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驱动 大美乐山

2019-06-11 11:34孙雁鸣黄小平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包容性开发利用

孙雁鸣 黄小平

摘   要:乐山文化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乐山文化经历了无数的交融繁衍和代际更迭,到今天已然形成具有浓厚地域色彩和显著特質的自有文化,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其中包括得天独厚的山水文化、神秘浓郁的宗教文化、风流千古的名人文化、闲适自在的城市文化等。这些文化的产生及流变,如同撒播在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种子,不断开花结果,繁衍生息。

关键词:乐山文化;文化旅游;包容性;闲适性;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9.02.004

文章编号:1009-6922(2019)02-22-09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当今之于文化的定义,据初略统计有260余种。从文化的发展演变进程看,几乎与人类有着共同的历史跨度。一部人类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文化史。《易·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十九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一词阐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由此看来,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也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换句话说,文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的两种需求的过程。所以,文化是人与自然界业已完成了的本质上的统一。

文化的表现形式因受地理环境、社会群体、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制约而呈现出千姿百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乐山文化就是长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其漫长的生存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历史、地理、人文、风俗、建筑、文明遗存、社会活动、文学艺术、价值取向等。因此,要探究乐山文化真谛所在,就必须依据乐山社会发展的历史渊源,从其自身固有的特质和秉性上逐步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寻找出其独特点、差异性和一些内在规律性。

三千年的乐山文化就其发展脉络和轨迹分析,大致可分为名山文化、名佛文化、名人文化及名城文化四大类,简称“四名文化”。四名文化,如车辆之四轮。车以四轮为驱动,方能将文化置于乐山这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辆之上,沿着党和国家指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奋勇向前。

一、名山文化,承载生灵的美丽家园

这里所说的山,不仅指山,也包括与山脉共生的河流、湖泊、人工库区等水域。

(一)一城“世界三遗产”,山水秀美甲天下

就乐山而言,最大的地理优势或者说最能锻造文明的就是其山水的灵性。在乐山境内,有著名的峨眉山、凌云山、子云山、大瓦山、美女峰、大风顶等诸多充满着神奇、风光旖旎、造型独特的山,还有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等充满历史沉积和神奇传说的河流。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位列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以及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东风堰。

被称为“震旦第一山”的峨眉山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峨眉山就闻名天下。据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廓。”峨眉山地质构造复杂,分布有前震旦系至白垩系各时代的含水层与隔水层。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十分之一;动物种类有2300多种。峨眉山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山上多古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金顶等胜迹,是旅游、休养、避暑的圣地。

相对于峨眉山,凌云山则胜在其秀丽幽静、靠近城郭上。凌云山位于乐山城南岷江东岸。北宋邵博《清音亭记》中描写:“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州之胜曰凌云寺,寺之南山又其胜也。”这对于凌云山及凌云寺、乌尤寺山水的评价,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乌尤山与凌云山并肩立于岷江之滨,三面环水,如一堆碧玉浮于江水之中。南宋范成大曾说:“天下山水窟有二,曰嘉州,曰桂林。”范成大一生足迹遍布名山大川,能将嘉定山水排列在桂林之前,足见乐山山水形胜之名满天下,古已有之。

除此以外,乐山沙湾的美女峰,得名于郭沫若的文学作品,其山形状如睡着的美人;犍为的子云山,则得名于西汉辞赋学问大家扬雄,传说扬雄曾在此筑亭讲学;金口河的大瓦山,远观之像屋瓦得名;马边的大风顶因其高海拔寒风凛冽而得名。

乐山的山水中,还有著名的平羌小三峡。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描写的正是位于乐山城北十余里的平羌小三峡。平羌江,是岷江流经青神县汉阳坝至乐山城东一段水路的古称,全长二十公里左右。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江水又东南径南安县西,有熊耳峡,连山竞险,接岭争高。”郦道元所说的熊耳峡,就是现在的平羌小三峡。平羌小三峡至乐山城区的岷江水面之美,正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歌咏的嘉州山水之美中的“水”之所在。

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顺应自然,不断改造自然,并给后世留下很多不朽的工程。在乐山地域内,东风堰就是其中的代表。东风堰位于夹江县青衣江流域,被列入我国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项工程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距今已延续使用350余年。350余年来,古堰渠首曾多次上移,以抵消青衣江河床不断下切的影响,从而保持了灌区的可持续利用。今天的灌溉面积已由当初的467公顷发展到5113公顷,面积增加10余倍。

(二)乐山山水具备自身的特色

每一处山水都有不同的特性,或雄伟巍峨、或险峻奇特、或奔腾咆哮、或美丽温婉。总之,山水清音各擅胜场,由此造就了大好河山、美丽乡梓。樂山山水之胜,从历代文人学者及地理学家的著作遗录即可看到。那些对于古嘉州今乐山山水称颂的文学作品汗牛充栋。

乐山山水的特色,既具有传统的、普遍的审美意趣,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就峨眉山而言,自人类记事开始,就给人一种神秘、高崇和雄秀的感觉。说其神秘,盖因在古文献典籍中往往将其与人类前科技时代许多未能探究出的神秘现象相连结,留下未解之谜。如《九仙经》曰:“黄帝留峨眉山石壁。”《云笈七签》载峨眉山北洞石窟中刻有“郁仪引日精,结邻至月神,得道处上宫,位称大夫真”。《峨眉山志》载:“有蒲公采药于山中云窝,见一鹿足迹如莲花,异之。追至绝项,无踪。”等。唐代李白诗云:“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将峨眉山笼罩上神秘色彩。更有千年前的道家文化,之后的佛禅文化,让峨眉山成为善男信女们心中的圣地。亦有武术家、小说家,将峨眉山作为传统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峨眉山是故事展开的首选山脉。如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金庸的《倚天屠龙记》等等,使得峨眉山为武术爱好者们心向往之。其次,因为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导致峨眉山满山葱茏如盖,各种动物植物种类众多,形成自身特殊的山体文化。因此,四川自古以来有“夔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雄,峨眉天下秀”的说法。

位于乐山城区左近的平羌小三峡由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连贯而成,全长12公里。峡区河道迂回,风光绮丽,峡两岸丹崖翠壁,奇险雄峻。尤其是春夏时节,两岸菜花怒放,江面鸥鹭纷飞,景色令人陶醉。在平羌峡口,有荔枝湾,自唐代至今盛产荔枝。宋代宋景文在其《益部方物略记》一书中认为,唐代杨贵妃所食的荔枝来自嘉州。明代荔枝湾的荔枝被定为贡品。一些荔枝树还被确定为“官荔枝”挂牌保护。荔枝湾村现有成片的荔枝20000多株。其中,树龄千年以上的荔枝树2株,树龄大约在800年以上的有480株。在宋代曾建有荔枝楼。

与北方的山水不一样,处于四川盆地的乐山山水,天生具有妩媚、灵秀、斑斓、青翠等特色,去苍凉、雄浑和嶙峋远矣。近距离接触后,会有一种试图亲近逗留的欲望。从文化的辨识度来说,山水及其地形地貌,正是区分不同地域特质的重要参照物。许多地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流布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在这种情形下,依照其山水等特征的差异辨别,就如同人与人的个体差异一样,从外观一眼就能看出。乐山文化的内核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乐山山水的特异,正是形成其专属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础。

二、 名佛文化,慰藉心灵的佛国天堂

乐山是著名的宗教文化活动地区,境内有被称之为“四大佛教名山”的峨眉山和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宗教氛围浓烈。据资料数据显示,乐山市内八成以上的地表文物都同佛教有关。

(一)乐山、峨眉山各有天下知名的佛像及道场

乐山是天下闻名的宗教之都,更是令人神往的佛教圣地。最为著名的当属乐山大佛、峨眉山众多庙宇及大佛禅院、夹江千佛岩等。

完成于唐代中期的乐山大佛原名凌云大佛,实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统称),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开凿于公元713年,完成于公元803年,历时91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唐武周时期,武则天大力尊崇弥勒佛,使塑凿弥勒佛像之风盛极一时。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海通开凿弥勒佛有其时代必然性。在佛教界,弥勒佛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大像阁”。

峨眉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东汉末,道家、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庙。东晋时期,高僧慧持、明果禅师等先后到峨眉山住锡修持。他们依据传说把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据佛经载,普贤与文殊同为释迦佛主要助手,文殊表“智”,普贤表“德”。普贤团广修十种行愿,故又称“愿”王、“大行普贤”。普贤形象最富特征的是身骑白象,作为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普贤菩萨的群众基础深厚,广有信众。佛因山而兴盛,山因佛而扬名。唐、宋时期处于佛道并存的局面,梵刹宫观交错其间,僧人、道士竞相发展。明代之际,道教衰微,佛教日盛,僧侣一度达1700人之多,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至清末寺庙已达150余座。峨眉山佛教属大乘佛教,僧徒多是临济宗、曹洞宗门人。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独树一帜。

近些年新修建的大佛禅院,对于佛学研究方面的投入走在国内前列。大佛禅院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乐山又一禅修静地。

夹江千佛岩位于夹江县城西侧的青衣江右岸。在长达一公里左右的江岸边,有摩崖造像162龛,大小佛像2400多尊,造型优美,临江而凿,均建于隋、唐时期。这里依山傍水,大观山和依凤岗对峙,青衣江从中蜿蜒而过,形成“两山对峙,一江中流”的旖旎风光。被称作“青衣绝佳处”。

(二)佛教内涵丰富,遗迹遍布,堪称“佛都”

乐山宗教源远流长,如今是国内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市内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五大教并存。全市有6座全国重点佛教寺庙,占四川省全国重点寺庙一半。天主教乐山教区负责管理乐山、眉山、雅安、甘孜、阿坝五个市、州的天主教教务。峨眉山佛学院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的,以佛学为基本学科的汉语系全日制四年本科高等佛教院校。目前,全市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102处,信教群众约31.8万余人。

纵观乐山宗教发展历史,虽然包容并蓄,但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后,佛教已然成为最为主要的教派。佛教发展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巨大的佛教圣地。同时也给乐山大佛带来鼎盛的人气。目前,乐山大佛有著名的乌尤寺、凌云寺。峨眉山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八大寺庙。尼姑修行的寺院有伏虎寺、雷音寺、善觉寺、纯阳殿、神水阁等。这些宗教庙宇的香火旺盛。

最值得一提的是靠近乐山大佛以麻浩崖墓为代表的古代墓葬群。麻浩岩墓系汉代墓葬,麻浩一带较为集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开放的是一个“前堂三穴”的大型墓。墓门上均有精工雕刻,飞檐、瓦当、斗拱,花纹图案,无一雷同。墓壁上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和动物浮雕。是研究古代建筑雕刻、民俗、宗教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东汉崖摹还大量分布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沿岸和浅山谷的崖壁上,数以万计。著名学者商承祚教授在麻浩崖墓中题刻:“此汉墓画像,外穴大小35幅,精好为南安之冠。”郭沫若曾说,就一座麻浩崖墓,其历史及考古价值就远超乐山大佛。

唐宋时期,峨眉山寺庙增多,高僧辈出,影响很大,帝王亦时有敕赐。名人学士前来游览观光者众,与名僧常有唱和。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北宋哲宗时,黄庭坚曾来中峰寺习静,作《对青竹赋》,书《七佛偈》,现刻木屏悬挂于报国寺之七佛殿。之后,更有无数的雅士文人及宗教资深人士在乐山大佛、峨眉山留下诗文书画作品,为两地增色不少。

三、名人文化,充满性灵的文脉风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每一方人都有其杰出者。乐山是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自然就会产生百年伟人、千年圣哲。自蜀开明氏筑城至今,乐山断断续续具有三千多年的城市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雄才大略的人士。而每个城市或者地方的历史文化名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那个地方的代名词。如邹鲁之孔孟、湖湘之曾左、淮上之刘项等。而乐山源流中,“上有开明王,中有苏东坡,今有郭沫若”已成为民谚。论及苏、郭二人的影响力,贯穿古今,响越千载。同时,作为一个文化繁盛之地,且处于发达交通之要冲,自然有许多的才子俊彦在此留下遗响与足音,为后世财富。此外,还有诸如战国时楚狂人陆接舆,汉唐蒙、文翁、扬雄,唐李白、杜甫、岑参、王勃,宋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明清周洪谟、杨升庵、曹学佺、黄宗羲、王士祯、赵熙等,近当代邓小平、江泽民、陈毅、朱德、乔石、黄炎培、黄宾虹、吴冠中等。

(一)乐山历史名人,上有开明王、中有苏东坡、今有郭沫若

乐山历史文化名人,当仁不让应该首推乐山城市始祖蜀开明氏首领鳖灵。关于开明氏的传说,一直包藏在所有关于乐山城市历史的典籍中。开明氏鳖灵大约在公元前1050年左右,帶领族人由荆楚之地的长江中游溯江而上,先居宜宾,后沿岷江逆流而上进入乐山筑城而居。乐山城由此而诞生。后开明氏被五代蜀王之四的望帝杜宇氏任命为相并领衔治理盆地水患。鳖灵因治水有功,得到杜宇氏禅让而成为第五代蜀王,并响应周武王号召率领部众会合其余八国,参与武王伐纣的大型战争。虽然开明王迁居成都(今郫县),但乐山作为其发轫之地,仍然值得纪念。其次,以苏东坡为首的苏氏三父子,也当属于乐山历史上的名人。虽然眉山于1997年脱离乐山分治,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乐山与眉山分分合合,几乎连结在一起,须臾不可分。千年以往,在乐山仍留下了许多关于苏东坡及其父子的传说和故事。而苏东坡在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中的地位相当高,他的诗文字画,典章策论以及豪迈狂放的文人品性,无不为中外汉文化圈所称道,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史上的高峰。历史演进到近现代,郭沫若自然是中国文化界又一座高峰。一处乡土有自己的名人与偶像,这在宣传及弘扬上值得骄傲。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务。曾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此外,乐山历史上还有杨展、嘉定四谏、雷畅、熊克武、廖平、李伏伽、陈敬容等。这些历朝历代杰出的人物,为古嘉州今乐山的文化增加了厚度,增添了光彩。乐山城市历史因为他们的存在而精彩,真所谓“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二)历代名人留迹乐山,大量名篇佳作流传至今

一座城市美誉度的传播,除了城市自身产生的名人效应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历代名人对于该城市的体验、评判、感受和自觉地抒发。乐山自古至今在蜀中盆地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岷江贯穿全境,在过去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的时代,乐山是交通要道;其次,乐山本质上也具有文化潜质和因子,自然就有许多的文化名人同气相投,在此流连酬唱留下千古名篇,成为城市不可替代的名片。在乐山城市历史上,名人来往走动如过江之鲫不胜数。汉代有扬雄、司马迁、班固,其中,扬雄在乐山开讲授课,有郭舍人在乌尤山筑台注《尔雅》;魏晋南北朝有陈寿、常璩、郦道元等光临,其中郦道元还在《水经注》中误将岷江定为长江干流;唐代有王勃、李白、杜甫、岑参、司空曙、崔涂、薛涛等。其中,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杜甫的《宿清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岑参的《登嘉州凌云寺作》、司空曙的《题凌云寺》等脍炙人口,让人吟诵千年。名人的酬唱及名作名篇,不仅给后世留下了审美的愉悦,也为所在地方的山水人文风光,做出了具有相当说服力的评价。及至宋代,苏东坡父子关于乐山的诗文就详细地阐述了嘉州山水及人文的好处。在今人编撰的《苏东坡全集》中,第一首诗就是写他于1059年自岷江南行赴京城在嘉州遇到著名北宋武将郭纶的事。接着,他和弟弟苏辙、父亲苏洵都有意无意地写了第二次赴京城,坐船路过嘉州并盘桓数日游览嘉州山水的心情及感受。如《初发嘉州》及后来的《送张嘉州》等。嗣后,有黄庭坚的《凌云纪游》,陆游的《谒凌云大像》《登荔枝楼》等七十余首,范成大的《题万景楼》等。这些诗篇不仅是当时传诵一时的名篇佳作,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更是乐山人的骄傲。到明清之际,过往迁客骚人留下的诗文佳作不计其数。近当代则有邓小平、陈毅、江泽民等伟人莅临并留下的佳作及手迹。值得欣慰的是,在乐山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那些佳作名篇业已编撰成册,流芳后世。现有毛西旁生前编撰的《乐山历代文集》《乐山历代诗集》近百万字,具有史料价值。

四、名城文化,人杰地灵的宜居之都

具有历史文化名城称谓的乐山,在国内属于四线城市。但是乐山具有许多大中城市不可比拟的特色。乐山是山水之都,山环水绕,城市在山水中、山水在城市中。这不同的特质造就了乐山独特的秉性,开启了数千年来属于乐山的城市历史和城市生活。而文化正是这一切差异化的根本所在。乐山城市的历史文化有其固有的特点,大度、包容、开放、闲适是其最鲜明的个性。

(一)乐山经历三千年,风采愈发迷人

自公元前1050年左右蜀开明王鳖灵在三江之畔筑城以来,乐山开始有了自己的城市历史。虽然在春秋及战国早期历史记录不详,但战国后期秦惠文王时期,秦灭巴蜀在乐山建南安县,是确凿无疑的。在此期间,历代秦王将蜀地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经营,曾经多次从陕西移民入蜀,史谓“秦人实蜀”,以充实蜀地民户。这一举措,也可以称之为乐山历史上的“第一次移民”。《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秦始皇时嫪毐舍人,夺爵迁蜀四千余家”。现今夹江千佛岩仍存有“秦人实蜀”时下船上岸的“古泾口”。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派李冰出任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善于治水,因势利导将现今乌尤山和凌云山之间凿开一条深阔壕沟,以便发洪水时大渡河洪流直接从壕沟分流。乌尤山也从龙泉山脉尾部断开,成了“离堆”。李冰消除水患,将四川盆地变成天府之国。西汉初年,汉文帝赐南安(今夹江县木城镇)人邓通以铜山,让其铸造钱币。邓通在今沙湾的铜街子一带挖矿并开设铸币作坊,大量铸造钱币。因邓通铸币缘故,大渡河沙湾至乐山段自古以来又称之为“铜河”。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设置犍为郡,以乐山、犍为一带为中心,管辖之地上至成都附近的双流、新津,下至四川宜宾、泸州,重庆黔江,云南昭通,贵州遵义等。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乐山地名经历了多次改变,“青州”“眉州”“平羌”“龙游”等不一而足。北朝周宣帝大成元年(579年),青州改名嘉州,史上首次出现嘉州名称。意思是郡土嘉美,风光秀丽。1371年,朱元璋在乐山设嘉定府。当时乐山城遍种海棠花,称为“海棠香国”。此外,在乐山城市历史上,盐业开采长达数千年,盐税一直都是历朝历代重要的税收来源。

(二)乐山城的特质,体现在包容开放上

千百年来尤其是近现代,乐山经历了国家民族发展进程中的诸多事件。第一,辛亥革命时期,以熊克武家乡为主要力量的乐山人民积极配合全省人民,举行了大规模的旨在推翻清王朝的保路运动,还专门组织敢死队伍北上成都,参与武装行动,为推翻满清王朝贡献了力量。第二,抗战时期,乐山民众不仅随川军出川抗战,在后方还先后接受了19000多箱、百万件珍贵的故宫文物在乐山、峨眉山两地避难。乐山人民为保护国宝竭尽所能,使得文物在此安全保存达8年之久。同时,乐山举全城之力,接纳了西迁的国立武汉大学在此办学8年。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乐山人大度包容的胸怀和为民族国家甘于奉献的精神。第三,新中国建立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有大批国家重点军工企业内迁乐山,称之为“三线企业”。乐山為这些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因此,纵观乐山的城市历史,自然就会发现这座城市虽然地处内陆,但其博大的胸怀和气度,奠定了城市的人文秉性,以幅员面积12826平方千米之地承载了国家民族赋予的重担。此外,乐山还是一座闲适创新的城市。这里有包括峨眉武术、夹江手工造纸、夹江年画、沐川草龙在内的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曾经名扬天下的“嘉定大绸”;有独特的方言;有麻辣鲜香的乐山美食,西坝豆腐、跷脚牛肉、豆腐脑、钵钵鸡、甜皮鸭等,令人垂涎。到了当代,又诞生了井研农民画、夹江纸乡秧歌、犍为腰鼓、峨眉堂灯等特色技艺。

(三)风景秀美、文化深厚,乐山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人之美,美在其气质修养,外貌及其内涵。城市之美,同样美在得天独厚的先天地理位置、后天人文素养以及这座城市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乐山城市的唯一性,就是她的生命表象和个体属性的展示。乐山山水有其显著特征,人文有其明确理念,文明遗留具备排他性,开放包容是她固有品质,所有的一切塑造了乐山的独特性,也形成了区别于他者的辨识度,这就是乐山城市在漫长的流变岁月中逐渐沉积的底蕴和魅力。乐山山环水绕,峨眉山映照落霞,自李冰父子蜀中治水之后,处于四川盆地西南隅的乐山,一举成为了两千多年来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场所。凌云山旁、三江之畔,乐山城市的历史一直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富饶,文脉炽盛相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川南重要城市的定位。《庄子·知北游》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语,用于形容乐山,十分恰当。乐山城市蕴藏大美,乐山之美在于其含蓄内敛,在于其质朴素净。她让人们一来到这里,就感受到了禅修的氛围,就沾染了慢生活的气息,就处于一种安详静谧的心态中,顿生闲适幽静自在之感。时至今日,乐山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借助自身优势,借鉴其他城市在旅游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大力营造宜居、宜游、宜业、宜家的温馨氛围,根据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发挥景城一体的优势,形成全域旅游的良好氛围,后发争先,成为川西南地区重要的具有经济辐射力和发展带动能力的现代化都市。

五、结论及其建议

综上所述,乐山文化具有三大特性:第一是共通性。乐山文化从属于华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地域上分,归于西部南方文化。第二是包容性。经过数千年的融合、碰撞及其发展,可以说乐山文化里面,包含有北方文化、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乐山本土文化的活力因子。第三是独特性。在具有乐山文化代表性符号中,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平羌小三峡、乐山方言、峨眉武术、贰柒拾、跷脚牛肉等均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着乐山人民崇德向善、豁达包容、刚柔相济、开明务实、创新求进的秉性和乐善至美的价值取向。

纵观乐山文化的渊源及其发展流变史,至少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和值得关注的地方:第一,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及其辨识度。乐山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同时也是历史及人文上的概念。这个概念的产生虽然具有偶然的指代性,但是一经确认,其概念与实体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在研究和挖掘乐山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找准具有鲜明特色和代表性的元素,将乐山文化的内涵做最贴近的概括。第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代际传承。从开明氏筑城到之后的朝代更迭,乐山城市的物理形象在不停地改变,但作为城市精神和人文素养却一直在代际传承。乐山文化首先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扩展和弘扬,其次是作为物质传承的极大丰富,这些丰厚的传承,为现代人享用不尽。第三,具有极大的发展和上升空间。乐山文化因为历史原因,在传承上有过繁荣、有过衰微,但总体说来,精华既在,亟待复兴。乐山文化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影响、激励着今天的乐山人为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在现有的乐山文化中,有些内涵完全可以为我所用,让其焕发生机,恢复生命,为当前的经济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第四,在续建和创新上增强其内涵及生命力。乐山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值得生活在这方水土上的人们借鉴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文化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只是将其归结于学术研究,尤其是在根据时代特征和当前任务,清理和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等方面做得还不够。第五,利用和发展乐山文化是当前要务。纵观近些年来乐山文化的发展轨迹,虽然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在发展、创新、开发利用上,还需要加大力量、加大投入、加快步伐。

对于乐山文化的弘扬和转化,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一)让文化遗留成为乐山城市的象征和组成部分

例如,乐山筑城祖先蜀开明王,在乐山至今尚无任何一点符号性的展示,包括道路、塑像、地名、楼盘、山水等等,令人惋惜。作为城市文明的缔造和发轫者,无论如何应该将其请出来,让其通过适当的方式展示,不仅告诉游客,也要告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子孙后代,记住历史。此外,历代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杨展保护乐山城、水打嘉定城、赵昱斩蛟、海通造佛、保路运动等;历代名人在乐山留下的文字及传说,如扬雄、李白、杜甫、薛涛、苏轼、黄庭坚、陆游、邵伯温、赵熙、释遍能、郭沫若等,均可以通过雕塑、街道命名、展示灯箱等形式,从历史中走出来,让市民知晓,让游客不需要去翻越古籍,在街头巷尾就能够感受到。乐山文化的丰厚、深远、独特,需要以实物的形式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让乐山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此之前乐山文化部门进行过十分有益的尝试。歌舞剧《断层线》《少年沫若》获得官方民间的一致好评,在国外演出也颇受欢迎;川剧《武林外传》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表演节目,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多次演出;新编歌舞剧《海棠花开》作为乐山城市形象展示的节目,甫一推出,即獲好评等等。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如何利用乐山丰富的人文及历史留存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当前的主要命题。比如:利用故宫文物南迁、峨眉武术传奇、白蛇青蛇传说、乐山大佛开凿等题材,进行影视剧创作、拍摄,并以此为基础,利用乐山山水优势和政策导向,引进实力影视公司来此建立外景拍摄地,筑造影视城,进而形成旅游景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神秘的大佛》电影,就让乐山大佛蜚声海内外,大大提升了乐山旅游及城市知名度。但是,仅有一部电影是不够的。过了十余年,又一部以乐山大佛为背景的电影及电子游戏《风云雄霸天下》,再次将乐山大佛提及,可惜的是乐山并未就此契机进行造势和大肆宣传,错过了机会。有了天生丽质和独特品位的乐山文化,如何走出“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值得反思。

(三)让世界级赛事常驻,打造属于乐山的会展及赛会经济

乐山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但传统的文化如何通过有效的现代手段植入形成产业,发挥其优势,达到升级换代的目的,值得思考。因为乐山的人文地理优势,近些年来有很多全国性的体育文艺赛事在乐山举行。可是,乐山在这方面的宣传并没有跟上。有时候一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赛事完结,媒体没有报道,市民也没有欣赏,大好的商旅时机,就被一次普通的比赛所代替。不过,继四川国际旅游购物博览会相继在乐山峨眉山召开并形成惯例后,乐山国际马拉松赛事又落户乐山并获得极大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乐山城市历史上巨大的突破。接下来,除了继续深化宣传上述国际性活动和赛事外,还需要更进一步拓宽视野,主动出击,以更优惠的条件逐步将更多的国际性、全国性赛事、演唱会、展览会移驾到乐山,通过经常性地举办大型赛事和大型活动,锤炼城市品性和市民素养,在乐山大力发展会展及赛会经济,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

(四)建立特色文化产业,打造特有文化品牌

在巴蜀文化的比照中,乐山文化具有大部分属性。文化发展和强大,是当前各地的主题,在很多项目的发展上,乐山与其他地市州趋同。但是文化发展及繁荣,差异性十分重要。乐山有独特的小凉山彝族音乐文化、毕摩文化、彝绣文化;有独特的峨眉山佛教文化、佛教音乐;有五通桥的根书文化、书画文化、龙舟文化;有夹江的年画文化、造纸文化;犍为的工业遗迹文化、茉莉花文化等等。因此,如何通过党委政府决策部门的宏观调控,通过现有的文旅投创公司将乐山地区的特色文化做成文化产业园,做成地方品牌,做成旅游观光热点,这也是可以分部调研后付诸实施的良好途径。

(五)加快硬件建设,让乐山文化具有强大的载体

就一般的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而言,最基本的文化体育活动及展示设施应该具备。可是目前乐山还没有一座美术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博物馆,目前的大佛博物馆,不仅容量小,馆藏文物少,也远离市民生活,并没有成为展示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活的载体。现有的图书馆也是八十年代的建制,容量小且条件差。目前的体育场也陈旧落后,不具备举办大型赛事和大型文艺节目、演唱会的条件。而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及大型体育场,是最基本的硬件设施,有了这些设施,许多的活动才可以展开,更重要的是,它能彰显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市民素养。因此,就乐山来说,尽快完善这些设施,补上多年来落下的硬件投入方面的欠账是当务之急。

(六)设立文化创意园区,助推现代文化强市建设和经济增长

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在乐山文化沉淀至今的范畴里,非遗文化、禅释文化、饮食文化、抗战文化、茶文化、盐文化等,都是在当前形势下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和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文化元素。如果能够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园区,进行统一规划打造,从而形成又一个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休闲旅游体验景点,值得考虑。在经济不太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最初的文化创意园打造,一般以旅游休闲作为依托,继而往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发展。文化创意在GDP中的占有量也随之提升。在条件成熟时,着力培育具有上升空间的项目,可能的话进入资本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乐山可以考虑集中力量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建造具有地方特色、自有品牌的文化创意产业,如影视创作拍摄、影视基地建立、赛会经济打造等。

乐山山水及城市深藏大美,深藏大美的乐山亟待在“四名”驱动下,经济社会发展一鸣惊人。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包容性开发利用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包容性设计专题引介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包容性金融统计框架初探
企业文化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