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扶贫工作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而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脱贫的必由之路。如何进一步加强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使用和有效管理,确保资金真正扶到点上、根上,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扶贫资金效益,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使用则需以此为使用导向,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是实施产业扶贫攻坚,加快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次调研围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品牌培育、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重振烟草产业等几个方面,基本摸清了部分扶贫产业及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产业建设;扶贫资金;使用管理
一、关于烟草产业
旬阳县自引进试种烤烟三十多年,烟草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十年来,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局“稳定规模、提升质量、增加效益”的工作重点,烟叶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十年累计种植烤烟89.8万亩、收购烟叶209.86万担、实现产值18.42亿元、创税5.54亿元,烟草公司投资主要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設资金6.64亿元,成为我县最成熟的农业主导产业,为财政增收、企业增效、农民致富和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2013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烤烟产业出现下滑局面,种植面积、收购量、总产值均被商洛市洛南县赶超,烟叶种植规模急剧萎缩,产品质量徘徊不前,产业优势地位逐步下滑,面临的内部突出问题。
1.问题
(1)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烟叶种植保险业务滞缓,烟农收入不稳定。尽管开展了烟叶种植保险业务,但由于受灾面广,灾情叠加,承保部门受多方面因素限制,未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勘验定损,导致保险赔付不能及时兑付。后来因赔偿金额巨大,超出承保方本级理赔权限,需提交其行业上级审批方可理赔。经多次衔接协调,目前仍未达成理赔意向。严重的自然灾害给烟农发展烤烟带来风险,许多烟农弃烟转产,导致种植规模难以稳定。
(2)生产技术升级缓慢,烟叶可用性差。据统计,2016年全县上等烟叶比例仅为24.48%。而随着卷烟工商企业着力于中高端卷烟的发展,卷烟单箱结构年均提升1000元/箱以上,伴随而来的是各工业企业对上等烟叶的需求持续增加,平均达到调拨总量的60%以上。由此直接导致,一方面,工业企业需要的上等烟叶无法满足;另一方面,烟农许多低次等烟叶无法交售,引发社会矛盾。
(3)杂劣品种屡禁不止,烟叶质量下滑。由于杂劣品种烟叶耐加工性差,叶片薄,含梗率大,出片率低,可利用率低;内在质量差。品种良莠混杂,烟叶质量不稳定,导致烟厂不断调减购进计划。这不仅给旬阳烟叶声誉和质量造成严重损害,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烟农的经济收入,更严重影响到烟区的持续发展。
(4)烟叶商品意识不强。在烟叶生产过程中,烟农的商品意识不强,加之企业在烟叶收购过程中,由于站点偏多,执行标准不一致,散烟二次分级不到位、不彻底,“三混”现象依然突出,严重影响了烟叶商品质量,引发交售矛盾,降低了均价水平。
(5)危机意识不强。目前,烟叶特产税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比例在逐年降低,由峰值时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五分之一下降到2016年的十分之一。各种烟镇烟叶税分配比例也由县对镇4:6调整为5:5,县本级分成比重仍然占比很大,加之当前迫在眉睫的脱贫攻坚具体任务下,造成全社会对旬阳烤烟产业建设关注度降低,没有形成共识,没有拿出有效措施推进旬阳烤烟产业迅速走出低谷。
2.建议
(1)唱响烟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加强对烟草产业建设的领导,争取烟草行业的产业政策。力争用三到四年的时间,按照三步走的方针把全县烟叶种植规模恢复到8万亩,收购量稳定在18万担左右。2017年面对现实,把今年移栽到大田的烟叶种好、管好、收好,达到提质增效目标,为争取来年种植计划打下基础;2018年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强健烟草产业根本,吸引有意愿、懂技术的烟农归队种植烟叶,并彻底扭转烟叶均质化水平低、工业可用性差的被动局面;从2019年开始,正面引导和优化烟农队伍结构,吸收有条件、有文化、年轻有为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烟农,使种植面积恢复到8万亩,收购量稳定在18万担左右。
(2)调整激励政策。继续从烤烟税收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对烤烟种植大镇、大村、大组、大户进行重奖,提高镇级烟税分成比例,营造浓厚的产业发展氛围。县财政要从烟叶税中提取资金,对种植规模20亩以上的职业烟农土地流转进行补贴,对开展机耕、运输环节进行燃油补贴,鼓励烟农种烟积极性。扶贫部门要把重点扶贫项目向烤烟基地镇、村倾斜,向家庭农场、职业烟农倾斜,并将烟农产前投入资金纳入贴息贷款项目,支持烟叶产业发展。
(3)优化服务体系。协助做好生产技术普及、劣质品种杜绝工作;加强烟叶收购的组织协调,切实维护烟农利益;加大干部业务培养力度,确保每个种烟镇领导班子中有1-2名熟悉烟草生产的干部。通过全方位的优化服务,增强重振烟草产业的内生力量。
二、关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品牌培育
全县农产品加工户2759家,注册企业29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6个,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7亿元,高峰期实现税收8亿多元,就业人数达到1万多人,提供劳动者报酬近3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市场流通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框架。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地分散规模小。目前,除烟草年种植面积在5至7万亩左右徘徊外,其余农产品相对而言抗御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也采用传统手工工艺,方法简单,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半成品、成品无包装或包装过于简易,缺乏分工协作,没有专门组织机构,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2)加工企业实力弱。多数农产品以粗、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遍布城乡的小加工企业90%以上都是以米粮油面加工“主食型”结构为主。同时,现有企业大多管理落后、创新不足、资金短缺、技术滞后、效益不稳,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销售渠道不宽,市场竞争力弱。
(3)品牌优势未显现。一是缺乏精品品牌。二是品牌宣传的力度不够。三是打入县外市场的品牌有限。
(4)扶持引导力度不够。县上政策性扶持少而分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山林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总量较小,而且分散管理,难以有效的整合,对产业发展激励作用有限。企业资金相对短缺。
2.具体问题及建议
(1)把旬阳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和方向放在农副产品加工上,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专业的策划研究,做大做强骨干产业,全面提升我县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2)政府要着力帮助企业解困,实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高新区、经贸局要牵头建立政府与企业的日常沟通协调机制,至少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加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3)政府在产业和企业培育中要主动作为,真心帮扶优质服务。重点要担负起县域特色品牌推介的主体责任,通过财政投入抓好品牌宣传;协调解决大宗农副产品收购流动资金,搞活产销流通;抢抓扶贫历史机遇,整合扶贫资金,加大骨干产业基地建设及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力度。
三、关于扶贫资金使用管理
1.通过检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脱贫规划项目前期工作不够扎实。项目规划部门与各镇没有很好地对接,有些项目规划脱离实际,直接严重影响资金支付进度,加之,项目计划市县批复下达较迟,基层有效实施期较短,也是影响支出进度的主要因素。
(2)项目资金使用不够精准。一是随意变更项目计划。各镇不同程度都有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产业发展,有将产业发展资金计划项目调整到基础设施建设的现象,也有村与村之间相互调剂的问题;二是产业发展资金发挥作用不够明显。少数镇没有严格按照贫困户发展产业政策落实资金,将产业发展资金视同普惠政策实行“一卡通”补助发放。
(3)扶贫资金滞留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资金已经支出,由于会计资料不全未及时报账占80%以上;另一方面賬面还有结余资金未支出,一部分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质保金,另一部分属于产业发展资金尚未全额兑付。
(4)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工作衔接不够。检查发现,扶贫资金的项目管理都在镇政府社会事务办或者由扶贫专干管理,工作上与镇财政审计所衔接不够,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相脱节,很多项目建设情况财政部门不清,尚未形成合力。
2.建议
(1)建立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县上成立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指导组,具体研究制定全县在脱贫攻坚期间规范统一、可操作的报账程序。各镇要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扶贫专项资金清理清查工作组。一是对未完工的工程建设项目,要督促加快建设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期完工。二是对以完工的工程建设项目,要及时整理报账。三是逾期未完工、未报账的项目,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将结余资金全部收缴国库,重新纳入预算管理,重新安排建设项目。
(2)规范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县财政要及时下发资金文件,加快资金的拨付。各镇要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的使用规定,及时兑付资金。涉及产业扶贫兑现到户资金,镇扶贫办、财政审计所要通过“一卡通”直接兑现到户;涉及项目建设资金,依据相关资料(合同),及时将资金兑付到企业,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3)形成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合力。按照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在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的前提下,各镇要按进度、按计量、按成效,将项目建设资料边完善、边报账。县镇两级在资料完善的过程中,管项目要与管资金双管齐下,防止资金与项目管理脱节。
(4)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县镇两级在脱贫攻坚期间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建立专账,各镇明确专人管理。
作者简介:
周明玲,女,中共旬阳县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