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蓉雪
【摘要】审美教育是传递审美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小学生的思维基本上还是受形象思维的控制,在此期间,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最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加强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教育,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锤炼教师自身的美感素养,创设优美的课堂氛围,可以使语文教学达到优化。
【关键词】语文 审美 美感素养 美感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萬次地确信,没有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荷尔德林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是否应该诗意地教语文,让美永驻语文课堂,而不是让语文课成为枯燥、讨厌、乏味的代名词?
语文教学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要充分利用文章的美学因素,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讲究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教师该如何将美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
一、寻找语文之美,领会文章的艺术美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广泛而深刻的美学内容,其隐含着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形式。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优美生动的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和纯洁高尚的审美理想。作为语文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发现、感受文章的意象美、意境美、哲理美、人性美、思路美、文化美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语文之美,在于结构之美。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学的方式,以“红线穿珠”的形式,将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让课堂变成一个心理磁场,充分发挥“1+1>2”的功效。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望月》,文章描写的是祖孙俩望月的情景,一共有三部分,分别是描写“江下月景”“比赛古诗”“月下想象”。我们可以将这三部分理解为“月下江景”“古诗月景”“想象月景”。“月下江景”是现实中的月景,自然而和谐,宁静美丽;“古诗月景”描写的是历代诗人眼中的月景,跨越了时空,意境高远;“想象月景”是作者意象中的月景,让人浮想连翩,心动而神往。如果围绕“望月、赏月、想月”这一主题教学,课堂的密度、广度、深度都不言而喻。
2.语文之美,在于自然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众多的审美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雄壮之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秀丽之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柔情之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平和之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田园之美……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自然美的因素,让学生在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得到美的熏陶。
3.语文之美,在于形象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人物形象,包含着人的智慧美、情感美、人格美等,集中体现了社会美的内涵。《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渗透着真切的兄弟情,也是对刻苦、机智的“小战士”的由衷敬慕;《杏儿熟了》表达出长辈对小辈的疼爱和伙伴们之间的友爱、敬爱之情;《你们想错了》则集中体现了以方志敏为典型的革命先辈一心为党、忠诚不渝、清贫廉洁的人格节操之美。但凡拥有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美好心灵、美好品质的人,总是受到人民的尊敬、爱戴。教师要发掘课文中的思想主题,善于引导、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二、锤炼美感素养,展现教师的个性美
1.诗化的教学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
教学语言应该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而形成的,被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韵律和谐的语言。教学语言的诗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主动参与的欲望,给他们以优美的示范,还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浴冬阳,给学生带来语言美的享受。
例如《鸟的天堂》教学开始部分,教师用字幕导入巴金老人《旅途随笔》的语句,随即播放鸟的天堂实景画面,教师给镜头配解说词:“夕阳西下,天边只留下一片灿烂的晚霞。随着船桨轻轻地划动,我们来到了这株古榕树下。这是一株有着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它枯藤交错,硕大无比,远远望去,犹如浮在水面的绿洲,形成了独木成林的神奇景象。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经此处,把这个奇迹付诸文字,奉献给了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旅途随笔》中的一篇文章。下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美、发现美吧。”学生欣赏着课件画面,聆听着教师美妙的语言,不知不觉就沉浸在一种自然美的意境中。课伊始,情已生。
倘若教师教学时能够做到叙述娓娓动听,丝丝入扣;描写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说明事实明了,简洁清晰;议论深刻有力,逻辑性强;抒情如出肺腑,亲切感人……那么,这样的教学语言自然就成为教师馈赠学生的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使学生在美学氛围中志得神怡,情怀激荡,回味无穷。
2.发挥情感的魅力,启迪学生的心灵。
“情感”是对学生的挚爱,对生命的挚爱,对自然的挚爱,如果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课堂,那么课堂将处处涌动着情感。语文课上,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准确地抓住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点,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鼓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想象、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曾经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是这么做的:在揭示课题的时候,教师就用亲切的语言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宋大诗人苏轼在游览了庐山以后,写过一首什么诗吗?”同学们回答以后,她又说:“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庐山的云雾》(板书课题)。”教师几句亲切的话语,就调动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学习了庐山云雾的特点以后,教师又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画笔来画出庐山云雾的特点?”同学们听了个个争先恐后,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庐山云雾的不同特点,这位教师又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画。有的学生说:“我画的是山顶的云雾。山顶的云雾像一顶白色的帽子,所以我画成了帽子的形状。”有的学生说:“我画的是弥漫山谷的云雾。这时的云雾好像是一块巨大的幕布,把山峰给挡住了。”教师立即用鼓励的语言说:“你说得真好,画得就更好了。(同学们鼓掌)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一下千姿百态的云雾。”在这里,这位教师借助了学生在美术课上所学的绘画本领,结合学生平时所见的晨雾,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绘画,让他们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美、大自然的美。
三、创设美感氛围,引发学生的审美共鸣
1.以情引美,引导学生捕捉美。
在课堂中诱发美感,创造优美的课堂氛围,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和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去领悟文章的美。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先请学生听录音(配上枪炮声),思考这壮烈的一幕是指什么?再自由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在你眼前出现的董存瑞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章的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动作“昂首挺胸”“站”“托”“顶”“拉”,体会董存瑞动作坚决、果断,将生死置之度外,舍身忘死,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抓住“钢铸一般”“巨人”“坚毅”等词,突出董存瑞坚定不移、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此时,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教师再让学生怀着对英雄的无比怀念和崇敬之情,一起来瞻仰这一幕(观看录像),并配上“董存瑞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最后请学生说说有什么要说的。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剖析,唤起学生爱国报国的美好愿望,也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
2.深情诵读,引导学生体验美。
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例如在《搭石》的教学中,当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便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助人为乐美)
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勤劳美)
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和谐美)
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谦让美)
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尊老美)
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
美是永恒的主题。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语文教学是一门高雅的人类艺术劳动,我们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从而优化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堂成为语言美、情感美、内容美、形式美的有始有终的生命流程。唯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走进我们民族语言那充满神奇与魅力的世界,在那个朴素、纯真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放飞他们的梦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