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路径分析

2019-06-11 10:48吴威李群宋笛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院校融合

吴威 李群 宋笛

[摘 要] 高职教育既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一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时期。高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优化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职业精神有助于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可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对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重要的意义。从职业精神内涵着手,研究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内涵与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养现状,对高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路径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职业精神;职业技能;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60-02

一、引言

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批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将职业教育与消除贫困、促进就业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推进中国智造,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社会市场需求以及中国发展的需求[1]。与此同时,国务院积极部署,助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加快了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改革,旨在为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强、人员素质高、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人才。面对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企业技术创新、职业教育改革这一新形势,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加大职业精神教育与职业技能融合途径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高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可以为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教学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内涵与联系

职业技能是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主要包括职业价值观、专业知识等能力,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大推动力量[2]。职业精神主要指在职业环境中特有的心理状态、精神传统等,职业意识、责任感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职业态度是员工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决定着员工在工作中是否愿意奉献,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职业理想是职业精神的本质,为员工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不竭的原动力,是员工爱岗敬业、提升自我的表现[3]。专业精神在职业精神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员工在职业生涯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准则,在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责任感。

在高职教育中,大部分专业具有技术性、社会性等特点,学生不仅需要具有一定水平的职业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理性与信仰。对高职教育而言,以社会需求以及国家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依据,通过学校的培养帮助学生考取资格证书,培养职业精神,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通过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培养现状

(一)职业技能教育落后

一般来说,培育技术型、综合性人才是我国高职教育的目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教学资源不足、教育人才短缺,加之办学思路不清晰,教学方法与理念止步不前,盲目设置专业、教学课程,造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不符合时代、市场所需,与最初的人才培养目的背道而驰。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却并未向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导致高职学生在毕业求职时往往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校企合作力度不够,企业人员并未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给予指导,学校也并未安排教师前往企业参观学习,双方合作停留于表面。

(二)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培养相互割裂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均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培养相互割裂,二者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它们不相隶属,各自为政[4]。专业课程、技术课程是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载体,而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等则并未有专门的课程体系或教材内容,知识点较为零碎,难以为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培养提供支持。除此之外,虽然部分高职院校的领导多次强调职业精神教育,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工作重点仍然是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精神教育处于次要地位,甚至被边缘化,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难以有效结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职业精神培养形式多样性不足

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可以认识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并且引进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课堂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收效甚微。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缺乏学习交流,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部分教师也未在实践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导致学生学习职业精神的意愿较低。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愈加重视,提倡高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学术界加大了对职业精神教育的研究,但是市场上仍缺乏职业精神教育的专著和专业的教材,不能对实际教学工作有效指导,导致职业精神教育形式单一,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阻碍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有机融合。

四、高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路径

(一)明确相适应的教学理念

我国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划分为以下层次[5]:(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某一职位或相关岗位的基础理论,使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能满足职位的基本需求。(2)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前者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与职业探究能力,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注重職业技能的培养,也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职业精神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素质、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培养,通过高效的教学与科学的训练,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中,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我国职业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切实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勇于创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使高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形成以技能为核心、职业精神为基础的教育体系。

(二)做好顶层设计

若要实现高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市场调研,了解不同专业、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了解当代社会整体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组织多名教师对调研资料加以整理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课程内容。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学习会议,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放在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科学制定二者融合的教育方案,并在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严格全面落实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方案与管理办法,将职业精神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合理设置人文素养培养课程,将职业精神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通过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推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笔者认为,除传统理论测试成绩以外,还应该将学生的应用能力、道德素养、行为习惯、职业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纳入学生教学考核评价指标,最终形成科学的综合性评价体系,除此之外,在“三好学生”、奖学金、就业推荐等方面与该考核评价体系挂钩,不仅可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强化职业精神培养意识,也可以为学校管理、企业聘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加强校企合作

一方面,为了推进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融合,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寻求企业的合作,并在合作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层次,通过工学结合,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社会实践中将二者有效融合。基于此,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参考,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前往企业见习。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应该严格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熟知企业的工作要求,在实践中积极学习,正确看待工作失误,加强对自身的反思,并为企业的生产与文化建设活动建言献策。通过企业制度的管理、企业文化的感染,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强化职业精神。

另一方面,教师既是学生的知识库,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榜样,其理论水平与行为习惯会对高职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聘请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企业人員前来学校讲学,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可以邀请技术专家前来学校兼职,推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提高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正视职业技能教育落后、职业精神培养形式多样性不足与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培养相互割裂等问题。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课程内容、学校管理制度;重视职业精神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培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加强校企合作,为高职学生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从而助推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打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芳.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3):125-128.

[2]冷雪艳,刘进涛,沙珍珍,等.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2016(7):51.

[3]孔咏霞,王鑫,马向丽,等.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融合培养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8(5):21-23.

[4]贾海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36):72-75.

[5]艾红梅.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相融合的实践途径:以财经类专业为例[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0(3):59-61.

编辑 尚思达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院校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刚柔并济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破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