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品牌的建设

2019-06-11 10:48董巧燕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特色德育

董巧燕

[摘           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德育品牌建设提升德育有效性成为中职学校践行的热点,实践证明,中职学校的德育想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构建德育品牌。就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品牌构建的现状、误区和建设策略“三阶段”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今后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提供操作性较强的理论支持。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194-02

一、关于学校德育品牌

“品牌”一词源于古挪威语,意思是“烙印”。品牌作为组织的无形资产,不仅是一个组织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组织实力的重要标志和宝贵财富。学校作为一种育人组织,在为个人成长奠基,为社会发展服务时,同样应拥有自己的品牌。学校德育品牌,一般是指在鲜明的个性特点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广泛性影响力的学校德育模式和德育文化。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主要呈两种趋势发展:一是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德育要求和意见,并组织专门机构进行研究与构建。例如,广东省教育厅依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于2008年7月设立了“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对全省中职学校德育进行调查、指导与研究,发现典型、总结成绩,引导中职学校培育特色、打造品牌,很多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二是把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立足校本和学情,追求实效,提升德育品牌的整体影响力。例如,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三个特别”德育品牌构建过程中结合被誉为本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典型“宝安模式”,通过实践培养学生改造生活、创造生活的意识与品质在学习、见习、实习中体验到个体成长、性格完善、理想实现等的成就感,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学校德育品牌效应显著。

基于中职生在经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在现代教育和德育理念的指导下,诊断自身优势资源,提炼主题核心,研究校本行动,构建具有特色的中职学校德育品牌正势在必行。

二、中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现状与误区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实效性的提升备受关注,德育品牌的塑造也成为中职学校践行的热点,品牌的创建也呈飞速发展的态势。但中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误区,制约了中职学校德育品牌的发展与德育有效性的提升。一是片面追新求异而忽视学校传统文化资源。部分学校没有正确地认识学校文化传统与学校德育品牌的关系,将追新、求异与德育品牌的创新等同起来,没有从学校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中挖掘德育特色、凝聚德育理念。这种本末倒置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德育品牌的无根性,使学校德育品牌在未来发展中陷入困境,不仅难以真正彰显德育品牌的魅力,更难以担负传承德育品牌、创生学校文化、提升德育核心竞争力的历史使命。二是将德育品牌建设内容与日常行为规范混为一谈。部分学校时常模糊德育品牌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界限,甚至将二者等同起来,忽视特色发掘、主题提炼等关键环节,将日常规范作为德育品牌创建的内容或主题,无疑弱化了德育品牌的教育意蕴和内在张力。三是部分学校对德育品牌的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出现以外延式发展代替内涵式发展的误区。部分学校管理层将德育品牌商品化、产业化。学校投入大量经费聘请文化公司对德育特色、德育理念、德育产品进行系列化包装。借助宣传的力量使学校取得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从学校长远发展来看,这种商品化、产业化的德育品牌缺乏文化底蕴,远离学校师生价值理念,最终会与学校德育发展背道而驰。四是不少学校将德育品牌视为“金字招牌”,认为一旦树立起德育品牌,就可以坐享其成、一劳永逸。其实,优质的学校德育品牌往往是其他学校效仿的对象,若满足于眼前的成果停滞不前,很容易在长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甚至走向衰亡。

三、中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策略

(一)特色选择和确立阶段的策略

就学校德育特色的选择和确立来说,目前国内各中职学校主要从理念创新和目标创新两大板块入手。

1.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是中职学校德育品牌构建的先导,必须符合时代发展和学校实际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论指导策略。比如广州市天河职业高中提出的“期望教育模式”,就是以期望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德育品牌构建。二是观念更新策略。如佛山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提出的“城市化意识”的德育理念,以城市化发展和职业教育城市经济服务属性与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为要求进行德育品牌构建。三是时代潮流协同策略。比如佛山南海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提出的“诚·爱”德育理念,就是根据当前社会关注的仁爱精神和诚信文化提出的,符合当前社会呼唤诚信、企业呼唤诚信、幸福呼唤诚信的主流诉求。四是与企业协作的策略。比如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以德立校”,把脉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构建“职场”德育模式,适应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岗位文化的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

2.目标创新

中职学校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学校应该明确、具体的提出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中职学校目标设计是理念创新的具体化,为德育品牌构建的实际操作提供检验标准和改进思路。德育品牌的目标创新首先要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并综合考虑学校管理风格、教师特长、学生需求、学校科研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和优势项目,确定学校可持续发展平台。其次,目标共识只有真正内化才能实现其价值追求,才能凝聚群体力量,保证目标落到实处,因此,对德育品牌的目标要求应该进行充分的討论和宣传,使每一位参与者甚至家长都对德育品牌构建达成基本共识,并努力转化为自觉行动。例如,广东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把“德能”作为核心理念,“德能”教育明确以“德能与技能并重,德能为先,一专多能,培养适应社会和卫生事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育人目标,以“行孝、三思、奉献、利他”为核心内容,以《弟子规》为抓手,以孝亲感恩教育、奉献利他教育、礼仪教育、技能教育为载体,很好地回答了培养的学生“到哪里去”的教育哲学思考。

(二)组织与实施阶段策略

1.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中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实施保障,能有效促进德育新理念和新目标的实现。科学的管理机制一是要从科学的管理制度入手。德育工作是首“大合唱”,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如普宁职校的“三位一体”管理制度模式,从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制度到绩效考核制度,再到学生的“军事化”管理制度,三位一体形成特色德育管理模式。二是创新常规管理。在学校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发挥中职学校特色,增强管理实效。如中山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企业化”班级管理模式。三是突出德育的主体。在制度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引导,让外部的管理制度直觉内化为师生行为准则。例如,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在“自主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极大地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彰显了教育的本体功能。

2.队伍创新

德育团队是中职学校整个德育品牌构建的主力军,德育团队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品牌构建的质量与效果。对德育师资的建设,我们一方面以培训为主,提升德育教师的科研、专业、身心等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如广东财经职业技术学校以德育教师培养制度和班主任素质提升制度为重点,提升德育团队各项德育能力指标的养成。另一方面注重德育教师个体发展,并以点带面,辐射全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如清远市清新职业技术学校“仁·爱”德育课题,就是先培养一批优秀的特色德育教师,然后在全校形成带动和示范作用,由此推动整个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3.途径创新

这里说的途径创新主要是指德育内容实施的物质依托,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向着手。校内可以依托德育课堂、德育活动、学校文化节、社团活动等方面,也可以是校园环境和实训场所。校外则可以利用企业实训、社区德育、校外志愿活动等方面进行德育特色教育。当然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需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取舍、组合和创新。如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利用周边企业资源,建立企业管理部门体验文化和在车间厂房体会职业精神的德育模式,让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得到实际的感悟和提升。

(三)巩固完善和提升阶段策略

1.课程创新

首先把树立德育“大课程”观念,把德育课程融入教学生活各个方面,教师要注重德育“生活化”,做到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其次,完善德育课程体系。要坚持做到国家与地方、校本课程的兼顾,必修与选修的兼顾、学科与活动的兼顾等等。如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针对学生个性活跃、张扬活力的情况,支持学生组建个性社团活动,并将特色社会活动作为正式课程进行课程打造,形成系统体系。再次,鼓励德育教师自主开发校本课程或者班级课程甚至是学生自主课程,积极探索与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相结的德育课程理论,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科研创新

德育品牌的构建创新需要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作为引擎。因此在科研创新方面,一是可以以学校为主体积极申报各类德育课题,加强德育研究,整合德育办学资源,寻求更多的外部支持,弥补自身德育弱势,从而完成德育品牌的整体构建。如佛山市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打造的“城市化意识”德育品牌,就多次申报“城市化意识培养模式”主题研究课题,并认真构建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案,为德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鼓励广大德育教师申报自主特色德育课题,如佛山南海区职业技术学校申报的“忠诚教育”德育主题,广大的与教师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申报与该主题相关的德育课题,并完善申报制度和评价机制,促进学校德育品牌精髓贯彻的整体深入。

以上是笔者就中职学校德育品牌构建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发展的重点策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上述各階段策略不是线性连接,而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特别要强调的是学校德育品牌并非某一种模式,也并非某一种单一路径,只有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把握好德育品牌构建“三阶段”的重点工作,在德育理念、目标、途径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注重创造性发展,才能建设出独具特色又不失本色的学校德育品牌。

参考文献:

[1]王宗亮.中学德育特色的创建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李季.论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J].小学德育,2010(1):40.

[3]罗莹.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4]王征征.论中职学校的职业特色及其彰显[D].四川师范大学,2011.

[5]赵国忠.如何创建特色学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汪永智.特色与品牌:广东中职德育的创新实践[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7]郑雪松,刘冰雪.当前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误区[J].中国德育,2016(20).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特色德育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