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动实践的《运动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

2019-06-11 06:30罗维孙飙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

罗维 孙飙

摘  要:通过长期运动解剖学教学实践,发现当下运动解剖学教学模式存在较多弊端,主要包括教学模式脱离运动实践,教学大纲不够完善、课时一再缩减,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果不理想等。运动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和建议,以期通过调整理论教学内容打破教材中章节限制,与专项相结合增设实践课程真正做到教体融合,革新考試方法注重实践能力考核和学习过程性评价等改革措施真正提高运动解剖学教学水平,一方面调动学生对运动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对健康人体形态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能独立运用运动解剖学知识指导运动实践,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后续的理论课和术科学习。

关键词:运动实践  运动解剖学  教体融合  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a)-0164-03

Abstract: Through the long-term teaching practice of sports anatomy, we found the current sports anatomy teaching model has many defects, including teaching mode divorced from sports practice, the teaching program is not perfect enough and the hours are reduced again and again, the students, learning purpose is not clear and the learning effect is not ideal, and so on. So the reform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in sport anatomy is imminent. In order to truly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sports anatom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bov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including adjusting the theory teaching content to break the chapters restriction in the textbook, adding practical curriculum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sport, changing exam method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By the above means, on one hand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course of sports anatomy, on the other hand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deeper understanding to the healthy human form and structure and to guide the sport practice with sports anatomy theory, then to help students study better in both follow-up theory and sport skill.

Key Words: Sport practice; Sports anatomy;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sport; Reform of teaching model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学好该门课程无论是对于学生后期的理论课学习还是术科学习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但长期以来,运动解剖学教学模式单调、手段单一,各专业学生普遍反映运动解剖学课程枯燥乏味,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制约学生今后其他相关课程的深入学习,再加上千变万化的体育动作,更加深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2]。因此,改革传统的运动解剖学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当下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现状结合本人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经验,提出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1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现状

1.1 教学模式脱离运动实践,实验设施短缺

经调查发现,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包括南京体育学院在内的我国体育院校普遍存在侧重基础理论而轻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3],且理论课教学也更多的停留于表面,无深层挖掘。而运动解剖学不仅仅只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对于全民建身和运动训练的应用已取得较多成果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相关原理去指导运动实践,提高肌肉和各系统工作效率。

实验硬件设施是进行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前提,由于南京体育学院学生分布于两个校区,实验器材设施的短缺与陈旧更加凸显,这也成为教师讲授前沿知识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制约因素。

1.2 教学大纲不够完善,课时一再缩减

运动解剖学以正常健康人体形态结构作为基础,在运动条件下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变化与适应,内容涵盖所有解剖学基础与体育科学相關的基本理论[5]。所以,运动解剖学虽是基础课程,但与运动实践联系极为密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让体育专业学生加深对体育技术动作和常用的身体练习方法的理解,在掌握足够的解剖学知识基础上为提高技术水平、预防运动损伤等运动实践服务。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包括南京体育学院在内的全国大部分体育院校对运动解剖学等理论课程课时进行缩减[6],教学大纲中课时的设定由上世纪 90年代的108学时减少到现在的48学时或32学时(运动员班),而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且由于总课时的缩减,实验课时也减少至现在的6课时,因此授课过程中,无法将解剖学知识与运动进行深入、透彻的结合。

1.3 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足

通过对体育专业新生进行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文化课学习存在误解,学习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是为了考试或评奖评优而被动的进行学习,而放弃评奖评优的学生则只求及格。再加上运动解剖学有大量的名词、术语和复杂知识点需要记忆,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误以为只需要在考试前突击记忆背诵,因此在上课期间与老师交流互动甚少。

通过对体育专业大三学生进行访谈,学生普遍反映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认识到运动解剖学与自己最初的认识完全不同,这门课程对于自己的理论学习和运动技术学习都影响深远,而当时由于自己的认识不足限制的自己的学习。且在本人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大三学生专程到大一课堂进行运动解剖学的回炉学习。

1.4 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考试成绩差

以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运动训练专业4个班学生运动解剖学考试成绩为例(见表1),4个班共152人参加考试,百分制,其中90~100分5人、占3%,80~90分21人、占13.8%,70~80分29人、占19.1%,60~70分31人、占20.4%,不及格人数66人、占43.4%。即分数在7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比例高达63.8%,不及格学生人数几乎占到一半。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的学习效果极差,另一方面也再次说明运动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另外,也说明当下的运动解剖学考核方法存在不合理。

2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2.1 与专项结合增设实践课程

为适应运动解剖学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一方面变静态知识体系为动态实践操作,另一方便在实践中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提出设想:是否可以在运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增设室外实践课程。

首先,结合学生的专项,将运动系统等理论知识与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游泳、击剑、田径等各专项的实践训练课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课下再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接下来的理论课堂中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并进行课堂讨论。

其次,使学生在训练课上分析自己各个动作的关节运动形式、关节周围韧带软骨等附属结构的状态、肌肉的工作条件工作方式以及具体肌肉发挥的功能等,对专项中的各个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并做好记录课下进行思考与总结,然后在接下来的理论课堂中提出问题并讨论,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并提高技术动作水平。

最后,让学生在训练课中实时观察自己和队友的相关肌肉与关节的工作方式,进而分析为什么不同人做同一技术动作会存在差异,到底是哪一块肌肉或哪一个组织在限制其运动能力的发挥,想要加强某一块肌肉的力量或柔韧该采取何种动作方式,教练要求的各种练习到底作用何在,为什么教练会具体的要求做某个动作时的速度和关节活动角度与幅度等等,并做好记录课下进行思考与总结,在接下来的理论课堂中提出问题并讨论,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明白运动训练原理,预防运动损伤。

通过以上结合专项的运动实践课的增设,一方面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和服务实践,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的知识通过课外实践加深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真正理解。

2.2 调整理论教学内容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无论在何时都不能轻视和忽略理论教学的地位[7],要想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要进行理论教学的改革。

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将同类问题合并,打破教材中章节限制,进行串联式教学。一直以来包括南京体育学院在内的大多数体育院校都采用的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运动解剖学》教材进行教学,而该教材对于只有45学时或32学时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内容过多且分布零散,例如骨骼肌一章,其将各块关节独立开来分析,而不是以关节为导向,这样不利于学生将所有骨骼肌乃至整个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各肌肉的功能。若在教学过程中,以关节运动为导向,突出以关节运动为中心的肌肉功能,同时教会学生根据肌肉起止点分析肌肉功能的方法,进而帮助学生以关节为中心加深对肌肉力量和肌肉伸展性练习基本原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进行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有限学时内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由于现有《运动解剖学》教材内容多而零散,再加上学时一再压缩,且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若想给学生讲懂讲透,完成教学大纲的全部教学任务基本不可能,因此需要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精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需要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少而精,围绕运动这一核心展开,讲授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要突出形态结构与运动的联系。

与运动实际广泛联系,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8]。首先采用引导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其次大量运用运动实践与解剖学原理相结合的生动例子,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例如,每分析一个动作就让学生在课堂上作出示范,或请身材健碩的学生上台来作出相应动作供学生们分析。比如:分析多关节肌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不足时就可以请同学们起立来做屈髋伸膝和伸髋屈膝的动作来感受,分析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时可以请同学们在课堂上做俯卧撑动作来感受肱三头肌的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分析不同肌肉的功能和力量练习方法时,可以请同学们作出相应的动作来加深感受。

2.3 改革考试方法

对于运动解剖学课程的考核,多是采用闭卷考试结合平时成绩(考勤等),一方面考试形式单一,另一方面对于运动解剖学这样一门与运动紧密相关的课程,笔试的考核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为更好的适应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对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深入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议对考试的形式与内容进行改革。

首先,笔试考试题目应力求多样化,且考试内容能密切联系运动训练和身体活动的实际,以解决运动训练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避免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的状态。其次,增加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项,对专项常见动作包括同学的错误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并根据考试要求做出相关动作等。最后,注重学习过程性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学习动机,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避免学生出现临考临时抱佛脚、考完就忘的现象。

2.4 使学生形成对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正确认识

在开学第一堂课将运动解剖学课程进行深入的剖析,指出运动解剖学的重要性以及其与其他理论课程的不同之处,告诉学生运动解剖学并不是一门要单纯死记硬背的学科,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从而端正学生对运动解剖学课程的认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传输具体的解剖学分析方法并确保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分析运动解剖学相关问题并能合理运用于运动实践中。

3  结论

随着各学科的不断发展,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都需要在漫长的实践中摸索和革新,而作为一门如此重要且目前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体育学基础主干课程,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显得尤为迫切。相信通过以上改革措施,一方面能有效调动学生对运动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对健康人体形态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能独立运用运动解剖学知识指导运动实践,进而使得学生能更好的进行后续的理论课和术科学习。

另外,由于运动解剖学的课时量极为有限,实践课程更为有限,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大量知识点无法深入展开,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建议增加运动解剖学的课时量,使得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能更加扎实。

参考文献

[1] 王永风.《运动解剖学》启发互动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1):245-246.

[2] 皮亦华,马景卫.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学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08(6):31.

[3] 王淑兰.关于几种生理学教学方式的体会[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3,35(1):47-48.

[4] 杨健科.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的行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5] 丁鸿祥.关于体育运动中发展肌肉力量和柔软性的解剖学依据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5):17-18.

[6] 袁爱国.运动解剖学考试改革浅析[J].科技视界,2015(27):198.

[7] 林乐迎,刘瑞珍.运动解剖教学在新形势下的改革[J].卷宗,2015,5(10):176.

[8] 赵文鹏,张娟.医学营养学教学中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运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5(3):18-22.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国际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网络平台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革
《日语听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项目中期报告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信息化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湖南工学院《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现代学徒制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