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焕
[摘 要] 分析当前的中职教育,可以发现其具有实践性、技能性、职业化、简易性等特点。因为中职教育的初衷是尽可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计算机操作能力作为基本的实践技能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在不断强调所学基础技能的同时,还应当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综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42-02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产业化、知识共享化的整体大趋势影响下,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就业岗位更倾向于具备获取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和交流信息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就此,当前我们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也面临严峻的考验。衡量一名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主要标准,在于学生对已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水平,以及应用所学计算机知识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科学提升工作的能力。
一、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问题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分析不到位
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等。其中部分内容的专业性比较强,大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不太感兴趣。某些日常应用的软件应用,如:Office、Excel和PowerPoint,学生看起来已经十分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也相对良好,但通常在上机考试操作的过程中会漏洞百出。
因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会随着操作系统版本及相关软件的升级,更新换代非常快,学生的知識储备往往跟不上实际应用的发展变化。并且相关书本的内容往往从修订到应用要经过很长时间,因此相关内容相较时下前沿知识会有些落伍,同时部分内容过于冗长繁杂,会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材不能同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关系不太大。所有专业均是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
(二)针对教师的教学对象进行综合性分析
教师在针对中职学生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本身具有的能力差异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教学内容上的深度调整。因为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会有部分学生产生相对较为明显的厌学情绪,在其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这些学生采取对应的激励和惩戒措施,以教师的外力进行监督和鞭策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学习的懒惰心理实施干预手段,以求学生能够真正把握好课上时间。
对于中职生来说,因为其地域、经济、内涵和家庭的影响均有不同,学生使用电脑的熟练程度也是各不相同。会有部分学生对电脑的操作和运用相对熟练,此类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要相对轻松一些。然而对部分学生而言,其对计算机的兴趣爱好有所偏差,并在学习过程中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甚重视,导致存在消极学习情绪。
(三)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通常教师授课先讲解知识点,而后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演示操作过程,最后上机指导学生练习。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为:前期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教师在演示操作时,学生不注意模仿和学习,在后期实际案例操作练习中,学生就会困难重重,就需要老师多次进行指导。使得课堂内容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因此,学习过程冗长、重复,效率不大。
开展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因此,学生的上机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中职高专院校局限于学校规模、师资、财力等因素,众多中职学校普遍采用大班上课,以此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但是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二、多种教法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一)多媒体结合实操演示教学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教学需要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共同作用下以更多更有效的表现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需要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提升自己学习知识的效率,进而使自身的知识更加扎实。因为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同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融为一体,所以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板书,同时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会变得更加频繁,从而有助于双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关于“春节的海报制作”知识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使用PPT来进行相应的艺术化创作。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查询,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并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使之能够完美契合自己的设计构思。而后教师指导学生在海报中插入中国红的元素,以及春节对应的象征性意象,学生能够尽量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以及作品成熟度。通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向学生更加全面展示关于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等内容的最新使用方法,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时效性。
(二)微课教学法弥补学生知识漏洞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因此中职教师需要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归根结底,信息技术的革命带来了更多更有效的授课方式。因此,教师积极采取微课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体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了微课的元素,使得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更加灵活,同时有利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关于“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的内容时,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普遍不高,故而需要教师进行整体的讲解和回顾。因此,教师向学生介绍微课的讲解方法,学生通过微课的视频能够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所采用的有效方法。整的十进制数除以二,得到的商再除以二,以次类推直到商为零时为止,然后在旁边标出各步的余数,最后倒着写出来,高位补零就可以得到实际的转化数值。归结为“除二取余,逆序读数”。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专业讲解,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获得知识的愉悦感。
最大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将教师的微课保存下来,利用课余时间,对于课堂上掌握得不是很好的模块,反复学习,直到弄懂为止。这样,也方便了后期的复习整理。
(三)实际案例教学法提升学习兴趣
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依据当时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要求来进行制订的。教师需要把基础的知识点融合进生动具体的典型案例中来,通过案例来引领学生展开思考,使学生能够感觉教学过程一以贯之。因此,使用案例提升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点的体会,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的基础操作,以此提升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时,可以重点按照四个步骤进行讲解:案例演示、分析讲解、学生实操、总结提高。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计算机进程”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关于计算机的起源和相应的发展历程。从简单的计算工具到复杂的程序运行,从最初的图灵“炸弹解码器”,到后来的冯·诺伊曼“计算机之父”进行完善,这其中的故事必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案例的创编,通过形象的表达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这样的案例,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
教师需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的设置,这些任务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围绕任务帮助学生分析所学内容。教师需要归纳总结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穿插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并介绍详细的操作技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学习的重点。
例如,教师为学生制订一份关于word的作业,排版文档分成字体、字号、字形、字符修饰、对齐方式、行间距和段间距、边框和底纹、页眉和页脚、页面设置、打印文档等小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每一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掌握最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三、强化教学实践提高实践水平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因此,教师在上机实践课为学生讲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时,需要为学生制定一套完整且目的明确、实践内容具体的教学大纲。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练习,逐步体会相应操作背后蕴含的电脑技巧。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将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研习,强化自身的应用水平,并使之内化,提升自己的全面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关于电子表格的相关操作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批量删除所有换行的任务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快速删除所有的换行的技巧。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查找内容”中使用快捷键“Ctrl+F”,“替换为”中不填写内容,点击“全部替换”即可删除所有的换行符。经过学生的多次研究和实验,最终熟练地掌握了相应的实践技巧,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
四、改进考试方法以及评价机制
考试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相对公正的评价教學得失的手段。考试的实际目的有两个,其一,检测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其二,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成果,为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改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教师可以采用“笔试+上机”模式,并要求以“笔试为辅、机试为主”形式进行。同时,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考核与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办公软件应用模块考试统一起来。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真正做到将“考证结合”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综合分析学生学习以及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寻求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强化教学实践来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并积极改进相应的考试方法和评价机制,以此有效提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承东.中职计算机教学微课应用的实践探索[J].经贸实践,2019(1):240,242.
[2]刘锦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3):221-222.
[3]张文胜.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8-19.
[4]樊亚君.与专业结合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