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彩霞
[摘 要] 养成教育是一个人终身的德育必修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现阶段的中职教育而言,养成教育在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勤奋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性、积极的劳动意识等方面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个中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养成各种良好习惯,遵循教育规律,采取有效对策,进行养成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关 键 词] 中职生;养成教育;英语;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96-02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养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在思想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学生行为规范的好习惯。对目前的中职学生来说,养成教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进行,养成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将会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中职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中职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别人的意见、与人交往能力差、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等。而这些问题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2.缺乏自律的意识,主动性较差。主要表现在:没有节约意识和劳动意识,并且意志力薄弱。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无心对待学习。主要表现在:在学习中没有确定目标,导致学习过程中缺乏坚持的动力,学习自觉性较差,对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或不喜欢的老师悲观、抵触情绪,经常缺课、逃课。对待学习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悲观、抵触情绪。
三、养成教育对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
(一)塑造正确“三观”,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对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其目的大多是为社会培养高技术性人才。所以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整体氛围上,与普通的初级中学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也导致了中职学校的教师与学生管理队伍对学生中可能存在的特殊心理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自身的性格方面有着了许多问题,例如自私自利、不愿意劳动、缺乏集体意识与团结意识等。学校通过针对性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教师的及时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以后更好地在社会中站稳脚跟。
(二)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做到自律,学习过程缺乏目标和正确的方法,再加上在学习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逐渐普遍存在厌学的情绪。
针对中职学生的这种特殊情况,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课特色来设置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逐渐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律,形成很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在英语课上,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自信心这一方面。通过创设英语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首先要营造一种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例如中职英语教材第一册Unit1中Nice to meet you!我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设计游戏竞赛法、直观教学法、参观体验、模拟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参与感。其次,应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学习,原因可能是对学习的过程和目的很模糊,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哪些学习任务,进而使学生能够参与课堂的学习。
2.学会欣赏学生,教育家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車、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首要的任务是学会欣赏学生,要学会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闪光点,然后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要知道经常逃课的学生或许在校运动会上为自己的班级挣得荣誉,吵课的学生或许在班级中有很强的号召力;不爱学习的学生或许能帮老师搞好后勤活动……作为老师我们何不让他们多表现这些优点,让他们锁住这些优越感,激发他们的激情呢?然后老师在抓住他们思想上醒悟的这一良机,给耐心启发,引导帮助,促使他们扬长避短,使其向另外方向转变。
(三)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大部分还处在青少年时期,本身的自控能力较弱,再加上家长对学生的过度保护,使学生普遍不能在生活中做到自律。所以学校的教师一方面要从思想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严肃纪律来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让学生逐渐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控自律能力,不仅对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有帮助,更能够在结合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的情况下,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为中等职业学校本身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帮助,更能够让他们形成遵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习惯,对学生在三年后的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识、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在学校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所教的学生一些仍然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我们心中时刻都要有爱,时刻都要向学生倾注爱。中职学校的教师,能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真心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就能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感受到被爱,被尊重,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让教师能够更好地给予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引导和帮助。
(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就业打好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兼具技术性、实用性的人才。但是在目前的中职学校中,却往往存在着学生缺乏劳动的意识,与学校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实习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技术比赛、参观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
(五)培养良好的基础素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形成
目前,中职学生存在种种问题,他们内心形成了很强的挫败感,少数学生还以“失败者”自居。因此他们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形成了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在基础素质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教师要通过在思想方面进行长时间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让他们在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生活。
四、养成教育与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认为自己“朽木不可雕”,难成大器,而自我菲薄、自卑自弃的情况。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真正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和尊重,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人性化教育,多关爱,多鼓励,所言所行以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底线,以促进学生快乐发展为标准。以生为本就是要减少过多的“刚性要求”,适当增加“贴心服务”,顺应学生心理、生理变化的规律和需求,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以高尚炽热的情感感化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确立人数追求目标。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冷静、机智地面对学生“犯错”,既分析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又考虑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教育批评学生有理有据,适度适当。以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明白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温暖,感受到自我的重要性,体会到学习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他们才会进步起来。
(二)轉变单一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活动体验。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经常会有教师把教学效果差归咎于学生自身的基础差的情况。实际上,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并且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将听、说、读、写能力的练习贯穿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在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的前提下,学会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在生活中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转变教学方法,促进语言的运用能力
在目前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语法的学习上。在授课时,将课堂内容按语言点进行划分,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只是单方面地讲解英语语言知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还只是停留在机械的背诵记忆这一个阶段。但是,对中职学校的英语课程来说,实用性才是最重要的一点。英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中职英语课程标准》在其教学理念中,对中职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关注学生对英语课程中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提出要进行“任务型学习”。也就是说,教师在授课中要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策略以及实际的学习效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英语知识发展成为一种能力,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这一个基础的层面。《中职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基础上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任务活动的设计在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我认为在现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脱离实际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僵化、脱离实际需求等问题,尤其是学校英语教学方面,不仅仅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问题,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而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就不能仅仅要求学生做出改变,学校与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在教学中积极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要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先的理念。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做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课堂模式,采用双向互动式的课堂,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形成更有利于双方沟通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样,教师才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及时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学生出现问题时,通过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并且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