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彤
[摘 要] 智能化建设有效推进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改革与转型。分析智能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背景意义、内容、模式和所存在的问题,助推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水平,从而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关 键 词] 智能化 ;职业院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09-0190-02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也进入新时代,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对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职业院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也是必然趋势,将成为职业院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新模式、新亮点。因此,职业院校图书馆应加强科学性与前瞻性的规划,加强智能化建设,从而推动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实现在新的信息环境下的转型与发展。
一、职业院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背景及意义
(一)职业院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背景
智能化图书馆在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中起步较晚,由于传统的建设方式、资金投入等各方面因素制约,目前职业院校已建成的图书馆只能是在某一个方面的智能设备或技术能达到智能化的标准和要求,但是已经出现了一些多样化模式下的智能图书馆,比较常见的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资源管理系统、用户主体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智能建筑图书馆等。
(二)职业院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意义
职业院校图书馆智能化设计应从体现以人为本、功能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维修方便、可扩展等各方面考虑,充分满足职业院校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建设,并结合数字化图书馆总体规划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安全可靠、资源共享的原则,使职业院校图书馆整个智能化工程各系统都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合理控制投资成本,保证建成后的智能化系统能够成为具有先进水平数字化的基础平台,以达到资源共享、方便管理的智能化建设目标[1]。
二、职业院校智能化建设的内容
(一)智能建筑
职业院校图书馆建筑楼宇的现代智能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是职业院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智能为管理及服务各项业务开展和功能发挥提供基础和前提。智能建筑综合设备、系统、管网、强弱电及安全等一系列的内部集成,包括全域监控、消防安保、强弱电控制、制冷能源系统等硬件和软件,集结构、系统、管理及服务,向读者提供安全、高效、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2]。
目前,在全国高校图书馆建筑体内部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如烟感、光感、温度、湿度等。这些大量的信息采集节点组成网络,进而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控制管理,同时还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信息汇总及预警处置等功能。但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图书馆智能建筑建设中应用了多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所有装置与校园网连接,形成一个集中智能管理中心。
(二)智能管理
智能管理是职业院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的智能管理离不开对先进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RFID技术是实现智能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利用微波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来实现信息的远距离、无线快速传输自动识别,RFID技术具有快速扫描、体积小、易封装、抗污染、耐久性等优势[3]。
通过RFID标签转换系统将RFID唯一识别码与图书条码进行绑定,实现图书智能分拣,清点,排架,自助借、阅、还,对图书位置的精确查找等一系列自动化功能管理。该系统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馆藏管理及流通服务模式,提高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此外,建设的应用系统有Libsys图书馆管理系统、移动OPAC检索平台、极域电子教室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微信服务平台及多功能自助服务平台等[4],智能平台的建设提升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处理问题的能力。管理系统基于云服务的大数据分析,深入挖掘、揭示读者习惯、偏好与需求,提供共享、个性化的服务。
(三)智能服务
为适应环境的变化,满足信息发展的新要求,本着方便读者学习,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职业院校图书馆在现有的服务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发展及深入调研分析,采用并实施符合新的服务类型和方式——“大流通”智能服务模式。在入口大厅设有门禁系统,读者在门禁处刷卡识别认证后进馆,入馆后读者按需自由取阅,在馆内直接查询,浏览、使用各类文献资源,可以进行自助借还。图书馆内设置自助检索系统,方便读者随时对文献及借阅信息进行查询,营造方便、自由、舒适的阅览、学习、研究等个性化智能服务环境。通过实行“大流通”智能服务,文献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真正让读者做到以馆为家,营造方便、自由、舒适的环境,同时,全开架、大格局、大空间的环境使读者对工作人员的依赖度降低,节约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馆藏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大节约了学校的经费,实现了读者和学校的双赢。
三、职业院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模式
对职业院校智能化图书馆含义的理解和分析,只有对图书馆各种应用的智能化水平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才能实现最终的图书馆智慧化。在图书馆智能化工程建设与设计中,必须立足于智慧化图书馆的新高度,在结构上体现先进性,设计一步到位,分期进行。智能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必须为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所服务,确保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为科研、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职业院校图书馆应积极面对传统图书馆建设及管理模式的不足,在传统建设及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大对图书馆观念的变革与创新,促进职业院校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与应用。
不断推进适合物联网时代特性需求的职业院校图书馆建设新模式,以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模式为范例,采用“传统与智能无缝嵌入,实体与虚拟同步交互”的立体化建设及管理服务新模式[5]。馆内建设要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建设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设有自助图书借阅终端、图书自助查询机、电子图书阅览终端、报刊阅读接触屏等智能设备,为读者提供自由开放的阅览环境,便捷智能高效的信息获取舒适体验。线上服务基于移动LibAPP、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门户网站及OPAC检索系统、读者与馆之间的在线互动[3]。线下服务开展书香校园、图书漂流、朗读者、讲座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等。
四、职业院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智能技术在建筑应用环境不成熟
现阶段智能技术在建筑应用环境中还不够成熟,这一因素制约着智能化图书馆的发展。网络化平台的建设是职业院校智能图书馆建设的必备条件,有线网络在各职业院校图书馆建筑普遍应用,但是无线网络建设在很多职业院校图书馆还没有建设部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设备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提供服务,降低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
FRID技术在职业院校图书馆领域建设的应用远不如在物流领域那样成熟,物联网技术近几年来发展快递相对较快,但是在职业院校图书馆建筑环境中应用有限。智能图书馆的构建需要多种技术的相互协调,同时需要各种数据采集卡和系统接口的标准统一,相互调用支持功能,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职业院校不同图书馆建筑硬环境有差异,智能设备厂家不同接口和标准不尽相同,那么就会出现互不兼容、互不支持的问题,无法实现集成化的管理和服务中心,为前期项目投资和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为后期的维护升级增加了风险,同时也会导致创新应用的动力不足。
(二)智能化建设经费制约
虽然有些职業院校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但是离在全馆实现智能化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智能设备成本一般比较昂贵,智能化建设程度越高,相应的投入也高,职业院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教辅部门,高额的经费投资势必给学校增加一定的经济压力。智能硬件设备及系统软件为一次性投入,后期只需要较低的服务及维护费用即可,而数据库电子资源、标签、特色数据库建设等需要每年的经费投入,数据库与馆藏越多,投入经费越大。
(三)高职图书馆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图书馆智能化环境的建设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的建设势必改变、拓展图书馆的结构以及服务模式。由于职业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数是文献与情报、图书馆学专业毕业,信息化素养不高,另外,由于之前职业院校图书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信息化能力普遍不高,影响新技术、智能设备的管理使用。
职业院校智能化图书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知识时代的特点和服务模式创新要求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设备及技术在职业院校图书馆建设中深入地应用,促进图书馆功能和服务的不断优化,通过图书馆智能化持续建设,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等活动提供多样化、智能化的服务,从而推动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创新,使职业院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磊.关于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现代情报,2014(36):31-33.
[2]周广安.浅谈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与服务[J].管理观察,2015(32):117-118.
[3]杨秀兰.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6,20(16):110-112.
[4]潘登.论高等院校图书馆建筑智能化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1):23-24.
[5]徐军玲.物联网技术与图书馆的智能化[J].图书情报工作,2013(12):36-38.
[6]李星星.关于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若干思考[J].现代情报,2015,32(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