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惠
[摘 要]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变的主体,特别是在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摒弃以往教师过度主导的教学方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才能确保教学成果更加理想。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因学生个人基础各不相同,思维方式也有差异,更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规划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以学生为主体;中职教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115-01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长久以来都始终站在不平等的位置,学生受教师的主导,教师习惯于命令、要求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学效率与质量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中职阶段,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必须以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思维规划教学,体现教学的针对性,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故文章将展开进一步分析。
一、明确语文知识的本质
一直以来都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说明文学并不似比武,是胜是败高下立判,只能依靠多数人的认可,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一篇文章,可能有人非常喜爱,也有人认为毫无价值。这便是语言知识的本质,并无一个非常明确的好坏对错标准。所以当前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秉持着以教材答案为准的苛刻思想开展教学,是与语言知识的本质背道而驰的,同时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不尊重。为了帮助教师排除这样的思想,校方首先应当做好思想教育,不妨让教师选出某一篇自己已经读过的文章或是文学作品,在网络上搜索评价。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对文章的看法不是绝对的,无论是对文章中的某處情节,或是某个人物,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久而久之,教师的思想包容度便会更高,不再“一言堂”,但是最为重要的前提是教师首先要具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1]。
二、尊重学生的个人思想
每个人都有权利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即主见。不仅是在学习过程中,在生活中,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人的独立思想都是确保其有所进步,有所造诣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对中职学生来说,因每个学生都已接近成年抑或已经成年,是有独立意识的人,个人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处事观念都有差异,教师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不仅不能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学生,反而应当激发学生的表达,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体现对学生个人意志的尊重,应当多提问,并且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进行讨论。例如,教师在讲解文章内容时,自己所要讲解的,即便是教材中给出的文章主旨,也要给学生提问质疑甚至是反驳的机会。在开始讲解之前,教师可以首先告知学生:在“我”表达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问题,可以在“我”的发言结束后举手提问,这是每个学生的自由。在学生提出反驳意见时,教师不应马上辩驳,而是应当询问原因所在,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更乐于表达,善于表达[2]。
三、针对性因材施教
中职学生生员来源广泛、复杂,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个人思维观念千差万别,甚至是年龄段也可能有差距。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能力特长与短板亦不相同。所以,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教学。例如,针对口语能力尚需强化的学生,可编成口语组,着重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对写作弱项的学生,可编入写作组,开展集中性的写作训练,强化写作技巧,激发写作热情;对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的学生,应当进一步增加阅读量,积极开展课下阅读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体会优秀作品的内涵,学会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引导方式,才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这是至关重要的。
四、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中是帮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明确学习方向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受打击,同时帮助学生明确后续努力的方向,教师必须以更具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展开教学评价。并不是完全回避学生的短板,而是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势与问题,不能一边倒,过于苛刻地以对错好坏而论,便有失客观。例如,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强,但是口语表达能力并不优秀,教师便要首先使其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使其意识到其口语能力的不足,对每个学生都这样评价,学生自然会逐渐摆脱区别心,学会从客观角度思考,这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得到充分重视[3]。
中职阶段的语文教学对象是已经接近成年或是已经成年的学生。鉴于学生的各方面基础都有所差别,所以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才能够得到理想的教学成果,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文中展开了进一步讨论,望能够作为有利意见,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汪志敏.以学生为本位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J].现代职业教育,2018(18):128.
[2]杨年青.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中职语文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11):61-62.
[3]王艳芝.浅析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05.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