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志刚 廖崎兵
[摘 要]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和招生方式多元化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调研四川省内部分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状况和教学实施情况,提出基于生源结构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学生学业水平分层实施课程教学的思路,力求改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生源结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92-03
一、引言
国务院1999年颁布实施的《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一批新型高职院校破土而生,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春天。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颁布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社会适应力强的高职院校。随着招生制度改革和招生方式多元化,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要顺应高职院校生源状况“新常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破原来一成不变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途径和考核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此次调研,通过了解四川省内部分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状况和教学实施情况,对开展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提出一些思考。
二、四川省内高职院校生源状况及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从2009年四川省在四川交通職业技术学院等4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开始,到2018年全省56所高职院校实施川内单独招生,单招计划年规模已由最初的500人发展到74600余人,不到十年,单招规模扩大了近150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单招规模达到了学校年度招生规模的50%左右。另外,省内有13所高职院校开展藏区、大小凉山彝区“9+3”应届毕业生单独招生,部分院校面向我省藏区招收高中起点“1+2”模式学生,这意味着我省高职院校的生源由过去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逐渐扩展到普通高考考生与单独招生考生、中职毕业生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地方性政策生源齐头并举,生源的多元化趋势已经显著呈现。
(一)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学生职业发展多样性的需求
我省高职院校目前的生源类别主要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届中职毕业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生。通过对比发现,普通高中毕业生一般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但基本没有任何专业技能基础。这些学生大多可塑性强,对进一步提升学历有着更多的诉求;中职和高职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技能基础,但存在知识结构不完整、专业技能不扎实、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自律性较差等问题。这些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以就业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基本没有升学意愿。学生在知识结构、文化基础以及技能水平等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必然要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在立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应该更加贴近学生职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实施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二)学生学业基础参差不齐必然要求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差别化
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样化带来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业基础的参差不齐。以四川省为例,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四川省2017年在录取批次上取消了专科二批次,普通类高职(专科)分数线确定为理科180分,文科190分,而省内6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平均录取分数线理科超过440分,文科超过450分,这意味着同一学校同一专业通过高考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和通过学校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高中毕业生,折算高考成绩后的分差接近100分,如果再考虑补录学生,差距将达到200分左右。这一情况必将导致高职院校很难在课程教学,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实施统一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上的差距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在课程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每一名学生的能力在已有基础上都有相应的提升。
三、基于生源结构层面的分类培养指导思想与实施途径
(一)开展分类培养的指导思想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示中提到:“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学生个性成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好系统、多元、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稳定就业、成功创业是职业院校的中心工作。
分类培养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各类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培养模式。它是根据学生的文化和能力基础,将同一专业学生分成不同类型,将培养目标设置成若干层次,教学活动就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开展,这样学生的能力水平才会与教学进度和内容匹配。
(二)基于生源结构层面的分类培养实施途径
1.正视生源差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定位
高职生源结构多元,学情复杂,要实施分类培养,首先应根据生源类别、学生自身的特点、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企业岗位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等多种因素进行培养类别的划分。但考虑到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实施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等因素,类别也不宜过多过细。
以工科学生为例,可以按新生进校时的实际文化基础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潜力分为应用研究类、应用技术类和操作技能类三种类型。普通高考选拔方式注重文化成绩,生源文化基础较好,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但专业技能素养起点普遍较低,这些学生能比较扎实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专升本”的意愿,毕业后多数在企业从事各个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工程技术类工作,这类学生的定位总体属于“应用研究类”;自主招生选拔的高中毕业是通过参加省内统一的文化测试和学院自行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试择优录取,文化测试的要求明显低于普通高考,但这些考生往往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艺体特长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优势,这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毕业后多数在企业基层从事各种基层管理工作,可以归入“应用技术类”;对口单独招生主要面向中职类考生,这类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基本专业技能训练,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少有升学的意愿。这些学生能掌握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现场技术指导和组织能力,毕业后主要从事劳动力密集、工艺技术复杂的操作加工等工作,可以归入“操作技能类”。
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招生计划,保证分类的对象数量,是进行科学合理分类的前提,是人才培养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是提高办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的需要。
2.适应目标定位,分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高职教育是大众教育、成功教育,而非淘汰教育、精英教育。在完成科学合理的分类之后,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把握好能用、够用和实用的原则。
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每一种类型的学生都是必備的,因此,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计划应该体现出要求所有学生对课程内容做全面性认知,绝不能以减少知识点为前提作为分类培养的区分标准。理论授课时间不足与知识点的难度和深度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增加选修课的方式来加以补充。
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计划也要体现要求本专业所有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性了解,但由于三种不同类型学生在之前教育阶段本身存在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上的差异,应尽可能地按需制订教学计划或实施模块化课程,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选择与专业教育程度相适应的课程或模块学习,达到本专业的基本要求。
专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哪一类学生对本专业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都必须完全掌握,但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职业发展定位,可以在同一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比例上作出适当调整。根据某高职学院的试点经验来看,应用研究类、应用技术类和操作技能类学生理论授课时间和实验实训时间分别按照该课程总课时6∶4、5∶5、4∶6的大致比例实施,既能够调动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培养计划既能充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又能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师资普遍紧张与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类分层实施课程教学和考核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接受能力,力求使绝大多数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理论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深度和难度作出合理的取舍,做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实践教学环节要避免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以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实验实训中加强锻炼学生的基本操作、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特别的,对于操作技能类学生的培养,尽可能多地采取“理实一体”教学方式,将本专业的理论课与实训课、课程教学内容与技能培训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场地、课程结业考试与技能等级考试等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所学课程的兴趣。
就同一门课程而言,不同类型学生因其侧重点和要求不同,其考核评价的标准也不能完全相同,应从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出发,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综合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学习的过程评价,减小事后统一考试型评价的比重。
四、基于学生学业水平层面的公共课程分层教学实施途径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对某一门课程学业水平的高低,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开展不同内容、不同要求、不同方法和不同评价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学业提升。这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水平差异情况分析
招考方式改革和生源结构的多元化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差异过大的主要原因,比较突出地表现在藏区、大小凉山彝区“9+3”和藏区“1+2”学生与其他地区学生在英语课程基础上的差距以及对口高职生源学生与普通高中生源学生在高等数学课程学习基础上的差距。另外,通过高考录取的普高文理科学生的显著区别加上部分高职专业“文理兼招”,导致高职新生公共基础课程学业水平极不平衡,学生个体差距拉大的趋势十分明显。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如果仍然沿袭以专业划分的行政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势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实施分层教学,就是要正视学生学业水平差距和人才培养目标差异,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尽量解决部分优秀学生因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而出现“吃不饱”情况和基础比较薄弱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而出现“吃不消”现象之间的矛盾。
(二)公共课程分层教学实施途径
1.正视个体差异,合理分层
针对某门课程实施的分层教学,应在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自我评价等因素下依据学生该门课程的学业水平划分教学层次。分层教学必须打破专业和行政班级的禁锢,根据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实施教学。学生某门课程的学业水平基础不宜直接参照前一教育阶段的学习成绩,可通过组织同等条件下的分层水平测试,以测试结果作为主要依据。
2.尊重客观规律,确定教学目标
同一门课程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在教学目标制定上有所差别。课程教学组织部门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所在层次学生的课程学业基础,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分别以“提高”“适中”“够用”为标准来分别确定高、中、低层次教学班级的课程内容、难点、深度和广度,力求使目标处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分層施教
分层教学中最关键、最富挑战性的环节是分层施教,也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任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引导、内容安排、进度控制、教学互动、作业形式、课后答疑等多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分层施教,一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授课计划,编制不同的教案;二是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尽可能使用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或编写学材;三是课程教学组织单位要特别注重教与学的双向反馈。
4.摒弃单一标准考核,实施多元化评价
分层教学考核评价的侧重点应放在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的体现上,考核评价要体现出内容层次化,形式多样化,成绩综合化,即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教学要求分别命题,采用笔试、口试、项目操作、综合训练等不同形式完成考核,通过平时、期中和期末不同阶段的过程记录来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评价结果既是教师适时调整各层次教学的依据,也可以作为不同层次学生升降调整的重要依据,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分类培养、分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力求每一位学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人人成才的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以下问题予以充分重视:
(一)学生心理疏导
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难免有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特别是低层次学生可能会被认为贴上“差生”标签,导致其学习动力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对各层次的学习评价标准存在不满等,都需要学工部门、教师积极加以心理疏导,给予激励和帮助。
(二)各级管理协调
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涉及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学组织部门等,特别是在打破了原有的“专业+行政班级”的教学组织方式后,在教学资源的调配等各方面都会遇到新问题、新矛盾,这都需要高职院校先做好顶层设计,各管理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切实保障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顺利实施。
(三)教师能力适应
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一个标准、一个计划、一本教案打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任课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管理部门和师资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师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升。
六、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方式同质化与不同类型学生全面发展、个性长才之间的矛盾已经越发明显,在人才培养计划制订层面基于生源结构多元化实施分类培养,在课程教学层面基于学生学业水平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对于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探究和运用还需要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使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吴益峰,郭红艳,张林龙.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差别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1下):220-223.
[2]肖智清,周劲松.高等职业院校“分类培养”教学改革实施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4(6):59-60.
[3]王春模,周荣虎,张林龙.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4):103-105.
[4]张田林,唐迪,洪欣.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探索[J].江苏高教,2013(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