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列霞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经列宁和斯大林继承、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而来的民族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诞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深入分析了民族问题的相关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新纪元。这不仅为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也为习近平在新时代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启示。
时代背景
任何社会思想和理论的产生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在《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达到新水平,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社会矛盾尤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化,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一部分的民族理論,在上述总的条件下,还有其自身具体的背景和条件。
1.客观依据。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民族的兴起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民族理论提供客观依据。资本主义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产物。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基本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基本巩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初步形成,资本主义民族已经产生。这些新民族具有不同于以往社会形态下较为典型的民族形成过程和民族特征。
2.重要前提。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及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殖民地理论的重要前提。资本主义及资本主义民族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对内剥削史和对外掠夺史。民族独立战争及其解放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世界的扩张也在世界各地爆发,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关系发生巨大变化。
3.客观前提。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国际联合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国际联合、无产者与被压迫民族联合等思想产生的客观前提。英国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使得资本全球化局面初具雏形。但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使得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资本扩张的世界性也使得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日益全球化。
主要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论述了民族的发展及资本主义民族的形成、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实质及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等问题,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
1.民族的发展及资本主义民族的形成。资本主义民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称之为“资产阶级的民族”。他们主要论述了民族类型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民族形成和影响因素及其对各民族影响三个问题。他们认为,“过去的一切社会形态和民族类型无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暂时性”,而民族类型也必然随社会形态的发展历经原始民族、奴隶民族、资产阶级民族及社会主义民族。民族也必将在共产主义的一定阶段自行消亡,这是民族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打破了过去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经济和政治的高度集中使原来相邻的民族逐步形成具有统一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民族。因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资本主义民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资本主义民族的形成又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和落后民族的发展。资本主义民族创造出城市,使得千百万破产的农民和逃亡的农奴摆脱了乡村的愚昧状态而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乡村、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农民的民族及东方区域是被迫卷入,只能提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在全球化贸易中处于劣势。
2.民族问题的实质及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提出,阶级社会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及民族关系的实质就是民族间的压迫、剥削和对抗。阶级社会必然存在剥削现象,而在这种剥削制度下,阶级与民族是相互联系的概念,民族问题归根到底也属于阶级问题。资本主义的商品贸易开拓了世界市场,突破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得世界紧密联系,这是资本主义进步之处。但它又是以掠夺殖民地和侵略其他民族为代价,这就使得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化,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对抗加剧。而对于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阶级性和民族性互为条件,不能离开阶级性去谈民族问题,否则就会丧失无产阶级的民族立场,而民族问题的实质就是阶级斗争问题。因此,我们要运用阶级斗争学说去分析阶级社会的民族问题和世界性的民族压迫剥削现象。
3.无产阶级应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者在实现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过程中,要坚定爱国主义思想并发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要摒弃国家、民族的界限,联合世界被压迫民族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进而获得民族独立和自由。具体来说就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要克服狭隘的民族性,即文中提出的要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联合。工人阶级由于受到本国资产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剥削,才要不分国家、民族的界限进行联合。而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以及整个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因此,无产阶级须夺得政权将自身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民族才能消灭民族间的对立和剥削。对于无产阶级须把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其具体含义是:当祖国受到外部侵略时,工人阶级要在民族斗争中保卫祖国,此时的民族矛盾就成为次要矛盾;当民族解放运动过去,本国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时,各国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阶级敌人就成为国际性的,他们的解放运动必须在国际范围内团结起来,此时他们的国际团结就比民族团结更重要,民族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因此,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要把民族利益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当代启示
《共产党宣言》中的民族思想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它不仅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1.为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极力主张民族间的平等、友爱和团结,反对民族间的剥削和压迫。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七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但也面临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将其概括为“五个并存”,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因此,做好新时代下民族工作仍需要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努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提出全球化问题的同时也暗示,世界各国在对外交往中是独立平等的关系。世界各国和民族是紧密联系的共同体,一定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这也是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目的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形势向良好方向发展增加砝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更是重申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 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