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辉 赵青 梁力
摘 要:通过对《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进行研究, 结合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挖掘《孙子兵法》中对于体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精华,为现代体育教学实践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通过研究发现《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对体育教学的指导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奇正相生,灵活善变(三)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四)避实击虚,因敌而胜。
关键词:孙子兵法 体育教学 谋略思想 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a)-0193-02
在中华浩瀚的文籍中,《孙子兵法》始终的屹立在兵家典籍丛林之首,历来为兵家必读经典。《孙子兵法》流传至今,已经不再是一部简单的兵书。更是一本涵盖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瑰宝。现代社会中,不仅军事家在研究它,一些教育家和体育工作者也都在不断的发掘《孙子兵法》中的理论价值以运用与自身领域的各个方面。体育教学和用兵虽然目的不同,但是体育教学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更多的方法。通过学习孙子的思想,可以更深层次的揭示现代体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完善体育教学理论,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1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知彼知己”是孙子兵法中引用最多的一条原则。也是对于《始计》篇进行的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知彼知己原则包括多个方面:第一,知是战的前提和基础。打仗之前绝对不能莽撞糊涂,绝对不能对对手一无所知。第二,要“详知、全知”。从狭义上说,知彼知己包括对于敌我双方实力上的了解和认知。但从广义上去说的话,它应当涵盖一些与战争相关的信息。如敌我的实力、气候条件、天气情况、地理条件、盟友诸侯等。在战略部署时,要充分运用“五事七计”来详细分析比较敌我政治、经济、将才、军备、地形、地貌等各方面的情况;另外,既要知敌天地之情,也要知道战争活动的必然规律,了解“示形动敌、致人而不致于人、以众击寡、因敌制胜”等谋略。
孙子在文章中把“知彼”放在前。可见在兵家作战中,获取敌方的情报和信息比分析自家实力更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如何知彼知己呢?
首先,我們应当充分的了解教学对象。个体差异上,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技能和身体各项技能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喜好以及对于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的态度和看法。群体差异上,应当了解学生的班风、学风、校园文化和学校的体育文化。
其次,教师应当有自知之明。了解学校的内、外部条件。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教学风格、知识结构、学历水平、科研水平等实际情况,能够灵活的运用内外部的条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最后,教师应当把“知彼”和“知己”的情况完全结合起来。以达到因地制宜的教学效果。
2 奇正相合,善变取胜
孙子在《兵势》篇中提到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战术思想。“正”者,即“正者当敌”,即言正面交锋;“奇”者,即“奇兵从旁击不备也”,即出其不意制胜。战争中,良将在作战前需安排两点技战术,即某一技战术必辅以相对的几个技战术,这就要看对方是“正”还是“奇”。这种“奇、正”结合,出奇制胜的观点和思想,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也可以演变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可谓“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应当像音乐家一样,运用五音创造出美妙的乐章;像艺术大师一样运用五色勾画出多彩的画面;像厨师一样利用五味烹制出美味佳肴。我们应充分借鉴“奇正”的思想,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班级授课制为正,分组教学和个别辅导为奇;常规教学方法为正,非常规教学方法为奇;教学内容上,传统教学项目为正,一些前沿的新颖的体育项目为奇;教学环境上,常规的场地器械为正,非常规的场地器械为奇,等等。如此,体育课就如同“循环之无端”而“孰能穷之?”。
但是,孙子在文章中提出“奇正相生”的观念。所以在教学中不能脱离了“正”的主要功能,也就是不能脱离了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体育教学应当以体能锻炼和技能学习为“正”。如果脱离了体能和技能而教学,体育课就漫无目标,散乱无章;如果体育课只关注发展体能和技能,那么就会枯燥无味,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比如目前很多高校开展了越野跑和定向越野跑等课程。但是任何练习还是围绕“跑”的练习为主,其他的练习为辅。当前体育教学领域里常提倡的“快乐体育、阳光体育”,旨在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很多体育课中间穿插了过多的趣味游戏。虽然这样的体育课看起来很美好,学生很喜欢,但是却脱离了体育教学中的“正”。那就是身体练习、技术练习、素质练习等等。这样的体育课能否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也就值得商榷了。
3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孙子认为在战争中,提前控制战场和阵地是率先掌握战机的必备条件。为了有效达到占领先机的目的,在《军争》篇中,孙子提出“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战略思想。灵活的处理好“迂”与“直”,“利”与“害”的关系,就可以做到“后人发”而“先人至”了。
“以迂为直”要求人们在处理繁杂的事物上,应当积极采用间接手段而不是直接手段达到目的。我们都知道,体育教学中的每一堂课,都应当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为了达到目标,老师们费劲口舌进行讲解,但是有一些难点学生往往很难以理解和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回到源头分析,并应当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比如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七式“左揽雀尾”的教学中,我们先可以把“捋”这个动作做一遍,然后告诉学生这一式之所以叫做“左揽雀尾”,就是因为这个动作像是在捋孔雀的尾巴。然后向学生们讲授“左揽雀尾”在实战中的用法。并让同学们分组体验“左揽雀尾”的实战技巧。表面上看,教师是多费了不少口舌。但是学生们通过对“左揽雀尾”名称的认知和实战的体验,反而会增进学生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记忆。
从体育教学来看,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开拓学生视野以及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似乎与教学目标并无直接关系。但往往是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教学技巧,往往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达到“以迂为直”的教学效果。
4 避实击虚,因敌而胜
“虚、实”是《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思想。是历代兵家最为崇尚的战术思想。孙子在文中提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的特性,在于能够“水无长形”,从而能够无孔不入。
体育教学,也应“兵无定势”,从而“避实击虚”因敌制胜,在“虚”和“实”中寻求灵活性。探求教学的“充实”之美和“空灵”之韵。课堂上,应当由“虚”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渲染好气氛;课堂中间,以“实”推进,因势利导的向学生传授新技能、新知识;结束阶段,教师嘎然而止,引导学生由“实”生“虚”。给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思考、回忆,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创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 褚良才.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 孙亚飞.孙子兵法[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
[3] 姚振文.“兵无常势”与“教无定法”——谈《孙子兵法》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借鉴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