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高职院学生文化自信途径研究

2019-06-11 10:48丁小晏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培育辅导员

丁小晏

[摘 要] 高职院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美好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教育、网路文化传播、新媒体等作为影响学生的重要阵地,提出培育高职院学生文化自信的具体途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56-0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會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为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当代大学生是未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职业院校学生更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储备力量,其能否做到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职院是培育学生的重要思想阵地。多种思潮、意识形态、多元文化在此交汇,且高职院学生正处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职院不仅是专业技术的传播地,更是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自信的培育地。在网络、新媒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只有加强文化自信的培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才能以辩证的视角对待和合理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其次,高职院是传承中华文化、创新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我国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需要新一代学生去继承、发展、创新、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只有文化自信了,才能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才能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思考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才能用理性的头脑对待和审视世界各地区、民族的历史和现代文化,才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创新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

一、高职院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一)对我国传统文化淡漠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它不仅有物态文化,如古典诗词歌赋、民族乐器、民族音乐、书法、国画;也有行为文化,如各种传统节日、节气;还有传统观念和制度,如儒、释、道和四书五经等。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和认识,大部分学生处在一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少部分学生连知其然都做不到,更有甚者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有误解和错误的认识,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足,是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之一。

(二)对外来文化盲目认同

多年来英语学习贯穿于小学至大学的各个学习阶段,并一直作为升学、毕业、考试的必考内容,考试内容越来越广泛、要求越来越高,使得部分中国学生接触的西方文化逐渐增多,比如对西方节日(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的兴趣越来越大。此外,学生对西方的电影、音乐、比赛、书籍等文化产品不断接触,使一些不良思想渗入其中,部分高职院学生判断能力和社会经验不足,全盘接收,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感缺失。

(三)文化践行自觉性差

高职院学生参与与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意愿差,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或支持文化推广、宣传活动,对一些支援西部、义务教育等活动更是无人问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而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不深,对文化创新态度消极。

二、高职院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

(一)对传统文化认识不重视

传统文化学习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苦难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我们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二)西方文化的冲击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某些西方国家通过各种媒体的推销,将本国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渗透到中国。少数高职院学生模仿西方文化,忽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性,政治敏感度差,不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是文化缺失的又一原因。

(三)部分高职院学生主观学习意识不强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要建立在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要有获取文化选择的能力。部分高职院学生本身不具有成熟的心理品质,传统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受职业院校“职业性”“技术性”就业观念的影响,认为专业学习比传统文化更有用,从而弱化了“使命感”“民族感”,学生从内心并没有主动学习和接触传统文化的意愿,更不愿参与文化传承和创新,与此相反,他们更喜欢接受感官上“有趣”“好玩”“娱乐性强”的西方文化产品,对文化的选择和鉴别能力差,这是部分高职院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培育高职院学生文化自信对策

(一)紧紧抓住思想政治课课堂教育阵地

思想政治课程在培育高职院学生文化自信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文化鉴别力、文化创新力,能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文化自信,只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去理解、吸收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让他们接受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创新中华文化;其次,在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并为之自豪,教师要把文化自信通过小组讨论、情感体验、情景设计等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在学生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文化自信;最后,在课程设置时,应该加入传统文化课程,如:诗词鉴赏、国学论、经典名著赏析、昆曲赏析等课程,逐渐形成系统的文化培育课程体系,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学校支持、各个专业老师参与、学生配合。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始终紧紧抓住思想政治课堂这个阵地。

(二)广泛深入校园文化、学生活动阵地

校园文化、学生活动是高职院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积极的补充。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高雅的文化活动,如:定期校园文化表演、校报、广播台、讲座等,潜移默化地将文化自信引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民族学生数量增加,可以在校園中建设展现民族文化的人文景观,强化民族文化色彩。同时,传统民族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有代表性的内涵,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三)牢牢占领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教育阵地

高职院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班主任,从录取到毕业后多年,学生都不会忘记辅导员、班主任的教诲,因此,辅导员、班主任是学生文化自信形成的关键阵地。学生在校期间与辅导员、班主任接触最多,学习的迷茫、生活的不易、家庭的困难、就业的困惑、感情的痛苦,会找辅导员、班主任倾诉、求助,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不仅是一个倾听者,更是重要的引导者,要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再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传递正能量,让文化自信进课堂、进班会、进宿舍,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当成习惯,审视外来文化成为自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自觉,逐步形成文化自信。

(四)时时掌握网络、新媒体传播阵地

当今全世界人民处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世界,走在信息获取前沿的大学生,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网络,网络资源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时时掌握网络文化,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又一阵地,也是时代要求。网络文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学生提供了广泛全面的知识学习平台;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不良文化渗透其中,这要求学生具有鉴别各种文化的能力,保持头脑清醒,不能盲目跟风。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及时过滤掉不良信息。同时,加强各类新媒体管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学校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的传播功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中发挥积极有力的作用。

总之,高职院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要利用各种平台、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方法,积极引导、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学生能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鉴别西方文化、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6.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编辑 尚思达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培育辅导员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