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娟
[摘 要] 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帮助他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浸润中学会做事做人,学会成人成才,扛起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任。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如何借助更多的形式提升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凸显文化的影响力,值得思考。
[关 键 词] 新媒体;传统文化;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42-02
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在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因为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为了以后更好地发展,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并结合新时代的背景不断创新,将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丰富内涵和价值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增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做到不忘本,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积极探索增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途径。
一、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由美国的戈尔德马克首次提出,随后这一词迅速流行,并被广泛使用。笔者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旨在通过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等向受众提供娱乐服务与信息,同时既能极大丰富传播方式,又能扩展传播信息和加快传播速度的新型传播形式。
新媒体形式类别多种多样,根据平台使用可以划分为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与数字电视新媒体三大类。第一类,互联网新媒体。互联网新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各种新媒体形式,有各种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等以及微信、微博、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网络衍生新媒体产品;第二类,手机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是以手机为接收终端的媒体形式,有手机短信、手机视频、手机阅读、手机电视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4日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第三类,数字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电视基础上的新媒体,主要有数字电视、IPTV和移动电视等三大类。目前,对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新媒体和手机新媒体是他们比较喜欢的形式,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他们主要的生活、学习方式,网站、微信、微博、QQ、论坛、手机APP等利用率非常高;他们可以获取各种不同的信息,接收到很多新鲜的事物,方便且快捷。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媒介和平台,更多地呈现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尽可能地接触、了解、掌握、认可、内化、践行这些文化,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可,坚定文化自信。
二、梳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容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家国情怀教育
正确认识国家和家庭的关系,国家的强大繁荣是家庭幸福美满的基础,国是千万家,只有祖国好了,小家才会好;如果国没有了,家又能怎样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和家的观念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国和家的共同成长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社会关爱教育
社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组织系统,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风尚,理解和爱护他人,人人和谐相处,用一种爱人的心态包容整个社会,做到仁爱共济、立己达人。在为人处世中学会心存善念,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而不是自私自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尊重自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一种宜居的生态环境;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爱。
(三)人格修养教育
健全的人格对人的成长发展非常重要,我们要在工作生活中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明确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心态平和、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好习惯;自觉大力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途径
现在的大学生崇尚自由、平等,拒绝强制性灌输。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的认同教育立体化、多样化,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学习基础上,强力打造第三课堂的媒体融合来建设多样的学习空间。
(一)创建网络课堂,创新学习交流平台
网络是“90后”“00后”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求知手段,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影响深远。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思想等都离不开网络,显然已经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平台和手段。有调查表明,51.7%和40%的学生会通过网络平台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自主学习,所以我们应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新媒体在文化教育中的载体功能,并充分发挥这种功能作用,建设网络资源库,开发网络课堂,开展各种网上文化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感兴趣的知识,突出教育的参与性、互动性;同时也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活动形式融合联动起来,激发大学生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二)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增强认同教育的效果
教育和学生发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要想增强教育效果,不能截然地把二者分开或硬扯在一起。我们要在遵循各自规律的前提下,找出两者结合的契合点,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教育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而不是脱离开来。将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中,让他们形成自觉主动、乐于接受、善于研究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常态化、生活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入心”。
(三)借助“手机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种植根于校园土壤,以学生为主体对象,以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目标和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内容,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了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学校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内涵和总体质量,有助于增强育人效果,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健全的人格建构。因而,在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利用校园文化的丰富资源和育人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库,增强文化的影响力,从而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为此,我们可以借助手机开发校园APP和校园文化网站建设,让学生通过手机下载安装APP和浏览网站,可以保证随时随地地了解各种文化知识,提升自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因为现在的手机功能都很高级、齐全,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各种信息,为了更方便阅读、了解信息,开发了一种“手机报”的便捷平台,这种形式很受欢迎,所以我们也可以借助“手机报”开发校园APP,把传统文化的知识和各种校园文化编成多媒体信息发到学生的手机上,让学生可以经常接收到类似信息进行阅览,增强认同度。
(四)基于微信媒介构建认同教育平台
微信是一种公共性的沟通交流学习平台,具有互动性、联动性、多向性、相互性的网络舆情的特点。所以,微信平台发布信息、学习内容等的质量一定要高,要有保证,这是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认同教育的前提。通过这一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微信讨论学习互动交流反思,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看法,不断传递正能量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激励学生,还可以公开选出优秀的榜样人物来带动其他人的积极性。
(五)构建“网上图书馆”,拓宽信息来源途径
网络具有更新速度快、信息储存量大、实效性强等特点,让大学生对它爱不释手。电子书籍方便快捷;數量不受限制;种类繁多等,让很多大学生现在不愿去实体图书馆了,想看书,网络可以随时解决。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一趋势,建设一个“网上传统文化图书馆”,尽可能地把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输入进去,设置关键词方便查找;专人负责管理,及时更新图书内容,提供宽广的阅读空间,拓宽信息来源途径,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文化知识,不断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已经深入人心、人脑;在生活、工作中成为一种行为准则,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要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我们又处于新媒体时代,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迎合时代的发展,不拘囿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创建更加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刘红英.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2]张作祥.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意义[N].光明日报,2015-12-11.
[3]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教社科(〔2014〕3号),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