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一鑫 张琳 鲁琦
本文旨在通过对武汉万达集团旗下汉秀剧场为例,就现今所存在的科技文化演艺模式与其所想要传播的传统历史文化内核是否兼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了解演艺形式与文化内核并行的合理方式。
一、汉秀发展现状
《汉秀》剧场于2014年12月在武汉隆重开幕,自开幕以来至2018年12月,《汉秀》剧场的演出舞台超过1347场,共招待的观众约120万余人次。《汉秀》剧场的舞台由3个部分构成,由下至上,分别是1个深度为8.7米,容积为1000万升的游泳池,在游泳池上方有1个由16个自动升降台搭成的舞台,在舞台的上方有3个可360度旋转的LED屏,同时配有2000座可移动坐席,观众有270度广角观演体验。除了在硬件上有着巨大的投资外,《汉秀》还有着高配置的团队。《汉秀》拥有的创意团队和制作团队就有162人,艺术表演形式也有10多种,还聘有超过10个国度著名的表演艺术家90多名。拥有如此雄厚的团队力量的《汉秀》可以表现出无与伦比的舞台,在高科技光声电的运用上,《汉秀》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观众也对此称赞有加。著名艺术大师杨丽萍和业界内人士对《汉秀》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赞赏《汉秀》在表演形式上精彩绝伦。虽在舞台的表现形式获得大众肯定,但是在舞台内容上的表现却没有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大多数观众都觉得《汉秀》没有表达出传统的当地楚文化,内容比较空洞,与表演形式隔离。
二、汉秀科技创新与演艺的现状
(一)凸显楚汉文化元素
《汉秀》取于汉族、楚汉、武汉文化的骨髓之意,整个剧场的外形也是以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大红灯笼,且在《汉秀》演出中亦不缺乏十二生肖、汉服、龙、编钟、丑角等一些基本的中国元素。但由于在实际演出中,《汉秀》更强调的是剧本对于表演情节的铺垫衬托作用。
(二)创新剧场设施
在汉秀剧场的设计中,观众席使用了立体全景环绕的旋转坐席,并配置了可环绕LED屏,给观众极优的观看效果。在剧情的设置中强调了对于科技演艺技术的全面显示,使观众能把控了解到演出中的每一个细节,带来更全面的体验感受。
(三)国际化手段展示作品
《汉秀》是传统文化与国际手段相结合的产物,《汉秀》主要是想要体现传统的楚文化与科技的运用,但在整个《汉秀》的表演中,有着总导演在之前作品中的影子,其舞台和情节的设计都深受之前作品的影响,有这国际文化的缩影。
(四)资本介入文化传播
《汉秀》是万达集团进入文化领域的一重大决策和投资项目,万达对于《汉秀》的定位也是大体量和高资本投入。换言之,《汉秀》也就是万达集团在资本堆上砌起来的城堡,这体现了万达集团对于汉秀剧院的投资与期望,这都成为了《汉秀》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楚文化被强行插入,未体现独特的为变化魅力。却并没有体现武汉本地的文化特色,缺乏对当地文化历史传统的梳理,文化元素被生硬插入,没有统一性和连贯性。演出的情节是围绕一堆男女的爱情故事而展开的,在整个演出中穿插了丰富的融合科学技术的舞台演出,但在整体的表演上,未做到紧密围绕男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开,让现场的演出场景显得零碎破烂,以至于故事情节被弱化,难以让观众融入情景。取自武汉本地名剧《徐九经升官记》且贯穿始终的“丑角”,也并未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整体演出缺乏统一的风格,没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过于炫技,忽视本身的文化内涵,观众体验感不足。《汉秀》的主要卖点便是精湛的高科技舞台技术,尽力打造舞台的高科技效果,以此激发观众的感官感受,但忽略了与观众在心灵上共鸣的产生。致使观众对于汉文化的体验感、交流互动感没有获得满足,让整体的演出缺乏文化内涵。
(三)国际化与本土文化隔阂,过于生搬硬套。《汉秀》是万达集团与弗兰克·德贡娱乐集团合作的产物,由“O”秀、“梦”秀以及现今仍最具影响力的澳门“水舞间”演出的执导者弗兰克先生亲自导演创作。因此《汉秀》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些许的国际文化影响,这是由于国外的名导还并未跳出以往的文化作品的背景圈,对于传统的楚文化的理解缺乏深入的认识了解,以至于不能满足观众对于当地文化的体验,且难以征服国内观众。
(四)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并未大力促进楚文化的传播。《汉秀》最初的计划定位带有强烈的资本主义风格,是万达集团计划在武汉黄金地段,打造中央文化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别克*汉秀》剧场和电影乐园都是万达集团下的大投资项目,其中《别克*汉秀》剧场以的外观造型是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红灯笼,电影乐园也是以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金色编钟为主体,这两个项目都是万达集团下大体量、高投入的高端文化产业。由此可见《汉秀》看重的是经济资本的投产,而不是文化资本的积累与转化。
四、建议对策
(一)企业需要意识到科技演艺其最终落脚点依旧在于文化旅游,不仅是科技演艺发展的需求,更是其深层次的内核。无论是依托于场地景点进行的实景演艺,还是在剧院中进行的科技演艺,都需要深深地立足于丰富的文化内涵之上。对于《汉秀》的演艺形式与故事内涵来说,都只有将楚文化进行充分的展现与映射,才能在日渐蓬勃的科技演艺中拥有自己不败的一席之地。
(二)以观众为中心是第三产业要时刻注重,不可违背的不二法门。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根据时代发展特色进行切实合理可行的创新创意改版,提高科技演艺在服务方面的能力,才是提高观众体验感与剧院体验效果的必经之路。将剧院创新、管理与服务三者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才会带来机遇,迈步向前。
(三)政府与产业需要齐心协力的培养一批行业精英,不仅需要具备极高的行业素养与风向预感,拥有能够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特色的能力,更要擅长将国外优秀技艺与本土化相结合,提升楚地文化产业资本与科技演艺行业的整体氛围水准。
(四)需要进行科技演艺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要依托于城市文化资源,并重视发現、发扬传统文化,为演出富裕足够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吸引到消费者。要充分的与时俱进,不断满足观众日益精细化、专业化的精神文化层面需求,开发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主动尝试文化跨界的搭配,扩展延伸产业线的发展,推动科技演艺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1.武汉工商学院 管理学院 2.湖北商务服务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武汉工商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重点项目(ST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