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登山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6-11 06:30李林峰杜扬婷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发展现状

李林峰 杜扬婷

摘  要:高校登山社团奠定了高校登山运动发展基石,培养了黄春贵、曹峻、孙斌等顶尖人才,对我国登山运动事业有巨大贡献。另外,受限于宣传、技术、安全等原因,高校登山社团发展良莠不齐。因此,本研究运用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调查分析高校登山社团现状,探讨高校登山社团发展对策,为高校登山社团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登山社团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c)-0217-02

登山运动蕴涵着巨大的健康价值和心理效应,是全民健身首选运动方式,[1]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将登山运动与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合,[2]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形成大学生文化特色的登山运动,为普及登山运动和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是体育运动与教学实践合理结合的优良模式[3]。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法

利用CNKI数据库、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相关专业网站检索和查阅登山户外运动、体育社团、高校登山户外社团理论获取研究资料。

1.2 问卷调查法

对西南、西北、华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11所高校登山社团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基础数据。

1.3 数据统计法

通过EXCEL进行统计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登山社团基本情况概述

社团发展与成立时间、登山技术经验、校方支持力度密切相关,学校传统文化、专业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影响会进一步刺激社团发展。多元化发展是当前社团的主流,部分社团也是学校登山队会专注于登山或登山科考活动。高校登山社团组织结构完善,职责分工明确,日常管理与运行规范,使高校登山社团发展至今。因此,制度规范性是高校社团发展的保证。

2.2 高校登山社团运作现状

高校登山社团人员流动性强,优化成员结构才能实现高校登山社团持续发展。社团经费来源分为社团自筹、学校划拨两种形式,但巨额支出仍是束缚登山社团发展因素。登山社团制定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安全登山的重要保障,制度化管理与民主管理双管齐下建立监督机制,实现高校登山社团健康有序发展。

2.3 高校登山社团登山活动组织现状

对高校登山社团来说攀登时间限制大,山峰选择少,与商业登山活动重叠造成攀登路线拥挤,协助人员需求增加,混乱的秩序会增加活动风险。目前国内登山应急体系不健全,要实现独立自主攀登,需建设专业知识技术体系,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实现自我保障。因此,要建立高校登山社团管理组织,合理分配资源,发挥协调作用。

3  高校登山社团发展问题

高校登山社团存在宣传、安全、持续发展等方面问题,造成因素是多方问题的集中凸显,具体表现在:

3.1 宣传匮乏

高校登山社团作为单独个体很难形成大范围的传播。社团能作为宣传点的资源已被开发殆尽,主要依靠新媒体进行传播,不能形成热点效应。因此,高校登山社团要推陈出新,拉拢传媒合作,依靠学校资源,争取社会舆论支持。

3.2 安全无保障

高校登山社團所有的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安全登山的基础之上。高校登山社团缺乏实践场地和机会,特别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社团,自身实力弱、专业体系未形成、缺乏必要的指导,社团本身建设的杂乱无序使得安全保障机制无法发挥作用,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对高校登山社团整体发展构成致命威胁。

3.3 社团发展稳定性差

高校登山社团成员年级结构呈金字塔形,社团作为稳定的系统难以随着成员的流动而移动,加大了社团稳定发展的难度。没有合理的发展机制,就不能根植于校园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4  高校登山社团发展对策

4.1 整合宣传平台共联共享

整合宣传平台资源,建立共享机制,通过个体传播媒介实现群体传播。借助学校对外交流活动对外宣传,通过户外赛事接触户外活动商业运作模式为社团走出去寻求企业合作,积极参与娱乐节目丰富宣传内容。

4.2 加强登山户外运动学科建设加强规范性

高校登山社团发展的根本是自身建设,学校推动登山及户外运动专业学科建设可帮助社团构建专业知识技术体系,优化人员比例和结构,实现攀登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把登山社团打造成推广登山运动的先锋阵地。

4.3 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实现持续发展

紧贴学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登山社团立足之本。依靠登山特色树立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与高校学校体育相结合成为学校体育的组织者、参与者、宣传者。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高校登山社团体量庞大,科学管理水平低,发展参差不齐。指导与管理单位的监督工作力度不够,无法最大限度形成安全监管制度。社团发展缺乏有效支持,后续发展断层。社团活动特色显著,但受时间、风险和资金影响,难以实现新的突破。

5.2 建议

建立高校登山社团准入标准,使高校登山社团的发展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推动专业化建设,构建登山专业知识技能体系,依靠课程教育或者专业化培训构筑登山社团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体系,配合指导与管理单位要加强监督,主动地走出校门与公益救援组织展开合作,构建自己的救援保障应急体系。社团管理要实现动态性稳定体系,保证社团发展目标的持续性,实现社团发展战略的长期性。

参考文献

[1] 刘柏青,邱远.登山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0):6006-6009.

[2] 徐宏倩,牛鹏飞,张树敏,等.论户外登山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及对大学生的影响[J].运动,2014(12):102-103.

[3] 李丁.高校开展登山运动的实践与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0(28):473.

[4] 王维健.苏、沪部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现状调查分析[D].扬州大学,2013.

[5] 王艳.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1):17.

[6] 任远金,陈双也.论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33.

[7] 刘明明.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渝西学院学报,2004,20(3):45-46.

[8] 陶青.北京地区高校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9] 陈红.北京高校户外运动社团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